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hu专题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1)

文 | 老胡

2021年已经走向了尾声。“元宇宙”也在意料之中地被选为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之一。

元宇宙的概念和愿景被广泛传播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元宇宙是人类未来的可能性之一,是大家应当要关注要重视的方向。长远来看,这不比“YYDS”“绝绝子”这样的年度网络热词有意义吗?

2021年10月28日,马克·扎克伯格进行了一场关于元宇宙宏大愿景的演讲,并在结尾宣布将Facebook更名为“Meta”。“Meta”——超越。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2)

随后微软、苹果、华为、腾讯、网易、字节跳动、中青宝、科大讯飞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宣布开展在元宇宙方向的工作。当然其中大部分的企业的工作可能仅限于按照“公司名称 元宇宙”的格式注册了商标。

根据中纪委《元宇宙如何改写人类生活》一文中的数据统计,截至11月中旬,我国共申请元宇宙商标4300余件,涉及公司近700家,其中99.9%的商标均于今年注册申请。

在所谓的元宇宙元年2021年,元宇宙的概念被炒作得廉价甚至低贱。

11月18日上午,张家界元宇宙研究融合发展研讨会暨张家界元宇宙研究中心挂牌仪式在武陵源区大数据中心吴家峪门票站举行,张家界自此成为全国首个设立元宇宙研究中心的景区。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3)

元宇宙若是能被一个景区的科研水平达成攻坚,那估计《黑客帝国》的矩阵世界也不会远了。

什么是元宇宙,能不能做成元宇宙。许多入局者在对这两个问题还没有答案时就纷纷凑上热度,甚至炒作概念混淆视听,从中获利。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4)

人民网于11月25日发文,题为《NFT:通往元宇宙,还是走向大骗局?》,批评了热炒元宇宙概念的乱象。

目前对于NFT、元宇宙概念的炒作已经蔓延至上市公司和二级市场。一些蹭热点、炒概念等行为,也正在引起监管部门的警惕。日前,深交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向中文在线发出关注函,要求说明互动阅读业务与元宇宙概念和NFT概念的关联性。此外,多家上市公司也接连收到交易所的关注函,要求说明公司及相关方是否存在蹭热点、操纵市场、违规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形。

11月25日午后,受舆论影响, A股市场中元宇宙概念股出现股价集体下跌,其中元宇宙概念龙头股中青宝直接跌停,中文在线也下挫2.28%,前期强势股天下秀跌停,佳创视讯、川网传媒、恒信东方、中青宝悉数跌超10%,板块跌幅超过4%。

潮水退去之时,大家才会真正意识到元宇宙的广阔。(拓展阅读:人民网一篇报道,元宇宙概念股集体重挫!NFT:通往元宇宙,还是走向大骗局?)

《雪崩》,“绿洲”,下一个是什么

这条大街与真实世界唯一的差别就是,它并不真正存在。它只是一份电脑绘图协议,写在一张纸上,放在某个地方。大街,连同这些东西,没有一样被真正赋予物质形态。更确切地说,它们不过是一些软件,通过遍及全球的光纤网络供大众使用。

当阿弘进入超元域,纵览大街,当他看着楼宇字和电子标志牌延伸到黑暗之中,消失在星球弯曲的地平线之外,他实际上正盯着一幕幕电脑图形表象,即一个个用户界面,出自各大公司设计的无数各不相同的软件。若想把这些东西放置在大街上,各家大公司必须征得“全球多媒体协议组织”的批准,还要购买临街的门面土地,得到分区规划许可,获得相关执照,贿赂检查人员等等等等。

这些公司为了在大街上营造设施而支付的钱全部流入由“全球多媒体协议组织”拥有和运营的一项信托基金,用于开发和扩充机器设备,维持大街继续存在。

这是尼尔·斯蒂芬森所著的《雪崩》中一段关于“超元域”的描述。这部1992年出版的作品创造并详细阐述了“元宇宙”这个概念。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5)

长达65536公里的“大街”就像赤道(赤道长度为40075公里)环绕着名为“超元域”的虚幻世界。

在这个远大于地球的球体世界上,有权限进入“超元域”的人们以“大街”为建设基础,纷纷依附大街的主干道构建道路、房屋。但是所有人都必须遵守“大街协议”以及获得全球多媒体协议组织的批准。

在这个无视物理法则的世界,人们高效工作、尽情娱乐。现实生活中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在“超元域”中可能是一位呼风唤雨的大人物。

