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快到了,上期我们介绍了家牛,今天我们来认认野生的牛。

在牛科动物中,一般将牛属、水牛属、倭水牛属、非洲野牛属和野牛属的动物通称为牛族,共有大约十几种。牛族是哺乳动物中最后出现的一个类群,很可能起源于原始的羚羊类,随着进化过程,体形演变为高大而健壮,四肢粗壮,达到顶点的便是非洲野牛属和野牛属。牛类的共同特点是雄兽和雌兽头上都有表面光滑的角,并且紧靠着枕骨的两侧长出,角的基部远远地分开,吻边没有毛,尾巴较长,末端有簇毛串,眼睛前面和趾间没有臭腺,雌兽有4个乳头等。

牛科动物现存于世的野生动物有:

1、非洲水牛属

(1)非洲水牛

二牛吹牛民间故事(牛年吹吹牛二野牛篇)(1)

非洲野水牛(学名:Syncerus caffer):共有5个亚种。头体长2-35米,身高1-1.7米,体重300-900千克。胸膛宽阔,四肢粗壮,头大角长,雄性的角从头部向外和向下扩散,在一些雄性中,角通过覆盖头部的大盾连接。头顶的柔软的毛发附着在大而下垂的耳朵上。身体通常覆盖着稀疏的毛发,通常从棕色到黑色。长尾巴,尾尖处有毛发流苏。雄性个体大于雌性,角也更大更长更厚。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群居动物,牛群中最强壮的公牛会成为族群的领袖,统领牛群,并享有吃最好草粮的权利。从不远离水源。是夜行动物,日间会避开烈日高温,常躲在阴凉处或浸泡在水池或泥泞中使身体较凉快。受了伤、落单或带着小牛的母牛尤其具攻击性,很危险,号称非洲五大凶兽,多有杀人记录,有时候狮子也会在它们身上吃瘪,甚至丧命。

二牛吹牛民间故事(牛年吹吹牛二野牛篇)(2)

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地区。

(2)非洲森林水牛

二牛吹牛民间故事(牛年吹吹牛二野牛篇)(3)

有些学者认为它们是非洲野水牛的5个亚种之一,也有人认为是另一个物种。由于实在是差异太大,蛇老板觉得还是有必要介绍一下。

森林野水牛(学名:Syncerus caffer nanus)是体型较小的,一般只有不到300kg,具有红到深红褐色的皮毛和较小的后掠角,耳朵尖端挂着鲜明的流苏,生活在西南部非洲的丛林里。

2、水牛属

(1)亚洲野水牛

二牛吹牛民间故事(牛年吹吹牛二野牛篇)(4)

野水牛(学名:Bubalus arnee)牛科、水牛属的野生动物。和家水牛极其相似,头体长240-280厘米,肩高160-190厘米,体重800-1200千克。尾巴比较长,且尖端浓密。两性均有角,雌性的角比雄性小。

生活在草原、冲积平原和沼泽地,通常发现在水体附近,例如开阔的河水,沼泽和季节性湖泊,经常在泥泞的水中度过大部分时间。以家族为单位聚小群,雌性和牛犊以10-20头为一组,通常由一头雄性参加。白天和晚上都很活跃,由于汗腺不发达,白天通常是在森林里或池塘附近度过的,这样可以缓解中午的炎热。非常喜欢下水,和在泥沼里打滚,为了借以散热和防止昆虫叮咬。以草为主,也吃一些水果、树叶、树皮、树苗和农作物。

世界上只有约4000只野生水牛存在,并且正在严重的受到家养水牛的基因污染。分布于不丹、柬埔寨、印度、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和泰国。被IUCN列为濒危物种。且基本都生活在各保护区内。澳洲北边也有野水牛,但那些都是野化的家水牛。

(2)民都洛水牛

二牛吹牛民间故事(牛年吹吹牛二野牛篇)(5)

民都洛水牛(学名:Bubalus mindorensis):因为仅分布于菲律宾民都洛岛而得名,是一种体型较小的水牛。体长220厘米,平均肩高100-105厘米,尾巴长60厘米,雌牛估计重200-300千克。民都洛水牛的外表是典型的牛科动物。它们的身体短壮,四肢有蹄,头细小而有角,颈部短小。它们较水牛细小的壮实。它们只有轻度的两性异形:雄牛的颈较粗。

民都洛水牛主要吃草及嫩竹。由海边至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但因人类的发展及猎杀,现只限于一些偏远的草原,且是极濒危物种,目前存世约200头左右。

(3)山地倭水牛

二牛吹牛民间故事(牛年吹吹牛二野牛篇)(6)

