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庙

通州拾忆长安(流光旧影认通州)(1)

时间: 20世纪30年代

清光绪中期以前,此处曾是文庙(学官)三间歇山脊的棂星门。1900年被八国联军烧毁,后复建时改为四柱三楼式牌楼门。

文昌阁

通州拾忆长安(流光旧影认通州)(2)

时间: 20世纪30年代

明嘉靖年间,南京吏部尚书杨行中被当朝奸臣严嵩罢免,闲居通州家中,为鼓励学子士人,在城墙角台上创建文昌阁,主奉文昌帝君。乾隆二年(1737年),此阁立为潞河书院,四十三年(1779年),阁塌院移。1922年重修,并添建配房及院墙。因无人管理,配房倒塌,只余阁房三间及院墙。清代曾有诗曰“高居城隅上,文昌旧有宫。书声琴韵邈,流水落花空。树老危墙下,碑横茂草中。神灵应不远,修举望人工”。

许真君庙

通州拾忆长安(流光旧影认通州)(3)

时间: 20世纪50年代

位于今新华大街北侧,上部中间一座硬山筒瓦调大脊的庙宇就是万寿宫(也称许真君庙),是明、清时期江西省漕运会馆。右上角处的歇山脊高大建筑是横锁北大街的鼓楼。 许真君,东晋江西人,原名许逊,字敬元。据记载,许真君二十九岁之后云游四方,为民除害,根治水患,曾举孝廉,拜旌阳令。宁康初,在南昌西山成仙,宋封为“神功妙济真君”,真宗赐名并亲笔提“玉隆万寿宫”。在古代,凡有江西人聚集的地方,就有万寿宫。明清时期,通州因漕运经济发达,瓷器、茶叶、大米、木材和丝绸都由赣籍商人带来,赣商在通州修建了万寿宫,万寿宫也成为外地江西同乡的“江西会馆”。

文庙大成门

通州拾忆长安(流光旧影认通州)(4)

时间: 20世纪30年代

文庙大门在清光绪以前曾是五间歇山脊建筑,称大宫门(因文庙也称学宫)。此门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八国联军烧毁,后重建,成四柱三楼式牌楼门,改称大成门,旁建倒八字影壁。1949年8月在此设河北省通县专区时拆除。

城隍庙牌楼及山门

通州拾忆长安(流光旧影认通州)(5)

时间: 20世纪30年代

通州城隍庙于明洪武初(约1368-1369年)创建于旧城西南部。永乐、天顺、成化、弘治间重修。弘治年间曾烧毁,正德初(约1506-1508年)重建,清康熙至道光间多次重修。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侵略军未人城内,直扑进京要道八里桥。于是此庙道正请求顺天府晋加通州城隍神为“显应灵佑侯”,批准后,就在原山门前加建此座殿式四柱三楼式大型牌楼。牌楼后便是该庙山门,歇山筒瓦调大脊,方券门洞,门额嵌汉白玉匾。1954年,此庙为263医院招待所占用,拆除牌楼与山门,20世纪六七十年代,263医院建宿合楼,此庙荡然无存。

佑民观牌楼

通州拾忆长安(流光旧影认通州)(6)

时间: 20世纪30年代

佑民观牌楼位于今张家湾镇里二泗村西北角佑民观前,创建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此庙元时称天妃宫,供奉天妃妈祖,明改建后称佑民观,是京杭大运河漕运的产物和见证。

清真寺街北口牌楼

通州拾忆长安(流光旧影认通州)(7)

时间: 20世纪50年代前期

该牌楼位于清真寺街北口,光绪元年(1875年)重建。通州清真寺创建于元代,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修缮并更名为“朝真寺”。

伏魔大帝宫

通州拾忆长安(流光旧影认通州)(8)

时间: 20世纪30年代

此楼位于通州旧城西大街西口对面处。原为明初所建的旧城西门,三间二层筒瓦歇山顶,下层为三券洞门。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通州旧城与新城合二为一,此门废弃。次年,通州知州万廷兰主持创建伏魔大帝宫,主奉关羽(明万历四十二年即1614年,明神宗封关羽为伏魔大帝)。该庙以旧城西门为山门,轴线上建二进院落。20世纪50年代初,此庙为县公安局使用。1959年尚完整,“文革”间将山门拆除。现此门遗址仍保留。

三义庙山门

通州拾忆长安(流光旧影认通州)(9)

时间: 20世纪30年代

三义庙,明万历九年(1581年)建,清雍正六年(1728年)修,曾为山东会馆。三义庙在历史上主要是供奉以忠义著称的桃园三义士:刘备、关羽、张飞。北向一进院,砖砌山门跨仪门,关帝殿前立螭首方座碑两通,有古柏古楸各一株。

邦克楼(宣礼楼)

通州拾忆长安(流光旧影认通州)(10)

邦克楼(宣礼楼)位于通州清真寺内,为中国传统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通州,州城遭受火烧,仅旧城东街和清真寺幸免于难。

通州天主教堂

通州拾忆长安(流光旧影认通州)(11)

时间: 20世纪30年代

《通县志》记载,天主教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传人通州,首先在今宋庄镇堤子村(今六合村)传教,后蔓延至城镇乡村。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席卷通州,通州城乡地区拳民奋起抗击八国联军入侵。义和团失败后,外国教士利用赔款兴建教堂。

证道堂

通州拾忆长安(流光旧影认通州)(12)

时间: 20世纪30年代

《通州志》记载基督教传人通州,最早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美国基督教公理会首先在新城北后街(今中山街小学校东部)始设,称八境神学院。1900年被义和团烧毁后,利用“庚子赔款”在新城南南门迤西(今区委党校西墙外)重建,分主、副堂两部分,其间以木吊桥相连。坐西朝东,建筑面积7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千人听道,主堂南壁两端各建有二三层塔楼,一层为人堂大门,顶为红色四方锥体(俗称红顶教堂),属西方哥特式建筑。

贾后疃天主教堂

通州拾忆长安(流光旧影认通州)(13)

时间: 20世纪30年代

贾后疃天主教堂位于今潞城镇贾后疃村中。主体是折衷主义风格天主教堂大门和钟楼。下部为中国传统硬山合瓦鞍子脊式平房。此教堂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所建。1973年,此教堂拆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