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通讯员 王葳图/视觉中国

炎炎夏日,防晒工作又被提上日程。如何在这个夏天做好防晒,抵御紫外线的侵袭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雷水生提醒,防晒并不是夏天才需要做,其实一年四季均需要进行防晒,哪怕是阴雨天气,防晒也相当重要。

任何季节都不能少了防晒霜 一波适时的防晒霜知识(1)

防晒霜的两个系数SPF/PA是什么意思?

市面上出售的防晒霜,通常会有“防晒系数”,这表明防晒用品所能发挥的防晒效能的高低。

SPF防晒系数的数值适用于每一个人,如一个没有任何防晒措施的人,如果待在阳光下20分钟后,皮肤会变红。但采用SPF15的防晒品时,可延长15倍的时间,也就是在300分钟后皮肤才会被晒红。高倍数的防晒产品相比低倍数防晒产品,优点是阻隔率更高。例如SPF15能阻隔93.3%的UVB,SPF30能阻隔96.7%的UVB。

雷水生称,SPF虽然是防晒的重要指标,但并不表示SPF值越高,保护力就越强。SPF值越大,其质地越为厚重,通透性越差,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分泌与呼吸,从而易导致粉刺的产生。就亚洲人的肤质来说,日常防护可选用SPF10-SPF15的防晒品;如果从事游泳、打球等户外活动时,可选择SPF30-SPF50的防晒产品。

防晒霜上的PA指数又指什么?雷水生解释,这是指测量防晒品对UVA的防御能力的检测指数,它是1996年日本化妆品工业联合会公布的“UVA防止效果测定法标准”,也是目前日系商品中最广被采用的标准。防御效果被区分为三级,即PA 表示有效,PA 表示相当有效,PA 表示非常有效。

如何选择防晒剂?

雷水生称,防晒剂分为物理防晒剂、化学防晒剂、生物防晒剂。

物理防晒剂

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钛和氧化锌,它们可以在不与皮肤发生反应的情况下,直接根据其自身特性来阻挡、反射或散射紫外线。

氧化锌在皮肤科常用来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可用于婴幼儿,所以安全性高,尤其适用于敏感性肌肤防晒。其优点在于防晒粒子不会被皮肤吸收,对于皮肤的负担小,且防晒谱相对较宽,即涂防晒,无需等待。缺点在于质地厚重,涂抹在皮肤表面容易泛白,使皮肤不自然,且容易堵塞毛孔,导致毛孔粗大、粉刺等皮肤问题。

化学防晒剂

又称紫外线吸收剂,是将紫外线吸收后使其转化为热能再释放出来,常见的化学防晒成份有氧苯酮、水杨酸乙基己酯等。

其优点在于质地轻薄,更适合油性肌肤者。缺点是其成份复杂,其中某些成份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基于其防晒原理,化学防晒剂容易衰减,长时间日晒下,需要每隔三四小时补涂一次;且需要在出门前20分钟左右涂抹,才能发挥防晒效果。

基于上述两种防晒剂各自优缺点,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多为两者的混合产品。因此,在购买时可根据自身皮肤状态进行选择。

近年来,生物防晒剂逐渐受到关注,它是以多种抵御紫外辐射的生物活性物质为基础的防晒剂,这些活性物质包括维生素及其衍生物,如维生素C、维生素E、烟酰胺、β-胡萝卜素和植物提取物等。这些物质本身不具有紫外线吸收能力,但能有效清除或减少紫外线氧化应激所产生的活氧簇,从而阻断或减缓组织损伤或促进晒后修复,起到间接防晒作用。

任何季节都不能少了防晒霜 一波适时的防晒霜知识(2)

防晒剂正确的涂抹方式

雷水生提醒,防晒霜涂抹的多少,直接影响防晒抗衰的作用。所以,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量

通常每平方厘米的面部皮肤,至少要擦2mg的防晒剂。大约面部皮肤的用量相当于一枚一元硬币大小的量。涂抹均匀。

2.及时补搽

随时间推移,防晒剂的防晒效能逐渐减弱,需每三四小时就补加一次。

3.防晒剂涂抹顺序

切记,防晒剂应是是最后擦拭的产品。如果先使用防晒再擦保湿,这样会稀释防晒产品,并且破坏防晒已形成的薄膜结构。

任何季节都不能少了防晒霜 一波适时的防晒霜知识(3)

Tips:紫外线的分类及其对皮肤的损伤

紫外线按波长不同,分为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UVB)及短波紫外线(UVC)三种,由于臭氧层的折射、散射作用,UVC几乎不到达地面。因此UVA和UVB是造成皮肤损伤的主要因素。

UVA波长为320-400nm,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它可以直达肌肤的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UVA作用缓慢持久,一般不会引起皮肤急性炎症,但对皮肤的作用具有不可逆转的累积效应。它会引起皮肤的光老化,导致皮肤产生肤色暗沉、松弛、毛孔粗大等问题,甚至会引起皮肤癌,被称为“年龄紫外线”。它不受窗户、遮阳伞等的阻挡,即使阴天下雨也如此。

UVB波长为280-320nm,中等穿透力,可穿透表皮到达真皮表面,使皮肤出现红斑、炎症等急性光损伤,是皮肤晒伤的根源。它可以被玻璃、遮阳伞、衣服等阻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