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王东迁洛阳之后,秦国因占有西周故土而崛起。在几代国君的苦心经营下,到秦穆公执政时,秦国已经由一个微不足道的附庸小国,崛起为实力可与晋国匹敌的西方强国。秦晋两国出于利害关系考量,曾经利用缔结姻缘的方式,试图结成永久的同盟关系。然而在秦晋联合伐郑之时,却因秦穆公受到烛之武的挑唆离间背弃晋文公而去,颠覆了秦晋两国友谊的小船儿!

秦晋为什么打郑国(历史:烛之武连射)(1)


01、秦晋两国为何而伐郑

晋文公重耳是因为得到了秦穆公的支持,才得以逼迫晋怀公下台,登上了晋国国君之位的!而且秦穆公还把女儿许配给晋文公做妻子,从而使两国的亲密关系得以提升。

可是秦穆公与晋文公皆为一代雄主,又都想夺取春秋时代的霸权,因此秦晋两国势必会发生利益磨擦,所以这就必然导致两国联盟的稳定性,因为无法得到切实保障,而变得脆弱易碎!

秦穆公曾经和晋文公达成过“攻守联盟”的约定,因此才同意和晋国组成秦晋联军围攻郑国。而晋国之所以试图灭郑,也不仅仅如《左传》所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而是晋文公出于争夺霸权的目的,以郑国曾经蔑视流亡时的重耳为借口,想要先行佂服游离于南北之间的郑国,敲掉阻挡晋国向南拓展影响力的障碍,然后再和扩张势头强劲的楚国进行角逐!

而秦穆公之所以不惜劳民伤财的配合晋国作战,也并非完全是出于维持秦晋之好的目的,而是试图借协助晋文公伐郑,在东方打下拓展秦国影响力的楔子。以便为因受晋国阻挡,而迟迟无法找到向东方发展势力的契机!由此可见,尽管秦穆公和晋文公高呼维持秦晋之好的冠冕堂皇的口号,打着攻守联盟光鲜亮丽的旗帜。但是在暗地里,却还是因为出于各自国家利益的考量而貌合神离!

秦晋为什么打郑国(历史:烛之武连射)(2)


02、郑国因亡国之危迫在眉睫,而不得不“绝地反击”

单凭晋国的国力就远远地超过了郑国,再兼有秦国为其助力,以秦晋两国联军的实力对弱小的郑国,足以构成泰山压顶之势!因此如果没有办法找到外部援助,郑国的灭亡是难以避免的。

然而以秦晋两国联军的强大,又有哪个国家敢轻易施以援手呢?即便是一向亲近郑国的楚国,也因不得不仔细斟酌救援郑国的利弊得失,而未能及时做出反应。郑国面对的局势万分危急,其亡国之危已经迫在眉睫!

既然争取不到外援,那就只能寻找办法进行自救了。于是束手无策的郑国国君,只得听从烛之武的计策:以利害得失说服秦穆公退兵,通过离间秦晋两国联军的方式,达到孤立晋军的目的,然后再想法向怨恨郑国的晋文公求和!

于是烛之武便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即知亡矣。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的话很厉害,他开门见山的向秦穆公指出:在秦晋两国联军的包围下,缺乏外部援助的郑国注定会遭受亡国之祸!可是请秦国“执事”先别得意,因为即便是郑国灭亡了,秦国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烛之武为什么会这样说?这还是因为他洞悉了秦晋两国外亲内忌,为了各自的利益暂时走到了一起,但却始终貌合神离的真实处境。秦国当然想要打开东进之路,但却由于秦晋两国匹敌而始终无法做到,因此秦国的内心深处,对于晋国的日益强大是忌惮而又妒忌的!可是尽管如此,秦国也不能轻易与晋国弃好构怨,主动为自己制造敌人。所以只能采用既联合晋国,而又防备晋国的策略!故而烛之武才会直接了当的向秦穆公点明利害,想要试探秦穆公的态度。

秦晋为什么打郑国(历史:烛之武连射)(3)


03、烛之武向秦穆公连射“三支箭”,箭箭击中秦穆公的心结,首先是第一支箭!

秦穆公做为一代雄主,岂能不知烛之武做为郑国的说客,肯定要使用离间秦晋之好的计策,利用危言耸听挑拔秦晋关系的办法来打动自己!便没有轻易表露自己的态度,但却也没有制止烛之武的游说。

烛之武心中有数,他知道秦穆公虽然还没有表态,但却也对自己的话产生了兴趣!于是便不慌不忙地接着说下去:“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这句话就比较厉害了,因为他直接击中了秦穆公的心结!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郑国所处的位置远离秦国!

