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宋江,芝麻;小说宋江,西瓜。

施耐庵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把芝麻变成了西瓜。

施耐庵梁山(把芝麻变成西瓜)(1)

朱剑强:美女悬空

大宋文明,受边境骚扰,但属于和平下的共同发展,国内更是一直安定祥和,上层稳定,很少宫斗,下层人民安居乐业。

北宋初,王小波、李顺起义,一年而平;北宋末,方腊起义,一年而平,对北宋没有大的影响。

然而,历史教科书所列宋江起义,应该以后从教科书删去,为何?

因为所谓的宋江起义是《水浒传》的演义,而历史上真实的宋江36人好似飞虎队,主要参与者非农民,人数也不多,被张叔夜募集一千多人就围歼了,只可以称宋江暴乱。

但是,小说宋江起义就影响大了,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然而,我们要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真相,虽然小说宋江“敢笑黄巢不丈夫”,但那是芝麻比西瓜,不是一个等量级!

现在,我们再解密小说宋江故事的取材。

历史宋江没有征辽,也没有南征方腊,即使北宋征辽,也大多失败;北宋南征,倒是大多成功,例如收服吴越,例如镇压方腊。

那么,看看元末明初呢,朱元璋北伐,一扫而平,朱元璋与陈友谅、张士诚等内讧,倒是互有重伤,这才是小说宋江南征北战的真实写照。

如此,我们就明白了,施耐庵在小说后面添加元末明初农民起义,是为了塑造一个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赋以更丰富的历史感喟。

哪知后人却当了真,不仅认为宋江可以颠覆宋徽宗,还能平辽以泄私愤,真是阿Q精神胜利法!

所以,了解历史真相,才能正确评价小说人物,才能与作者对话,一起进行历史长河旅游。

真实的历史《陈涉世家》被删除教科书,而夸大的历史“宋江起义”仍然保存,不知您怎么看,请留言评论,一起交流。

说到正史,宋江暴动于淮南,游击多省,梁山并非其根据地;而有一抗金英雄却是梁山土著人,他就是张荣。

1127年,金兵占领北宋都城东京,张荣率领梁山渔民抵抗小股金兵镇压,后转战海州(连云港),金国人记载:”破贼众于梁山泊,获舟千余“。《金史·赤盏辉传》, “天会六年,伐宋主,取阳谷、莘县,败海州兵八万人,海州降。破贼船万余于梁山泊。”(《金史·斜卯阿里传》),这当然是金人夸大战果,也可见张荣水军规模不小。

1129年,金兵主帅金兀术(完颜宗弼)继而南下,拿下扬州、建康(南京),赵构逃到杭州。张荣率军乘船沿清河南下,驻泊于承州(江苏高邮)与泰州间的鼍潭湖,构筑水寨,骚扰金兵,多次游击胜利。

1130年初,金兀术拿下杭州,追击宋高宗到福州,然后返回,被韩世忠截击于镇江,被岳飞大败于牛头山。

1130年五月,岳飞收复建康,继续追击金兀术,过江后被任命为通泰镇抚使知泰州,兵力增加为一万多。

金兀术调任西线作战,东线新元帅完颜昌(挞懒)为了站稳淮南战场,于1130年九月攻克楚州,十一月,率军进攻鼍潭湖义军水寨,张荣孤军不敌,引军撤退至通州、泰州。

岳飞与张荣肯定相见,但结果不如意。

原因有二:一个是官军,一个是义军,二人并不熟;而是完颜昌兵力数万,敌众我寡。

十一月三日,岳飞率军撤出泰州,渡江屯江阴军沙上。

完颜昌一听岳飞撤退,乘胜猛攻泰州张荣军,张荣军退往缩头湖与金军对峙。

1131年初,完颜昌自泰州率军万余乘战舰进入缩头湖大扫荡,张荣仅能出动几十只小船迎敌,恰如《水浒传》里梁山小水军对抗高俅舰队。

结局也是相同,张荣诱敌深入至水浅处,杀个回马枪,正如张荣所言“杀棺材中人耳!“

好似瓮中捉鳖,完颜昌只剩二千人左右逃归。

歼敌万余人,是南宋立国后空前的大捷,赵构大喜,命张荣带部将进宫受赏。

张荣后归刘光世管辖,任右武大夫、忠州防御使、兼知泰州 。

缩头湖后也因此战而改名得胜湖,金人也传呼张荣为"张敌万"!

金国人都称颂抗金英雄,当代中国人却忘记了我们的英雄,整天羡慕靠厚黑学而成功的小说人物宋江。

施大爷,您有罪哈!

施耐庵梁山(把芝麻变成西瓜)(2)

岳爷爷

施耐庵梁山(把芝麻变成西瓜)(3)

宋三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