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规划》印发。大家对北京的长城了解多少呢?我们陆续推出北京六区长城资源介绍,带大家一起了解北京520.77千米长城。

提到长城,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八达岭长城,八达岭几乎成了长城的另一个名称。八达岭长城确实不负此名。1952年,政务院制定维修长城方案,居庸关、八达岭为首选;1958年,八达岭长城正式开放,是我国最早接待海内外游客的明长城景区;1987年,八达岭长城作为中国长城的代表性段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其实,延庆区不只是有八达岭长城,延庆小平原三面环山,三面山上均有长城,延庆是明代长城多个军镇以及内外长城的交汇处,说延庆区历史上是都城北部重要军事防御区(注意不是线)并不过分。

延庆古长城景区(北京长城知名度最高的区)(1)

延庆区山水格局分析图

延庆区位于北京北部偏西,区内北、东、南三面环山,向西接怀来,中部平坦,平均海拔500米以上。与北京其他五个有长城的区不同,延庆辖区基本位于内线长城之外,其气候冬冷夏凉,有北京的“夏都”之称。延庆是首都生态涵养区,有9座公园,占区域面积近20%,妫河生态休闲走廊、官厅水库生态库滨带、北山生态休闲观光带和龙庆峡下游森林公园等10万余亩的四大生态景观走廊呈现出生态景观化和大地园林化的美好环境。

延庆古称龙庆州、隆庆州。隆庆元年(1567年),为避穆宗年号改称延庆州,“延庆”之名一直沿用至今。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活动,留下了数处石器时代遗址。春秋晚期和战国初期地属燕国,主要民族是“山戎”;燕置上谷郡;两汉时期乌桓、鲜卑等民族南迁进入延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北方民族鲜卑、高车等民族迁至延庆;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出生于延庆香水园。在延庆,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相互杂处的历史、军事防御与文化交融的文化特点非常突出。

延庆自古以来即是南北交通要道,辽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沿袭迁途特点,在上下都城之间的往来,延庆是必经之地,帝王们多次经延庆地区游幸、驻跸,或召开会议,或检阅部队,沿途修筑行宫、园囿、帐幕、驿站,极大地提高了延庆地区的地位。

延庆所在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北连朔漠,南扼居庸,西控京师北大门,作为巩固京畿的边陲重地,战略地位十分突出,自古即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的重要关口。经过历史的人口迁移与生活演化形成了北京地区最独特的长城文化区域,至今延庆带有“营”“屯”“堡”的村庄仍有100多处。

01

延庆区长城资源总况

延庆区长城的突出特点是多道长城墙体,与敌台、关口、烽火台、城堡等各类军防设施借助地势山险区域性的纵深布局,或削山设险,或筑墙建关,或据高筑台,向上抢占雄关险隘之制高点,向下扼守峡口关山之咽喉,向远重重设置防线,偶有穿越平川的长城,也是为了使长城防线联结一体,并与川区各城堡形成呼应之势,以使长城防御体系更加坚固完备,以成系统。

在国家文物局认定的长城资源中,延庆区内分布有北齐和明代两个历史时期的长城。长城墙体分为109段,其中北齐长城1段,明代长城墙体108段,总长度170余千米,约占北京长城总长度的33%,其长度仅比密云少几千米。

延庆区境内明长城布局复杂,建造材质多样,砖石混筑墙体长度约占73%;黄土夯筑墙体约占16%;其他11%为山险,著名的八达岭段长城墙体均为砖石混筑。资源中还有敌台473座、烽火台86座、关堡42座。

延庆古长城景区(北京长城知名度最高的区)(2)

延庆区长城分布及重要段落示意图

02

北齐长城

目前,延庆区列入长城资源清单的北齐长城仅一段,位于八达岭镇石峡村西北。起点为石峡村西1100米,止点为石峡村西南1500米,全长约1.5千米,毛石垒砌,现已坍塌成石垄。

这段北齐长城距离昌平北齐长城较近,且与明长城八达岭段相接。据《齐本记》记载:“天保六年三月,发寡妇以配军士,筑长城。”“是岁,诏发夫一百八十万筑城,自幽州北夏口,西至恒州,九百余里。”夏口即今居庸关的南口附近,恒州即今山西大同。这段长城东起居庸关南口附近,至山西大同市。推测此段北齐长城可能于此时期建造。