因此即便是秦晋两国联军灭掉了郑国,也会因为秦国和郑国之间远隔晋国,而使得秦国无法安享灭郑之利。何况秦晋两国是因为能够势均力敌,所以两国关系才能够稳定。倘若秦晋联合灭亡了郑国,而秦国又无法占有郑国,那么灭郑之利就只能被晋国独享!这样看来秦国干的难道不是劳民伤财而无益于己,白白耗费自己的实力资助晋国进一步强盛之事吗?这种有利于晋国而削弱秦国的傻事,恐非秦国之福。

烛之武没有因为郑国灭亡在即,就去乞求秦穆公饶恕郑国。而是利用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的矛盾,借为秦国利益做考量为幌子,以秦国与晋国唯有势均力敌,才能形成平衡态势为说词,设法动摇秦穆公对秦晋两国持续合作下去的信心!这是烛之武向秦穆公射出的第一支箭。

秦晋为什么打郑国(历史:烛之武连射)(4)


04、紧接着烛之武,又向秦穆公射出了第二支箭

见秦穆公似乎已经被自己的言词打动,烛之武又趁热打铁射出了第二支箭。烛之武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这是在以利益诱惑秦穆公。用第一支箭点出了秦晋两国的固有矛盾,指出了郑国一旦灭亡,非但不符合秦国的利益,反而会增强潜在对手的实力。

紧接着便又向秦穆公指出:假如秦国愿意放过郑国,那么郑国愿意充当秦国在东方的附庸!日后只要秦国有需求,郑国都会竭尽全力予以满足。这样一来秦国既不必担心晋国因为灭郑而实力大增,而又能得到郑国这个中原补给点,这简直就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呀!

烛之武还真是伶牙俐齿能言善辩,竟然能将郑国的生死存亡,同秦晋两国的实力变化联系起来!如此一来烛之武倒像是处处维护秦国利益的天使,而不是行将灭亡的郑国派出的说客了!《左传》中并没有描述秦穆公的态度,但是秦穆公能津津有味地,听烛之武讲下去,可以证明他的内心已经产生了波动,似乎已经对烛之武的分析有所认同了。

不过虽然烛之武是郑国的说客,但是他的分析还是很有道理的!郑国距离晋国咫尺之遥,而秦国距离郑国则在千里之外,灭亡郑国只对晋国有利,而于秦国的利益无补也是事实!因此秦穆公当然会考虑:既然灭郑于秦无利,而今郑国又甘心情愿地表示要做秦国的“东道主”,那么秦国还有什么必要配合晋国灭郑呢?这是烛之武向秦穆公射出的第二支箭!

秦晋为什么打郑国(历史:烛之武连射)(5)


05、烛之武向秦穆公射出的最后一支箭

烛之武的第三支箭颇有杀伤力!如果说前面两支箭的火力一般,那么这最后一支箭可就是直击秦穆公的心底脆弱处了,因为它戳痛了秦穆公的伤疤!烛之武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伺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烛之武这几句话虽然不多,但却直接击中了秦穆公的要害!因为事实的确如此:回想当初自己曾经帮助过晋国公子夷吾,使他得以成为晋国新君。夷吾也曾允诺自己一旦回到晋国成为国君,就将割让黄河以西的土地给秦国,借以报答秦国的恩德!可谁知当夷吾成为晋惠公以后,不仅食言自肥而且还调派兵力,加强了对秦国的防范!由此可见,晋国国君是多么不讲信义,又是多么的狡诈诡谲!

这还不算完,当秦晋两国因矛盾激化爆发大战之后,自己释放了战败被俘的晋惠公,而晋国也将子圉派往秦国做人质!可结果怎么样呢?自己将女儿许配给子圉为妻,可当子圉听说晋惠公病重的消息后,竟然不惜抛弃妻子不辞而别!秦穆公在吃了晋惠公父子的大亏之后,终于决定支持重耳成为晋国新君。重耳倒是一个堪当大任之人,在他的治理下晋国迅速安定下来,并且还变得日益强盛起来!

可是晋国强盛了会是秦国之福还是祸呢?这位在外流亡了19年的晋文公,在历经了风霜雪雨世态炎凉之后,早已经对世间百态了然于胸。重耳固然感激秦国的拥立之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激会不会转变成敌意呢?秦晋两国未来是否会产生新的利益磨擦,这位晋文公日后会是狼还是虎?这一切都无法预料!正如烛之武所言:秦国对晋国屡屡施以大恩,而晋国回报秦国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伤害!烛之武的最后一支箭,终于动摇了秦穆公对晋文公的信任!秦穆公终于表态弃晋助郑。

秦晋为什么打郑国(历史:烛之武连射)(6)


结尾:于是秦穆公终于做出了决定“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烛之武的离间之计终于得逞了!然而秦军虽然撤退了但晋军还在,郑国的亡国之危犹存。但是当晋文公听说秦穆公弃晋而去的消息后,所做出的决定化解了郑国灭亡的危机!在晋国将领气愤地要求追击秦军时,晋文公摇头拒绝道:“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晋文公感念秦穆公的相助之德,既没有追击撤退中的秦军,也没有继续围困郑国,而是解围撤退返回了晋国!

资料参考《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