而相似的故事也发生在《头号玩家》中。这部由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科幻电影对于当时的观众尤其是游戏玩家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138个还是170个,到底有多少个彩蛋在这部电影之中估计没有人能挖得完全。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6)

当武士形态的日本少年大东幻化为高达飞身下场时,全世界多少观众发出惊叹。《雪崩》中的主人公阿弘恰好也有一个日本武士的人设,感叹日本武士文化对于世界影视作品的影响力。

所以“元宇宙”概念的火爆没有发生在《雪崩》出版的1992年以及《头号玩家》上映的2018年,反而是资本纷纷入场、炒作的2021年,或许正如科幻作家韩松的评论:“元宇宙目前这么火,更像是由于西方经济下行、疫情蔓延,现实中找不到更好的题材,而由资本制造出来的一个梦境。”

扎克伯格在“Meta”演讲中展示了人们可以自由选取一个代表自己的虚拟形象,可以跨越地界参加一场演唱会、加入一场体育运动、加入一场游戏、加入一场工作会议的未来世界。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7)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8)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9)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10)

演讲视频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举例。一个女孩子正在写一篇关于土星的研究论文,于是她和她的外婆各戴上了一副高科技眼镜,整个太阳系的结构首先呈现在她们眼前。

之后她们把土星拉近放大,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科学数据便映入她们的眼帘。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11)

这样类似钢铁侠的操作体验让人很是震撼和羡慕。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12)

就技术水平而言,现在关于元宇宙的一些构想还只是空中楼阁,评价为“资本造出的梦境”也不为过。但是这样的未来难道真的是无法触及或者是毫无意义的吗?

有文章评论说:“理论上,我们可以把线下的一切都复刻到线上,也就是元宇宙的终极状态。”而扎克伯格目前构想的元宇宙也是以现实世界为基础的体验增强,同时强化了主营业务的社交属性。所以元宇宙的终极形态只是帮助我们省下了车票钱和路途消耗的时间吗?

反正元宇宙现在也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笔者还是坚信“超越”的概念。把线下复刻到线上的所谓的元宇宙,不过是对现实世界的补全,这是一个未发育的元宇宙,甚至不能叫做元宇宙。

VR营造的画面再真实,也无法代替面对面社交的激情。而能用VR去体验科幻的未来,谁会愿意用VR去面对老板的高清大脸?VR这样的未来科技不应该满足于一个不上不下的愿景,应当向更遥远更科幻的未来前进。

我们可以在3D世界中进行天马行空的绘画创作。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13)

可以化身为一名特工进行紧张刺激的冒险解谜。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14)

可以创建自己的虚拟形象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玩家一起聊天、游戏。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15)

可以扮演超级英雄,与机器人进行对战,揭开幕后真相,挑战最终BOSS。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16)

甚至幻想可以进入《龙珠》的世界挑战各大BOSS。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17)

进入仙侠玄幻的世界御剑飞行,翱翔于天际。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18)

用元宇宙去达成现实世界中无法达成的幻想。这样的未来离我们确实很远,但是这样的未来令每个人心潮澎湃。即使是资本热炒出来的梦境,也让人心生向往。

科技是通往元宇宙的阶梯

在《雪崩》中进入“超元域”仅需要一台电脑和一副目镜。电脑上的广角摄像头向目镜上投射出三色光,目镜接收到三色光时便会组成各类三维画面,配合上耳机的音效,就仿佛置身于现实之中。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19)

《头号玩家》的设定中进入“绿洲”需要一副目镜,一台万向跑步机和一套战斗服。

关于元宇宙最重要的沉浸感,VR技术难道不是攻坚的要点吗?

大家是否还记得VR走上公众视野的这10年间,陆陆续续有关于VR的新闻爆出,但都没有达到用户普及的程度。大学期间笔者出于对VR的浓厚兴趣花费重金网购了一台XX品牌的VR魔镜设备。结果拿到手一尝试发现,这只是一台手机屏幕的放大镜。

VR都没做好,元宇宙一定是空谈。但是在热炒元宇宙的2021年重新审视VR行业,就会发现有许多在潜心钻研VR技术的公司,可能已经在视觉沉浸感方面取得了切实的进展。

在今年《生化危机4VR》夺得了2021TGA最佳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游戏奖之后,根据玩家的游玩体验,发现这款游戏对得起IGN的9分评分体验。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20)

