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发生在孙策统一江东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孙策、程普、太史慈和刘繇。原文如下:

三国成语故事大全四字成语(三国成语故事长驱大进)(1)

时近黄昏,风雨暴至,两下各自收军。次日,孙策引军到刘繇营前,刘繇引军出迎。两阵圆处,孙策把枪挑太史慈的小戟于阵前,令军士大叫曰:“太史慈若不是走的快,已被刺死了!”太史慈亦将孙策兜鍪挑于阵前,也令军士大叫曰:“孙策头已在此!”两军呐喊,这边夸胜,那边道强。太史慈出马,要与孙策决个胜负,策遂欲出。程普曰:“不须主公劳力,某自擒之。”

三国成语故事大全四字成语(三国成语故事长驱大进)(2)

程普出到阵前,太史慈曰:“你非我之敌手,只教孙策出马来!”程普大怒,挺枪直取太史慈。两马相交,战到三十合,刘繇急鸣金收军。太史慈曰:“我正要捉拿贼将,何故收军?”刘繇曰:“人报周瑜领军袭取曲阿,有庐江松滋人陈武,字子烈,接应周瑜入去。吾家基业已失,不可久留。速往秣陵,会薛礼、笮融军马,急来接应。”太史慈跟着刘繇退军,孙策不赶,收住人马。长史张昭曰:“彼军被周瑜袭取曲阿,无恋战之心,今夜正好劫营。”孙策然之。当夜分军五路,长驱大进。刘繇军兵大败,众皆四纷五落。太史慈独力难当,引十数骑连夜投泾县去了。

三国成语故事大全四字成语(三国成语故事长驱大进)(3)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孙策挺进江东,遭遇江东官吏的强烈抵抗。孙策大军进至神亭岭一带时,扬州刺史刘繇也率部前来,对孙策展开对峙。在孙策进行战前侦查之际,又与刘繇手下猛将太史慈遭遇。经过一番单挑,两人势均力敌,难分高下。第二天,两军战斗打响。此时,刘繇却突然得知周瑜率部偷袭自己的老巢曲阿,不得不收兵回营,准备撤军离开。孙策则采纳谋士张昭的建议,连夜发动突袭,将刘繇击溃。

三国成语故事大全四字成语(三国成语故事长驱大进)(4)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长驱大进”, 意为军队迅速向远方进军。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三国成语故事大全四字成语(三国成语故事长驱大进)(5)

小说中描述的此次孙策与太史慈之间的较量,不仅是真实的真实,也是三国历史中为数不多的几次单挑之一。据《三国志•太史慈传》载:“时(太史慈)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于是解散。”小说作者在这段记载的基础上进行了少许的加工和改编,并有了书中孙策与太史慈之间的精彩单挑情景。

三国成语故事大全四字成语(三国成语故事长驱大进)(6)

说到太史慈这个历史人物,其经历非常传奇。据《三国志•太史慈传》载,太史慈本是汉末青州东莱郡人氏,早年在郡中奏曹史一职。因帮助郡守而得罪了青州的官吏,被迫离家出走,远去辽东,一度在辽东割据势力公孙度手下效力,期间扬名辽东,并曾救过名士刘政。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他为了感谢北海相孔融照顾自己母亲的恩情,单人独骑冲进被黄巾余部管亥围困的北海。此后,他仅带了两名骑兵重出重围前往平原向刘备求援。

三国成语故事大全四字成语(三国成语故事长驱大进)(7)

刘备解了北海之围后,太史慈悄然而去,成为自己的同乡、扬州牧刘繇的手下。孙策统一江东时,太史慈与孙策进行了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后来逃到了泾县,继续与孙策为敌。后来孙策亲自出兵征讨,将太史慈抓获。孙策对太史慈礼遇有加,太史慈心存感激,至此成为了东吴集团的一员悍将。从太史慈的生平来看,此人堪称汉末时期的一位游子,从东北边陲的辽东再到东南地区的江东,都留下了这位游子的足迹。令人遗憾的是,在援救孔融之后,刘备却白白错过了这位猛将,反倒让孙策捡了个大便宜。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