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过了农历腊月初八,人们便开始为过年而忙碌起来。采购年货,准备春联,封好压岁钱。在乡下还有人缝制新衣,杀年猪、酿米酒、做乡味土特产等。城镇乡村都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中。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守岁作为过年的一个重要习俗,年复一年地走进人们的生活。小时候每逢过年,不管家里经济条件怎样,一家人都会坐在火炉旁,大人们一边嗑瓜子喝茶,一边聊天,我们这些小孩子们或要大人们讲故事,或自己去捉迷藏,等着长辈们派压岁钱,尽管钱不多,三角、五角、一元不等,大人、小孩齐齐守岁。
记得70年代初的一个除夕夜,天气十分寒冷,正值农村大集体时代,我家里经济比较困难,没有钱买大鱼大肉,也没有钱置办许多年货,可老祖宗留下来的习俗一点也没有改。全家人祭祀了祖先,简单地吃完团年饭,洗完澡,便围坐在火炉旁,一起守岁。那年的除夕夜,外公也破例和我们一起守岁,我和弟妹们都很高兴。外公家经济宽裕,每年我们去外公家拜年,外公都会按惯例给我们每个小孩两元利是钱,这次外公和我们一起过年,又多了一份压岁钱。
网友晒出的年夜饭。图/昵肃
守岁的前半夜我和弟妹们总是斗志昂扬,充满信心。大脑特别亢奋,好吃、好玩,还有压岁钱。除夕的节目多:祭祖拜天地,全家吃长长的年夜饭,母亲给我们几兄妹做的过年新衣服,午夜时分那一场有如万炮轰天的普天同庆炮竹,整个村庄都噼啪噼啪地响个不停。别人家放鞭炮,我们家也跟着放。父亲把一串长长的鞭炮挂在竹篙上,父亲不抽烟,但春节期间由于来拜年的客人中有人抽烟,所以家里也会买几包烟,以备待客。父亲拿了一根烟在火炉的木炭上点燃,放在嘴里吸了一口,然后点燃鞭炮。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噼啪噼啪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火光闪烁中父母忘却了一年的辛勤劳累,露出笑脸的场景我至今清晰记得。最诱人的节目要数长辈们给小孩子派发压岁钱。
在湘南农村,过年特别注重封财门和开财门。除夕之夜,父亲燃放的鞭炮响过之后,说是封了财门,随即父亲把大门关上,待到年初一的早晨,再燃放一次鞭炮,便是开财门。父亲封了财门,才算真正进入了守岁的攻坚阶段。此时家中的大人们开始他们的节目了,叔叔、姑姑他们几个打牌,爷爷、外公与父亲他们聊天,我们吃花生、南瓜仔、米面皮、花片、兰华根、油糍粑之类的特产。奶奶过一阵子给供桌换一束香,母亲则在厨房准备第二天的早餐。不知道是因为我们年幼熬不了夜,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这时时间对我们几个小孩就像牛皮筋一样拉得愈来愈长了,瞌睡虫开始在脑袋里喷撒烟雾。外公见我们几兄妹昏昏欲睡的样子,便开始给我们派压岁钱,接着其他长辈们也派压岁钱,外公他经济宽裕派的压岁钱最多,每人三元,其他长辈们有的是一元,有的是七八角,最少的是小姑姑,她派了五角。这也很不错了,小姑比我才大九岁。这年的除夕守岁,我们每个小孩收的压岁钱多达四五元,为历年之最。大伙儿拿了压岁钱之后,很高兴,纷纷回房间睡觉。
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不知是兴奋过度,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后来索性起床,坐在火炉旁吃瓜子,发呆,一直快到天亮才去睡觉。
我们在除夕之夜收了那么多的压岁钱,高兴之余,有一个担心,就是这些压岁钱会不会“充公”上缴给母亲。过了元宵节,我们的压岁钱果然被“充公”了。不过,我很幸运,没有百分之百的“充公”,母亲给我留下二元钱,说只能用于买书和学习用品,如果挪作他用,明年的压岁钱就百分之百的“充公”。正月里,我会用这二元钱买十多本连环画,或者是买几本小说和作业本。弟弟妹妹们由于他们年龄太小,不知道买什么,只能交母亲代为保管。
外公曾经同我解释过农历除夕为什么要守岁。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长大以后,我觉得外公的解释太过于简单,于是查阅了一些资料,慢慢知道了守岁的来历及习俗。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大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笼、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这个故事像是神话,但对小孩特别有吸引力。
除夕家人团圆饭。图/昵肃
