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标品:具有统一的市场标准/具体型号的商品,如condom、大米、体温计、螺丝刀、iphone8(这例子真好用)、垃圾袋等。

非标:反之,如连衣裙、马丁靴等。

当然,寥寥几句几乎是没有参考意义的,很多商家问xx类目是标品吗?这个答案恐怕比较复杂,因为不能纯粹以类目来辨别,而且标品与非标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如同sweet&heroin附送的蜜汁困惑。

为了方便看官理解,先过一遍两者之间的区别,从消费习惯和市场竞争两个角度来引出运营思路。

消费习惯 市场数据 运营思路

消费习惯

标品:

功能层:标品在功能性方面扮演着刚需的角色,例如condom的目的是抹杀子孙,买个垃圾袋为了装垃圾、提金字塔为翻车看官有地埋等等。

质量层:买家对标品的品质认知较强,首先是商品材质和工艺的通用标准,例如买一盒筷子,材质分别是竹筷、不锈钢、塑料等,众所周知不锈钢材质比竹子好(贵得有道理)。其次是名品(知名品牌),多数情况下品牌的定位和知名度意味着质量(品控),例如格力的空调、durex的condom等;最后是销量魔咒,买家都认为多人买的就是好的。

每日销量数据懒得统计,各位自己找个工具查(左边箭头是指买家浏览顺序)

非标:

买家挑选非标品时没有明确的目标,这导致商品在池中的曝光&点击率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排位的限制,例如排名300-500名的曝光量也还凑合(也是为什么非标的免费流量比较容易获取的原因之一),如下图左边橙色部分:

标品与非标品不同的运营思路(正确区别标品非标品)(1)

小结:通过买家的消费观和市场数据可知,除了明确型号的商品,电商中的标品没有具体类目划分,判断标准在于买家的购物意向是否清晰以及商品是否同质化严重,不妨进一步来聊聊。

如何区分标品与非标?

1、通过类目中基础款的市场份额(销量占比)占比判断,如下图:

标品与非标品不同的运营思路(正确区别标品非标品)(2)

各位自己找个工具看看

强标品(第一列)一般指买家熟知型号/或纯基础款能满足70%以上需求,例如手机、纸品、鲜果等,基础款销量在所属三级类目的销量占比超70%以上。

弱标品(第二列)多半是基础款份额过半但未垄断类目的商品,例如女内、彩妆、运动户外等,基础款市场份额占比在半数之间波动。

弱非标(第三列)存在多样性,最特殊的表现为点击单价比其他子类目更高,例如男装男鞋、应该说跟男人沾点边的都呈现出标品的特性吧(呵~男人),或女装的裤子、丝袜等。

非标(第四列)商品丰富度高,明显的特征为全网商品同款率极低,例如女装、女鞋、女包、童装等,应该说跟女人有关的类目都呈现出非标的特性(呵~女人)。

好吧,补充一下什么是基础款(统一的称呼我也不知道):

标品与非标品不同的运营思路(正确区别标品非标品)(3)

标品与非标品不同的运营思路(正确区别标品非标品)(4)

2、通过商品搜索关键词平均出价判断:

内容较多,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如下图:

因为标品买家诡异的购物习惯导致排名靠前的商品点击率高,曝光量大,大部分商家都在卡位抢排名,导致全网点击单价被抬高(清明时节雨纷纷,大词上分如上坟)。

在大部分情况下,查看商品所属类目的点击单价,均价在0.2-0.4一般为非标,点击单价越高说明商品同质化越严重,属性偏向标品(个别冷类目因市场不均衡导致的拼价除外)。

3、靠自身对商品属性的常识判断:

例如现在销售的商品除了质量(品质区别只能让类目的价格分层),还有什么卖点?竞品同质化是否严重?这方面直接参考上述的买家消费习惯,没太多可说。

4、通过流量结构判断:

这方面比较难,因为拼多多目前在流量来源统计方面基本靠双手。。除非能拿到大部分类目商品数据(知道我之前在干嘛了吧?),所以这个也忽略吧。

运营思路区别:

非标:

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几乎每期非标实操都会讲一遍,如下:

测款(只求数据)- 冲刺期(ROI稍低)- 稳定期(持平ROI) - 收割期(超高ROI);

非标最重要的就是款式喜好度(表现在点击率/转化率),翻阅往期推文有很多,就不细讲了。

Ps:非标通过优化主图和更换关键词可以很大程度上优化点击率,在十位数级别调整价格可以大幅优化转化率(如33元降到29,转化率飙升),其他状态调整价格一般影响不大。

标品:

个人认为在拼多多操作强标品是毫无技术含量的命题,如下:

标品与非标品不同的运营思路(正确区别标品非标品)(5)

市场分析 - 新品期(做基数)- 冲刺期(多来源冲刺)- 稳定收割期(ROI稍高或持平);

市场分析是标品的核心操作,涉及的内容有商品的定价、流量来源、以及推广预算的问题。

标品不存在测款!答应我,别再去测肥皂的点击率了好吗?

因为上述种种,标品与非标的操作方式完全不同,标品的流量来源在于活动 类目(竞争大的标品纯靠付费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如何与运营搞基同样是个严肃的话题。

标品的强势供应,什么姿势都可以做起来。但如果供应偏弱,建议选择弱标品中的次级款操作,此时需要测试的是持平ROI=转化率*客单价/点击单价是否成立。

例如美妆某商品开【补水套装】这个词(女人用的东西真是乱七八糟啥都有),因为行业关键词的点击单价被顶部标品(例如名品一类的)拉得非常高,你的商品又无法达成这个点击率,那就需要保证利润率的情况下扛着较高的点击单价(可能是2块钱)来测试,观察在目前利润率的情况下,转化率是否能达成持平,这是弱标品开荒测试的核心思路。

PS:有电商运营问题都可以私信咨询我,私信回复“电商”,我们一起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