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跟孩子生气时,我到底在气什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如何预防孩子成为讨好型人格?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如何预防孩子成为讨好型人格(我差点把孩子培养成讨好型人格)

如何预防孩子成为讨好型人格

当我跟孩子生气时,我到底在气什么?

早晨起床没有刷牙洗脸我生气;起床后没有赶紧收拾吃饭而在看小乌龟我生气;穿鞋慢吞吞的我生气;放学回家没有马上开始写作业我生气;刚学习一会就要上厕所我生气。

但是仔细想想,他迟到了吗?没有。他有过没完成作业吗,没有。

可是我为什么好像不想放过他?

在记忆中,我似乎就是被这么要求的,父母的情绪和要求是我的准则。

回想起上高中还是大学的时候,和朋友们去游乐场玩,玩那种高空的项目,当时想如果我掉下去,我害怕的不是我会受伤,而是我妈会生气。

我变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讨好型人格。

长大后,我并没有多成功,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我用了十几年来找回自己,却依旧要把孩子的自我藏起来。

我突然意识到,我竟然一直是偷偷地享受快乐,因为内心里觉得享受这些“没用的”情绪是不应该的,任何事情都应该和“意义”挂钩。

学习看书是有“意义”的,娱乐玩耍是没有“意义”的。

当玩的时候被发现就会觉得做错了事情,因为“你有玩的时间为什么不去学习呢?”

小时候每次全家出门的时候,我的妈妈总是在急躁的到处“收拾”,这个时候坐在沙发上的我和爸爸也总会听到妈妈的催促“赶紧收拾”,可是我们都已经穿好衣服“收拾”好了啊。

以至于后来看到别人在忙碌,我总浑身不自在,一定要找点事做,帮点忙才行,坐着如坐针毡,这种行为到后来就被称作“有眼力劲”,想想竟然有点讽刺。

所以现在我当了妈妈,我也变成了我妈妈的样子,出门的时候我在“收拾”要带的东西,“收拾”自己,“收拾”家,看着无所事事的孩子和他爹,内心的烦躁和抱怨就喷涌而出。

我对孩子莫名的生气,应该就是这了。

在我忙碌的时候,他没有一起“忙碌”,他没有在做我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他在“享受”。

“如果我们不反思自己是如何成长的,以及上一辈在我们身上留下的影响,有一天你会赫然发现,那些经历会冷不防地跳出来,给你一记回马枪。你可能会说过类似这样的话:‘我一张嘴,说出来的话竟然跟我妈妈如出一辙。’”——《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改变,就从治愈自己开始吧。

育儿,应该先学会“愈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