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通讯员 储成焰 实习生 韦慧敏

95后汪链刚回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庆市岳西县来榜镇公山村工作时,许多村民叫她“小丫头”,不认为她能做出什么成绩。如今,汪链骑着摩托车飞驰在山路上,村民看到她,都会喊一声“汪主任”。

2017年,得益于岳西县实施的“大学生回归工程”,汪链毕业后回到家乡来榜镇公山村。几年里,她带领村民建设高标准茶厂、建设基础设施、抢修被暴雨冲毁的路面……她觉得自己被历练成了一位全能的“女汉子”。

汪链还记得,自己跟着村干部第一次下乡走访时,有户村民“忽视”她,连板凳也没让她坐上。

许多村民并不信任这个女娃能带大家致富,甚至有人说她“想领导我们,你还早得很呢”。但性格外向的汪链并没有放在心上。她告诉自己,村民不满意,或是不理解自己,说明自己还有学习进步的空间。

“我会和村民们耐心解释自己的每一项工作,然后更加认真地做实事。”汪链打小在公山村长大,每家每户的人她基本上都认识。她觉得自己天生有一种亲近感,就适合做群众工作。

在带领村民办理退宅还耕工作手续时,汪链清晨四五点钟就起床,跟着技术勘测队奔波了几个月,最终丝毫不差地完成了八十多户村民的老宅丈量和土地复垦工作。为此,她的皮肤也晒伤了。

15个村小组,1000多个人,汪链需要一家一家入户走访宣传,一天中的大半天时间都在外面跑。鸡鸭丢了,生病挂号……只要有村民打电话来找她帮忙,她就一直把这件事挂在心上。“哪怕一件小事没办好,我都睡不着觉。”

汪链也逐渐和村民相处成了家人。村里有个14岁的小女孩,智力有些缺陷,父母因为感情不合离婚。汪链走访时,女孩总是说自己身体不好,汪链就带着她去医院,耐心哄着她做检查。一段时间的相处后,小女孩开始信任并依赖起汪链。“别人跟她说话,她都不睬呢。”汪链说。

汪链一直学着如何处理繁杂的基层工作,也逐渐取得了村民的信任。2018年,在汪链回村一年后,高票当选公山村村委会主任,成了整个岳西县最年轻的村主任。村民也直夸她:“这个小汪链,真不赖!”“别看她是个女孩子,做事情还是可以的。”

上任后,汪链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旱厕改造。她整理旱厕改造资料、组织工程队施工,15天内就完成了40户旱厕的改造任务。

学农业出身的汪链也将青春汗水播洒在乡村的田野上,致力产业发展。

公山村有座千亩古茶园,但是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茶叶质量粗糙,销量并不如意。2019年,汪链争取了扶贫资金,建立起标准化的茶厂,为了解决茶叶储藏问题,又建起了保鲜库。

茶厂一年能产2000公斤左右茶叶,汪链白天上班,下午带着村民们收茶叶。但是销量和销路问题却让汪链犯了难。她就积极联系同学、朋友,动员力量购买。“不管他买多少,甚至是半斤,我们都会发快递。”去年,新冠疫情导致农产品滞销,汪链还当起主播,为高山云雾茶直播带货。

在村里土地流转时,汪链不断碰壁。“留在村里的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思想较保守,总觉得土地要留在自己手上。但是他们年龄大了,没有精力和能力种地,土地就荒废了。”于是,汪链挨家挨户入户和村民解释,说明土地流转的好处。

汪链还带领村民建起了30亩的冬桃基地,带乡亲们创业致富。她从农户家收来种子,在桃苗下面套种茄子、辣椒、豇豆等蔬菜,然后将产品卖到饭店、食堂和农家乐里去,让来岳西旅游的人能够吃到乡土味道的水果。

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同致富(跳出农门又回到)(1)

目前,汪链还担任共青团岳西县委常委,经常参加团组织的培训交流活动。她和当地青创协的200多位创业青年结下深厚友谊,大伙常态化整合资源,思索办法,走访研讨,帮助更多村民的农产品走出去,助力乡村振兴。

好不容易跳出“农门” ,现在又回到了“农门”,“反哺”家乡发展,这是汪链的选择,但她从未后悔。她告诉记者,岳西基层还有许多像她一样的年轻干部,大家一起为乡村建设出谋划策、奉献力量。

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同致富(跳出农门又回到)(2)

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同致富(跳出农门又回到)(3)

汪链(右)在走访、工作。受访者供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