IGN总评:Armature投入了大量的心血,让《生化危机4:VR》成为一款全新的动作恐怖体验游戏。重制后极其灵活的操作使解谜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更有趣的互动,这里的深思熟虑的变化让任何拥有Oculus Quest 2的人都可以轻松地推荐它。无论你是否已经在不同世代的硬件上玩过这款游戏,或者这是你第一次体验这款现代经典游戏,这都是事实。考虑到《生化危机4》最初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VR,所以它的改编效果确实令人惊叹。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21)

在这里推荐大家去观看IGN官方大神演示《生化危机4VR》的游戏视频,如果光用键鼠,恐怕体会不到视频中流畅潇洒的莫桑比克射击法和枪斗术所带来的快感。

当敌人向你飞来一把斧头时,玩家握着VR手柄挥手格挡和握着鼠标滑动格挡,成就感和帅气程度不在一个档次。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22)

而《生化危机4VR版》上线的VR设备平台Oculus Quest2,正是Facebook于2014年收购的VR制造商Oculus旗下产品。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23)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VR游戏在Oculus Quest2上推出,这一点扎克伯格在“Meta”演讲中也放出了许多视频资料印证。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24)

而如微软、索尼、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网易、Pico和HTC等多家企业都已经在VR设备或者内容方面制定了自己的战略。

目前普及率低、游戏体验差、设备价格昂贵等问题,相信会随着VR技术的进步,内容丰富的平价家用VR设备一定会逐渐走入千家万户。

1946年美国制造出了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这台巨物占地170平米,重28吨,每秒能进行5000次的加法运算。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25)

而经过65年的科技发展,如今的手机、PC的运行效率、质量、体积都已经得到了极大的优化。谁又能说VR设备在5年、10年甚至30年的发展之后一定达不到如电影般真实的沉浸式体验呢?

虽然现在大多数企业关于元宇宙仍然处在蹭热度、割韭菜的阶段,但是确实有许多企业许多人在向着VR、元宇宙科技的方向精进。一棍子打死对他们不公平。

当然元宇宙的建立过程中VR技术的炉火纯青也只是一个部分。区块链技术、交互技术等各个方面都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各版块齐头并进,才能带来优质的体验。

技术之外的规则问题、伦理问题、国际问题,游戏中的货币系统、身份系统、内容拓展等一系列问题,对于整个世界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硬科技的高速发展之下对人类的选择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如何保持道路的正确,这个问题恐怕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答案。

星辰大海还是虚拟现实

刘慈欣在一次演讲中讲述了关于元宇宙的如下想法。

我最初写科幻小说的目的是为了用想象力去触及那些永远无法达到的神奇时空。但是我现在发现科幻用着意想不到的速度在与现实同步。所以我只能让自己的想象去往更深更远的地方。

与充满艰险又真实的太空探索相比,人类更倾向选择舒适安乐的IT安乐窝。科幻的想象力由广阔和深远变成赛博朋克的狭窄和内向。我相信无垠的太空仍然是人类想象力最好的去向和归宿。

关于元宇宙对于人类未来的影响,目前来看产生了两种态度。一种是乐观积极的态度,另一种则是悲观看衰的态度。

人类是像《银河英雄传说》那样征途是星辰大海,还是像《头号玩家》那样沉浸在数字矩阵之中,这样的未来笔者现在还猜想不到。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26)

太空探索是深远而广阔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不光是太空探索,自古以来人类在各个领域的突破都有无数人的血汗,时间验证着一批又一批的人类知识,而这些成果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被全部推倒重来,但人类还是前仆后继,呕心沥血。

抛开资本热炒元宇宙带来的偏见,从人类未来的角度发问,创造出一个全人类沉浸式的能实现人类无限幻想的庞大、丰富、自由的元宇宙,这难道只是一个狭窄和内向的未来吗?

如果有一天元宇宙真的能完美实现了,笔者绝对同意像《头号玩家》结局那样,设定“绿洲”每周二、四两天的关闭时间,享受现实世界的生活。

如果贪心一点,能否兼得星辰大海和元宇宙的未来愿景呢?如果有一天发现了外星文明,邀请外星人朋友加入元宇宙、共建元宇宙又会是一幅怎样的光景?

元宇宙可以实现永生吗(在元宇宙的尽头)(27)

关于元宇宙和科技最终会指引人类到何处

欢迎读者朋友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碰撞思想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