守岁源于何时?据史料记载, 晋周处 《风土记》:“ 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馈问,谓之馈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秦中岁时记》载:“守岁之事三代前后典籍无文,至唐朝杜甫的《杜位宅守岁》诗云‘守岁阿咸家,椒盘已颂花’疑自唐始。” 孟浩然 《岁除夜有怀》诗:“守岁家家应未卧,想思那得梦魂来。” 宋代女词人朱淑真 《除夜》诗:“穷冬欲去尚徘徊,独坐频斟守岁杯。” 清代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半途,失足堕枯井中。既在旷野僻径,又家家守岁,路无行人,呼号嗌乾,无应者。”《东京梦华录》记载:“除夕……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古代这些文人墨客对守岁的描述,生动形象。常言道:“黄金易得,韶光难留”,爱生命,惜光阴,这也许是普天下守岁之因吧。有趣的是,在日本、越南、泰国等,由于受我国的影响,过年均有除夕守岁之说,就连欧美和非洲的华人社区,也有类似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即将逝去旧岁的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新年的希望之意。在除旧迎新之际,亲朋好友,围炉而坐。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不是没有益处的。元朝文人辛文房撰著的《唐才子传》里记有唐代大诗人贾岛除夕“祭诗”的一段佳话:每至除夕,贾岛必取一岁之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他每到除夕,对过去一年得失作一番总结,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新年献词。 他认为,如果“三十六旬都浪过”,尚不“偏从此夜惜年华”,那么,“守岁”也就失其意义了。贾岛的守岁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在我的童年里,大多数过年守岁都没能做到有始有终。只有一次例外,从长夜守到天明。就是那次外公在我家过年的那个除夕。 所以年初一见到大人时,总不免有些尴尬,尤其是想到头一天信誓旦旦要“今夜决不睡”之类的话。当然,我也会留意大人们的样子,令我惊奇的是:他们怎么就能熬过那漫长一夜?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知道为什么守岁。可是守岁的道理并不简单。后来我对守岁的理解,表面上看是通宵达旦熬夜,实际是缘自一种辞旧迎新的心态。
小时候的年年守岁我都记不清是怎么结束的。但睁眼醒来一定是在床上,睡在暖暖的被窝里。枕边放着一个小小的装着压岁钱的红纸包,有几粒糖果。这是母亲给我们几兄妹准备好了的,这寓示着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年初一,似乎我们睁眼就过上了好日子。还有一套廉价的新衣服,寓意“辞旧迎新”。实际上普天下人都盼望着“辞旧迎新”,都祈盼好日子,好生活早点到来。
年复一年的守岁,在我的记忆深处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少儿时代,守岁那时独有的感觉,让人回味无穷。每到腊月底就兴奋地叫着今年非要熬个通宵,一夜不睡。好像要做一件什么大事。可是时过凌晨两点,就煎熬不住了,还是不能坚守到天亮。进入上世纪80年代初,我参加了工作,再也没有像童年时那样,向长辈们讨压岁钱了,反而是向长辈们派利是。成家之后,在珠三角久居30年,我仍然按照湘南老家的习俗守岁,并给晚辈们派压岁钱。自1984年中央电视台开始举办春节联欢晚会,看春晚似乎又成了守岁的一个重要节目,春节晚会年年看,但不知道为什么?觉得看春晚越来越难以坚持有始有终了,办了三十多年的春晚,看来也要与时俱进了。现在,我们家过年守岁,仍然遵守旧的习俗,不过有所改正,不管是大人小孩一律不会强求守岁到天亮,愿意什么时候睡觉都可以。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守岁是老一辈人记忆最深刻的年俗之一,也是春节习俗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可如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城市人,最多是等到子午交时之际给亲朋好友打个电话发个微信短信拜个年,然后上床入睡。很少有守岁那种意愿和执着了。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守岁这个习俗也要与时俱进,除夕夜没有必要一晚上也不睡觉。但对于守岁,我们还是要坚守,守住习俗,守住民族传统文化,也就是守住了民族的根。
文/肖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