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加就锡位列诸侯之上,不客气的说这个时候的曹操虽然名为汉臣,实际上已经是皇帝了。进封魏王之后,天下各路诸侯以及拥汉派等纷纷以为,曹操下一步的动作将是取代汉室,登基称帝。

曹操称帝时机成熟为何最终没有登基(曹操称帝时机成熟为何最终没有登基)(1)

​但历史告诉我们,曹操在如此大好形势下并没有走完这人生最后一步棋,所以后世之人开始探讨曹操没有称帝的原因。关于这些说法,归纳一下无非是三点:

其一,假如曹操称帝,将会给政敌和内部的拥汉派(支持汉献帝的势力)增加攻击的口实,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动局面。曹操正是为了规避这种情况,才不得已继续使用汉献帝这块招牌。但不难发现,当时的拥汉派其实实力非常单薄,根本成不了什么气候。

其二,从建安十五年开始,曹操一再言辞恳切地宣称自己绝无代汉自立之心,假如突然变卦的话,对他的声誉名节将造成很不利的影响。因此,曹操百般无奈下只要抑制自己的皇帝梦。

曹操称帝时机成熟为何最终没有登基(曹操称帝时机成熟为何最终没有登基)(2)

​其三,曹操当时年事已高,自我估计将不久于人世,所以隐忍不发。实际上纵观历史,称帝和年龄基本上扯不上什么关系,在花甲之年称孤道寡的大有人在,与曹操同时代的就有刘备。

其实,像上面这些说法和探讨其实意义并不大,如果了解曹操一生经历的话,就会知道他的本志并非登基做皇帝,而是建立汉天子名下的独立王国,说到底就是想恢复周代的封建制度,确立以汉朝皇帝为天下共主、以魏国为主导的封建体系。

从史料《魏略》和《魏氏春秋》的相关记载来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在曹、孙联手打败关羽之后,孙权写信给曹操,劝他顺应天命,及早称帝。就是曹操阵营中的不少人,比如陈群、桓阶、夏侯惇等人也是力权曹操代汉自立的。

曹操称帝时机成熟为何最终没有登基(曹操称帝时机成熟为何最终没有登基)(3)

​从建安末年的形势来看,曹操假如真是要称帝的话,几乎没人可以阻挡。首先,暂时化敌为友的孙权表示支持,虽然这种支持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在未来的孙、刘交恶中,曹操要支持孙权,但可以看出孙权无是真心支持他的;其次,曹操阵营内部也迫切期望他能做皇帝,以便名正言顺地做开国功臣;最后,许都政权内部虽然接连爆发了两场动乱,但规模不大而且持续时间也不长,相对于实力雄厚的拥曹派来说,拥汉派根本无足轻重。

对于这些情况,曹操不可能不了解,但是他还是拒绝了进一步高升,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孙权那小子竟想把我放在火炉上烤)!”,又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曹操称帝时机成熟为何最终没有登基(曹操称帝时机成熟为何最终没有登基)(4)

​曹操因挟天子以令诸侯,落得一身骂名,说他是“托名汉相,实为汉贼”。但和同时代的那些诸侯们相比,曹操不但对汉室贡献最大,野心也最小。曹操曾说:“设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话说的在理,也是有目共睹的,但遗憾的是,这样的真心话得不到当世人的认可。

在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那个乱世,曹操不肯称帝,不肯代汉自立才是最大的失策。其实他早就该快刀斩乱麻,果断地废黜汉献帝,做名正言顺的开国皇帝。如果要是这样的话,还有谁会说他是“汉贼”、“奸雄”呢?

曹操称帝时机成熟为何最终没有登基(曹操称帝时机成熟为何最终没有登基)(5)

​曹操的悲哀在于,他明明可以做真正的魏武帝,也有治理好国家的能力,可他却偏偏要去做周文王,结果却成了一个并不十分成功的权臣。他既不能像董卓那样玩弄皇帝如同木偶,也不像诸葛亮那样,把权势玩得遮天盖地而又堂而皇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