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S系统通常被理解为用于自动化/适应/提升车辆安全性与更好驾驶操作的系统,有时也被称为一级自动驾驶,其包括为避免碰撞和事故而设计的安全功能,通过技术手段提供保护措施和接管车辆,进而提醒司机可能出现的问题或避免碰撞。

据数据披露,ADAS系统渗透率快速提升,2020年中国ADAS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00亿。其中前装市场渗透率达到30%,后装市场年度渗透率提升有望达5%。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多方面:1)政策法规推动传统厂商普及前装;2)全球销量增速下行细化配置竞争力;3)互联网跨界竞争者倒逼;4)消费者交互式体验需求升级。

国产车用激光雷达能不能普及(入局汽车毫米波雷达)(1)

我近期接触的莫之比智能团队,是由国防科技大学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技术团队创立,从2017年8月创立至今,莫之比智能团队已经研发出了2版77G FCW功能毫米波汽车雷达,其主要产品为24G、77G产品,在FCW、BSD方面的功能指标达到了标准水平。

从功能上,ADAS系统主要包括前方碰撞预警(FCW)、自适应巡航控制(ACC)、自动紧急制动(AEB)、车道偏离预警(LDW)、智能定速(ISA)、盲点监测(BSD)等功能。从实现技术路径上,主要包括视频方案、毫米波雷达方案。在技术优势上,莫之比智能执行董事陈浩文表示,团队已有十余年的毫米波雷达技术沉淀,有核心雷达算法,能攻克角分辨率低、行人目标识别难等问题。

国产车用激光雷达能不能普及(入局汽车毫米波雷达)(2)

在盈利方式上,陈浩文表示,ADAS系统主要盈利方式包括两种:整车厂的前装、在用车的后装。不同功能的ADAS系统价格不一,前装价格在数百元人民币到过万人民币不等。例如,技术门槛较低的BSD雷达产品,前装价格在600-700元,后装零售价格在2000元左;技术门槛较高的FCW雷达产品,前装价格在1000-2000元(分中高端产品),后装目前较少。

上述产品的毛利润可观,前装毛利润率低些,但前装量大,总利润高;而后装毛利润率高,但销量不大。目前,国内智联腾众、安智杰等后装品牌,BSD年销售量不超2万套。

竞品方面,莫之比的国外主要竞争对手为传统的ABCD型公司,包括博世、大陆、德尔福、电装、奥托立夫、法雷奥、天合、麦格纳、海拉等。特别是博世、大陆、德尔福,其77G FCW、ACC、AEB等功能产品,广泛应用在奔驰、奥迪、沃尔沃、丰田等中高端车型。

在国内,近几年传统整车厂、科技型公司、零部件厂商都在纷纷布局ADAS产业,其中做毫米波雷达的公司主要有北京木牛、南京隼眼、杭州智波、苏州毫米波、苏州智华、深圳承泰等。这些企业起步稍早,但核心技术高低不一,大部分都瞄准前装市场,但目前真正切入前装市场的不多,整体而言大家都处在统一起跑线上。

国产车用激光雷达能不能普及(入局汽车毫米波雷达)(3)

目前,公司员工15人,其中研发人员12人,运营约半年,已投入一百多万元,主要为研发和产品定型费用。已有2家后装公司展开合作,1家大车厂在洽谈技术合作。预计2018年,公司规模将超20人,主要为毫米波和视频研发团队。2018年公司运营支出费用将超500万,而预计后装合同额100-150万元,前装技术合作合同额在200-300万元。

国产车用激光雷达能不能普及(入局汽车毫米波雷达)(4)

执行董事陈浩文是国防科技大学博士、IEEE Member,在IEEE、IET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CTO张旭峰是国防科技大学博士、教授、雷达系统专家。

目前莫之比正在进行1000万元融资。

我是36氪汽车记者卢姿伊,负责特斯拉、无人驾驶、新能源、车联网、出行及后市场,欢迎直接与我联系,17701221940

36氪汽车小组招聘汽车领域全职(always online)实习生一枚,能即时响应,负责特斯拉、无人驾驶、新能源、车联网、出行等领域新闻,第一时间分析追进,要求有一定理工科背景,懂车爱车,有极强行动力。可远程可来北京。笔试可以是一篇汽车领域分析文章~ 17701221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