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路边看到有卖红薯的,我们老家叫山(Shai)药,是我小时候的那种,形状像半岁大狗子的头,每个都得在2斤朝上。这种大块的红薯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了,因为产量太低,一颗秧一般只长一个,又圆头圆脑,处理起来很麻烦,而且一个又太大,一顿很难吃完。在流行简单方便的今天,流行卖的像萝卜一样的条状的红薯,以及更小的蜜薯,洗洗就能上锅,想吃多少做多少。

但是这种大红薯真的又甜又面,特别适合做粥时放几块,完美的和米融合在一起,满屋都是香甜的气息。那时候一过霜降就是刨红薯的时间了,家家户户都种红薯,离家比较近的地里不是种菜,就是种红薯。那时候一放假,就背着筐,拿着铁锹就去别人已经刨过的红薯地里在翻一遍,寻找那些被遗漏的红薯。有时候碰到马虎的人家,一挖一麻袋,一挖一麻袋[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寒冷的冬天,大雪纷飞,最快乐的莫过于吃上一块在炉火上烤的暖呼呼的红薯。而我们小孩子最热衷就是晒红薯干啦,妈妈把切成小块的红薯蒸熟,摆在向阳通风的地方,上面盖好筛子。这时妈妈总是在筛子的外面多放几块,这是专门来喂鸟的。在阳光和北风的作用下,红薯块可以变的像牛皮糖一样嚼劲十足。作为70后,小时候没有零食的概念,对我们来说,冬天的美食,好像只有红薯干,我们也叫牛筋。每到放学后,我总会积极的帮忙跑去看红薯干有没有晒好,顺便尝一尝。两个星期左右,基本就晒好了。当然也要被我尝没了[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现在咱们做红薯干就更简单多了,拿烤箱来烤,1小时左右就能吃到那种牛筋的感觉,或者放在暖气上面。可总少了阳光的味道,和漫长等待后的喜悦。也许那个味道只能停留在自己的记忆里了!

老式红薯干制作 儿时记忆的味道(1)

老式红薯干制作 儿时记忆的味道(2)

老式红薯干制作 儿时记忆的味道(3)

老式红薯干制作 儿时记忆的味道(4)

#冬日生活打卡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