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好,我是大周小吴过年,孩子做了几件事,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孩子过年做什么事好?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孩子过年做什么事好(让孩子做点事的意义)

孩子过年做什么事好

嗨,你好,我是大周小吴

过年,孩子做了几件事。

让孩子参与大扫除、贴对联、逛花市、一起做年夜饭,一起守岁。

今年,从扫邋遢开始,就让孩子一起参与,他负责把家里窗户的大玻璃擦的干干净净;年三十把新写的对联张贴好,和家人一起去逛花市买年花,把家里装扮一新;下午早早就准备年夜饭,即便家里人少,也做上一大桌;一起守岁到凌晨,让家中的灯通宵不熄,告诉孩子这叫「光年」。

如今物质充裕,只要付出一点点金钱,每天都可以过得和我们小时候的春节还丰盛。可是,金钱买得到的美食,却无法买得到我们小时候争争抢抢、欢欣雀跃的过程。

我想让孩子多参与一点传统春节的仪式。

虽然没有兄弟姐妹,又赶上三年疫情,还是想让他体会这热热闹闹、喜庆喧嚣,体会不论什么境遇保有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体会春节对于中国人团圆的意义,让这些画面伴随他长大,镌刻成对春节对家对爱的深刻记忆。

我到不惑之年,仍然记得父亲在元宵节给我做灯笼的细节。那灯笼做法极其复杂,成品也美的令人惊叹,大大满足了幼年时我嘚瑟虚荣的心理。

父亲的手工灯笼,需要把薄薄通透富有肌理感的白纸剪成莲花的花瓣,再细细密密的折出褶皱的造型,折后又小心翼翼的摊开,呈现自然的纹理;红色的颜料化水调好深浅,将花尖浸入,慢慢渗成渐变色的粉;晾干后再一片片粘到竹条灯笼的骨架上,点上蜡烛后,一盏栩栩如生的莲花灯就出现了,通体洁白,叶尖上却绽放着羞涩的一抹粉调,于是我变成了灯会上最令人羡慕的孩子。

这些都历历在目,回味起来,原来这就是幸福的滋味。

为家人做饭

做饭的目的不是只为了锻炼孩子厨艺,因为一个做菜APP,已经可以让学习做饭成为很容易的事。

孩子为我们做了黑椒牛柳意面,我们吃的干干净净,赞不绝口。

我只是希望孩子能意识到一日三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好好做饭和好好吃饭的要义。花时间为家人做顿饭对家人来说是爱,对自己来说也是治愈,用心做的食物被家人品尝赞许又会拥有何等的感受。

一顿饭,让孩子明白爱原来体现在生活的琐琐碎碎的小事里,你安然的去做,在你的食物里就可以品尝到爱,这是一种最朴素的表达爱的方式。

自我安排假期

人总有一个人的时候,该做些什么,早点放手让孩子学会自我安排,而不是被安排到了18岁,原本可以一步步学会独立却成了瞬间的被迫性独立。

自我安排的原则是有紧就有松,有张就有弛,也不用跟风,就做一些自己「自在」的事情吧。

不要像我们小的时候,父母会说你只需要好好学习,其他你都不用管,被小心呵护到18岁,到大学后一脸茫然。

新年上了很多新片,孩子提议要去看电影,我说你安排即可。看完评论和评分孩子选择了想看的电影并排了序,要看的顺序是《满江红》--《流浪地球2》--《熊出没》,我有点好奇这么大了还看熊出没,孩子说不要对动画片形成刻板印象,谁说大一点的孩子就不能看动画片?也不是全无道理。

那第一场就去看《满江红》吧。

互换了观后感,孩子评价说这是剧本杀吧。连续的悬疑剧情,环环相扣,一个接一个,配乐也够魔幻刺激,喜欢的人物是沈腾演的张大,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兵,却以小见大到了家国情怀。

孩子主动提出,这部电影抹脖动作有点偏多,略显血腥,12岁以下的孩子不太适合观看,应该提醒家长注意,这点我也很赞同。

我的观后感是不纠结在剧情上是否有漏洞,倒是佩服张导演70多岁还追求永远拍不同的东西,年纪不是老的象征,心态老才是真的老。

做一点公益

难得的假期,那天天气降温了,孩子依然还是选择去湿地公园当志愿者,为素不相识的游客们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为别人做点事,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多一份善意和温暖,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原来自己的付出可以帮助他人,发现助人之快乐和打游戏带来的快乐截然不同,这比我说教来的更有用吧。

期望多年后,孩子你回想春节时也和我一样,充满着期待。

㊗️你我的兔年快乐。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启发,可以帮我点个「在看」,你的一个小小的动作可以让更多人看到它,感恩[玫瑰]

-作者简介-大周小吴:一个一年以20万字 记录更年期遭遇青春期的成长故事的妈妈,走过全国300 个城市,爱美食爱阅读爱写作爱一切有趣的事情,余生努力成为一个温暖有力量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