查阅地方文献资料,延庆境内明代以前的燕、秦、北魏、北齐都修筑有长城,但是由于时间久远和实地情况复杂,目前尚无定论。

03

明代长城

延庆境内明长城沿军都山麓的自然形势沿山脊择险地而筑,由南向北有四条线,其走向大致都是自东向西,分别为宣镇东路边垣、南山路边垣,昌镇内线长城,还有一条位于东路边垣和南山路边垣之间的烽火台带,墙体和烽火台带与关堡、隘口、墩台等构成纵深的防御体系。

以延庆区东部四海镇东南的九眼楼为枢纽,区境北部一道向北再折向西北走向的是宣镇东路边垣,长城墙体沿黑坨山绕至暴雨顶,从白河堡出区界后进入河北赤城北独石口,该段长城多为石块垒砌。

延庆古长城景区(北京长城知名度最高的区)(3)

《延庆州志》图中的宣镇东路边垣起点

及城堡、关口、墙体

延庆古长城景区(北京长城知名度最高的区)(4)

四海镇黑汉岭村以北宣镇东路边垣遗存

(中国长城遗产网)

以九眼楼为枢纽,延庆境内中间一道向南再折向西南走向的墙体为宣镇南山边垣,这道墙体经海子口、营城、柳沟、岔道,在西拨子镇黄花顶与八达岭长城相接。这段墙体大为夯土修筑,因为长城所经之处地势相对平缓,堡寨密集。

延庆古长城景区(北京长城知名度最高的区)(5)

宣府南山边垣图

延庆境内南部军都山麓山脊上还有两段走向一致但并不相连接的砖石结构长城墙体,东部大庄科长城与怀柔长城相接,之后中断,西侧便是八达岭段长城。八达岭长城向西过石峡即进入河北,这两段长城为昌镇内长城。

延庆古长城景区(北京长城知名度最高的区)(6)

大庄科长城2号、3号、4号敌台

延庆古长城景区(北京长城知名度最高的区)(7)

石峡段长城

(向北远眺,可见延怀小平原、官厅水库)

除了在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北、中、南三条长城墙体线之外,在宣镇的东路边垣与南路边垣之间还有一条近几十座烽火台相连构成的防御带,由于烽火台保存情况不是太好,以往人们关注较少。烽火台自四海冶城堡附近向西北经黑汉岭、周四沟、刘斌堡、白河堡后进入河北赤城县。

延庆古长城景区(北京长城知名度最高的区)(8)

烽火台带之白河堡水库附近75号烽火台

延庆区的400余座敌台也非常有特点。九眼楼是现存长城敌台中建筑规模最大、瞭望孔最多的敌台,因为每边有九个瞭望箭窗而得名。敌楼连接了三个方向的长城墙体,所处的地理位置险要,是宣、蓟、昌三个军事重镇结点。天气晴好时在九眼楼可遥望京师,正如古人所云“神京在前,宫阙在目”。前几年修缮敌台考古时发现明代长城题诗碑刻数块,这在长城沿线也是十分罕见的。

延庆古长城景区(北京长城知名度最高的区)(9)

经过修缮的九眼楼

八达岭长城向西的花家窑长城有一座“菱形敌台”非常有特点。敌台东西长11.6米,南北宽8.9米,为四眼楼形式,中室承重结构已经坍台,顶部还留有铺房的一面山墙。为什么敌台要采用菱形平面呢?这一方面与敌台所处位置的地形有关,更重要的是与瞭望观察视角有关,要使箭窗及瞭望孔能够便于观察周边敌情。在其他区也有这种不规则平面的敌台,但延庆这座菱形敌台更有代表性。

延庆古长城景区(北京长城知名度最高的区)(10)

独特的“菱形敌台”

(右为平面图)

04

结语

在北京市长城文化带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的建设保护中,八达岭长城和九眼楼长城都将纳入重点组团开展各项工作。因为长城,让世界认识了延庆,也让延庆走向世界。圆满闭幕的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和即将举办的2022北京冬奥会,又一次将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了延庆,“长城、冬奥、世园”已经成为延庆区的三张金名片。

资料来源: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