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行业小病大修、配件只换不修 、天价维修费等现象为何层出不穷?消费者选择维修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今日(1月13日),成都市汽车维修行业消费评议调查工作座谈会召开。会上,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成都市消协发布了《成都市汽车维修行业消费评议调查报告》。

汽车维修行业纠纷(配件只换不修小病大修)(1)

数据:超半数调查者称“汽车配件只换不修”

四川手机报获悉,此前数月,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成都市消协,以线上线下问卷和明察暗访的形式对我市汽修行业现状进行了调查。其中,共获取了10000份有效样本,并对成都12个区(市)县22家汽车维修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

问卷调查显示,超半成消费者认为“配件只换不修,无形中增加了费用”,占比达51.8%; 46.2%的消费者认为“商家价格不明示,不透明”;34.2%的消费者认为“配件不合格”;此外,认为商家“漫天要价”、“故意延长工时,抬高工时费”、“故意夸大或隐瞒汽车故障和隐患”、“随意抬高配件价格”等占比皆在20%以上。其中,最突出的问题集中在返修、消费投诉处理方面。有四成的消费者表示自己的汽车有过二次返修,超半成消费者认为自己在维权方面“没有专业知识,举证难”。

汽车维修行业纠纷(配件只换不修小病大修)(2)

汽车维修消费不合理情况多选比例图

汽车维修行业纠纷(配件只换不修小病大修)(3)

汽车维修消费不合理情况多选比例图

汽车维修行业纠纷(配件只换不修小病大修)(4)

维修维权问题多选比例图

一个修理厂老板加员工就两个人,汽车追尾后小小的维修竟然花了近7万元,汽车多次维修问题却始终未解决,新换的轮胎出现质量问题却因举证难而无法维权......据走访案例显示,部分标杆企业做得较好,但行业内的通病也可见一斑。

当前,行业内维修人员资质良莠不齐、企业经营不规范、重要设备无专人定岗定责、操作不规范、配件不合格、价格不透明等系列问题。安全隐患大且易产生消费投诉纠纷。

汽车维修行业纠纷(配件只换不修小病大修)(5)

“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去抛砖引玉,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还老百姓一个明白消费的环境。”省消委家用汽车专委会主任李应鹏说。他表示,维修人员从业资质是一大问题,现行的维修从业人员从业资格条件,标准很多但执行力度不强。其中,许多维修人员从业年限不够,维修水平也就达不到要求。在他接待的近千件投诉中,小病大修、乱修、乱换配件的问题屡见不鲜。

消费者如何选择维修店?

此外,会上发布了《成都市汽车维修行业消费评议调查报告》,成都市消协副秘书长王蓉提出了以下3点建议:

1、选择正规商家。察看汽修店是否有营业执照和相关的行业技术审查合格证;

2、修车前签订书面合同,保留相关凭证。明确维修价格、故障原因、所换配件;

3、修车时要求维修者提供维修记录,注明有关情况及维修以后正常使用期限。

汽车维修行业纠纷(配件只换不修小病大修)(6)

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易传斌指出,下一步,要加强对汽修行业监管,严惩不诚信经营行为,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加强相关部门的联动工作力度,维护好消费者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