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在历史上是一个奇特的存在,作为国之储君,他具有超凡的政治号召力,但作为皇帝潜在的对手,他又受到极大的压制,这也导致历史上大多数皇太子的权势甚至不如大臣,不过也有极少数的皇太子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之储君、“二皇帝”。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块来盘点一下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八位皇太子!

第一位:朱标

朱标毫无疑问是历史上最有权势的皇太子,没有之一。

朱元璋是个比较传统的人,朱标既是长子又是嫡子,所以朱元璋一称帝就立马立朱标为太子,毫不犹豫,而且朱元璋一直把朱标当作接班人培养,毫无动摇。

多位皇帝中最具有争议的一位(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八位皇太子排名)(1)

朱元璋与朱标

朱元璋几乎把所有的重臣都挂职东宫,比如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胜兼太子府右詹事等等,唯恐太子权力不够大,并且朱元璋只要外出,必令太子监国。

二十二岁时,朱元璋就下令一切政事先启太子处分,然后再奏与他知,这时的朱标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二皇帝”。

多位皇帝中最具有争议的一位(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八位皇太子排名)(2)

朱标

朱标的几个兄弟虽然个个都是骄兵悍将,目中无人,但对朱标却特别服气和尊重。如果不是早死,朱标登基根本没有任何阻碍,就算是朱标要削藩,他的几个弟弟可能也会洗干净脖子,引颈就戮!

所以,对朱标来说,上有皇帝无条件信任,下有臣子们的一致拥戴,中有兄弟们心悦诚服的支持,可以想象,朱标的权势有多大!

第二位:李隆基

李隆基刚毅果决,在连皇子都不是的情况下,就能召集禁军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这说明什么?说明当时25岁的李隆基已经在禁军中具有相当的威望,据《新唐书》记载,李隆基发动政变前,万骑果毅李仙凫、葛福顺、陈玄礼等禁军将领都请李隆基发布命令,听候调遣。

多位皇帝中最具有争议的一位(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八位皇太子排名)(3)

李隆基

李隆基成为太子后,又与太平公主斗得不亦乐乎,连李旦都压制不住。后来李旦更是不想看到妹妹和儿子姑侄相残,直接命太子监国,并将可能威胁到太子地位的李成器等诸王全部削去兵权,让太平公主迁居蒲州,为李隆基继位铺平道路。

多位皇帝中最具有争议的一位(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八位皇太子排名)(4)

太平公主

以李隆基强势的性格,此时的他已是货真价实的“二皇帝”!

第三位:朱瞻基

大家都知道,朱高炽因为体型肥胖的原因,不得朱棣之喜,再加上靖难之役中,朱高煦数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因此朱棣早就有传位于次子的打算,有一次朱棣甚至别有深意的对朱高煦说,“加油干!你哥身体不好”,最后多亏有内阁首辅解缙的一句“好圣孙”,朱高炽才稳住了世子之位。可以说,朱棣最后决定传位于朱高炽是因为朱瞻基的缘故,所以朱高炽对儿子是放手使用的。朱高炽的一生,可以说一半在辅佐朱棣,一半在为朱瞻基铺路。

多位皇帝中最具有争议的一位(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八位皇太子排名)(5)

朱高炽

朱棣在朱瞻基12岁时就立其为“皇太孙”,剥夺了朱高炽将来作为皇帝指定继承人的权利,而且从此刻起,朱棣无论是巡幸北京还是征讨蒙古,抑或是微服私访,都带着朱瞻基,让他熟悉军务,了解民间疾苦,把他当作继承人一般的培养。

可以说,此时的朱瞻基无论是在朱棣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实际的权力都超过了自己的父亲。

朱棣死后,朱瞻基又成为朱高炽能够登基的重要因素,他利用自己在军中的影响力,挫败了朱高煦、朱高燧夺位的企图。十个月后,朱高炽去世,他又快速平定了两个叔叔的叛乱。

多位皇帝中最具有争议的一位(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八位皇太子排名)(6)

朱瞻基

如果朱瞻基权势不是足够大,无论是父亲还是自己的登基都不会如此的顺理成章、轻而易举。

第四位:杨广

不要看杨广与杨勇争储时表现得无比艰难,实际上杨广是一位很有权势的太子,这应该与他成为太子前打下的坚实基础有关。

隋朝一直以来都被史家认为是最容易建立的王朝之一,仅有的几次大的战事杨广都有参与,比如开皇八年的灭陈之战,刚二十岁的杨广就是领衔的统帅;开皇十年的江南高智慧叛乱,杨广任扬州总管,也是平乱的军事一把手。虽然这两次战事的首功之臣是高颎和杨素,但杨广无疑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也为他在军中建立了广泛的人脉。

多位皇帝中最具有争议的一位(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八位皇太子排名)(7)

杨广

后来杨广又镇守扬州,主政一方,开皇二十年,已成为太子的杨广又率军出灵武抵抗突厥进犯。此时的杨广地位稳固,已是名副其实的国之储君。

据《资治通鉴》载,仁寿四年,杨广联合杨素、张衡“因色弑父”,毒死了卧病在床的杨坚,成功篡位。关于杨广“弑父”的说法,马总的《通历》、赵毅的《大业略记》中也有记载。但是近代很多史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

不管杨广是否弑父,但至少说明了一点,当时的太子杨广已经有篡位的实力,而且得到了重臣杨素的支持。

多位皇帝中最具有争议的一位(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八位皇太子排名)(8)

杨广

第五位:萧统

萧统是后梁武帝萧衍长子,后梁建立的第一年就被立为太子。

史书记载,萧统举止大方,以仁德闻名,受朝野及百姓爱戴。有一年,后梁遭遇了天灾,很多难民流落到了京都。萧统亲自带人为这些难民煮粥送衣,当时很多平民都被感动。还有一年池州大旱,萧统亲自押运赈灾物资前去池州赈灾。在他的监督下,池州百姓平稳地度过了灾年,为了感念萧统的善举,池州百姓为他建立了衣冠冢太子庙。

多位皇帝中最具有争议的一位(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八位皇太子排名)(9)

萧统爱好文学,在任太子期间广纳人才,勤于著述。“名才并集,文学之盛”,被认为是自晋、宋以来从未有过的文学盛世。

因为父亲萧衍爱佛成痴,经常到寺庙“出家”,“出家”的次数仅史料明确记载的就有4次,虽然每次他都被大臣们“赎”回来,“公卿以下以钱一亿万奉赎”,但是毕竟每次出家都要在寺庙里呆上一段时间,有时三四天,有时几个月。“国不可一日无君”,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子萧统就承担起了监国的重任,而且萧衍对他也很放心,授以全权之责。

多位皇帝中最具有争议的一位(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八位皇太子排名)(10)

萧统当了30年太子,特别是后期,萧衍醉心于佛事,对皇位没有那么迷恋的情况下,萧统的权力极大。可惜的是萧统在政治上并没有多少建树,都是按部就班、顺其自然的执政。

中大通三年,萧统因病早逝,谥号昭明,史称“昭明太子”。其孙萧栋即位后,追尊萧统为昭明皇帝。他是历史上极少数既有谥号,又被追尊为皇帝的太子。

第六位:乾隆(爱新觉罗弘历)

弘历是历史上登基最顺利的太子之一。不要说弘历不是太子,雍正一登基就把立他为继承人的密旨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弘历是秘密立储制的第一个受益人。

弘历与朱瞻基一样,他是康熙的“好圣孙”,老爹雍正能继承大统,弘历功不可没。也因为康熙对弘历的看重,雍正一开始就选择了弘历,并为他的顺利登基扫平了障碍。

多位皇帝中最具有争议的一位(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八位皇太子排名)(11)

弘历

弘历22岁时就被封为和硕宝亲王,并且雍正把储君应该承担的事项一股脑都交给了弘历,比如祭陵、祭孔、享太庙、祭地、祭太岁、祭大社大稷等。

雍正一生共有十个儿子,能够成年的皇子只有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五子弘昼、六子弘瞻。弘时在雍正五年被雍正以“行事不谨”削宗籍,弘瞻则是被雍正过继给了十七弟嗣果亲王胤礼,而弘昼因为自小和弘历关系亲密且无争位的野心而被雍正留了下来。

就这样,在雍正的刻意“关照”下,弘历成为大臣们唯一可以效忠的储君。这样的一位太子想无权无势也不太可能!

多位皇帝中最具有争议的一位(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八位皇太子排名)(12)

雍正

第七位:李诵

唐顺宗李诵,是历史上当太子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他一共当了26年的太子,和昭明太子不一样的是,他被立为太子时已经成年(19岁)。

李诵在为太子期间,亲身经历了藩镇叛乱,也目睹了朝廷大臣的倾轧与攻讦,在政治上已经非常成熟。史书上对李诵的评价是:“慈孝宽大,仁而善断。”,可见李诵在政治上颇有建树。

李诵在军队中也有一定的威望。建中四年发生的“泾师之变”中,李诵随德宗出逃,为保护父亲的安全,他率军殿后。在奉天保卫战中,面对叛军的进逼,他又身先士卒,策马拒敌。最后将士们在他的督促激励下,赢得了奉天保卫战的胜利。

多位皇帝中最具有争议的一位(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八位皇太子排名)(13)

唐德宗李适对于处事严谨的李诵是比较满意的,他也从未有更立太子的打算,所以当了26年太子且储位稳固的李诵,权势理所当然是不小的。

第八位:刘启

刘启是历史上地位最稳固的太子之一(做了24年太子),他是汉景帝刘恒的嫡长子,孝文皇后窦氏的儿子,他的三个同母兄弟都早夭,所以只要他的母亲后位稳固,他就是刘恒唯一的继承人。

多位皇帝中最具有争议的一位(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八位皇太子排名)(14)

刘启

窦氏在刘恒为代王时就嫁给了他,与刘恒共过患难,而且窦氏颇有城府,她靠着刘恒的宠爱,成功地登上了皇后的宝座,而且一坐就是二十多年。

刘启有如此地位的母亲,可想而知,他该有多么的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汉书》记载,刘启做太子时,有一次和吴王刘濞之子刘贤下棋有争执,一怒之下用棋盘把刘贤打死了。刘濞是谁,后来“七国之乱”的发起者,这样一位牛人的儿子,刘启说打死就打死了,而且刘恒还没有任何的惩罚措施,难怪后来刘启继位后,刘濞要造反。

有父皇撑腰,母后宠爱的刘启,权势想必不会太差!

以上就是小编认为的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八位皇太子,读者朋友们,你们心中还有更有权势的太子人选吗?欢迎留言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