山地水牛(学名:Bubalus quarlesi):是偶蹄目、牛科、水牛属中体形最小的种类。体长150厘米,肩高70厘米,尾长24厘米;体重150-290千克,全身为棕黑色。山地水牛雌雄都有角,圆锥形的角向後弯曲。角长15-20厘米,表面光滑,没有棱纹。体质强壮;有适合长跑的腿;脚上有4趾,但侧趾比鹿类更加退化,适于奔跑。

生活在高海拔的宁静山林中。除了生育季节外,山地水牛喜欢独居或成对生活,而不结群。但在繁殖期会集群活动。最活跃的时间是早晨和傍晚,性喜水,喜欢到泥潭打滚,借以散热和防止昆虫的叮咬。主要食物是草、叶子和水生植物。其他时间则花费在休息和反刍上。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高山地区。极其濒危。

(4)低地倭水牛

二牛吹牛民间故事(牛年吹吹牛二野牛篇)(7)

低地水牛(学名:Bubalus depressicornis):是偶蹄目、牛科、牛属动物,比山地水牛略大。体长约180厘米,肩高约85厘米,尾长40厘米,体重150-300千克。毛色黑褐,雄性比雌性颜色更深,幼仔出生时为红褐偏橙色。低地水牛和山地水牛的区别在头上和四肢下部都有白色标记,咽喉处有白色月牙形标记。雌雄皆长有一对墨绿色的直角,角长18-37厘米,扁平形,生于前额,角尖向后。

通常单独或成对生活在热带平原的水边,喜欢泡在水里,是一种食草类哺乳动物,喜食水生植物的嫩枝叶,白天与傍晚活动,中午休息。活动迟缓,不擅长跳跃,被敌人紧逼时,是非常危险的对手。以水生植物、蕨类植物、草、树苗、落果、棕榈和生姜为食。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低地森林。性格暴躁,数量稀少,存世不超过2500头。

3、野牛属

(1)欧洲野牛

二牛吹牛民间故事(牛年吹吹牛二野牛篇)(8)

欧洲野牛(学名:Bison bonasus):属于哺乳纲、牛科。是欧洲最大的原生食草动物,拥有非常庞大的体型。成年欧洲野牛体长2.9米,肩高1.8-1.95米,体重600-1000千克。颈部、头部和前半部的毛发较短,头部体积大并有宽阔的前额,前半部躯体巨大,肩部到前背有隆起,脖子短粗健壮,胸椎肌肉强大。雌雄野牛都长有向上弯曲的角,两角粗大而尖锐呈弧形。可作为战斗和防御之用。

以食草为主,也吃嫩芽和树叶,一头成年雄性野牛一天可以消耗32千克的食物。栖息在落叶阔叶林,灌木丛的开阔空间。

欧洲野牛曾经广泛分成于欧洲。因为被滥捕和栖息地破坏,最后仅存的一头野生欧洲野牛,死于1627年的高加索西部地区。在欧洲动物园起到了保护野牛的重要作用,1951年起,动物园繁育的欧洲野牛开始被重新放归大自然。目前分布于白俄罗斯、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斯洛伐克和乌克兰的森林里。

(2)美洲野牛

二牛吹牛民间故事(牛年吹吹牛二野牛篇)(9)

美洲野牛(学名:Bison bison):又名美洲水牛或犎牛,是北美洲体型最大的哺乳动物和世界上最大野牛之一。也是一种比较凶悍的动物,体重可达1000千克,头上长有一对向上弯曲锋利的双角,即使面对最富攻击性的捕食动物,也毫不退缩。研究证明它们是冰川时代从白令海峡移民美洲的亚洲野牛,长有深暗的栗子褐色毛发,有如同小丘一样的大肩膀。在种群之内,各自的公牛形成一个集体并保卫族群中的母牛,在6-9月期间是美洲野牛的繁殖期。每头母牛每年能生一头小牛。

尽管体型庞大,仍可维持每小时60公里的奔跑速度。主要群体由雌牛和幼牛组成;雄性会另外组成单身汉群,只有交配时才会聚集在一起。食草动物,平时以嫩茎晘草为食,无领域性。大量集体居住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平原。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6年5月9日在一份法案上签字,从而正式确立美洲野牛为美国国兽。

美洲野牛曾经在美洲大陆能形成类似今天非洲角马群一样,数百万只浩浩荡荡的迁徙队伍。结果白人殖民者一路屠杀下来,在美洲很多地方都已经绝迹了。

二牛吹牛民间故事(牛年吹吹牛二野牛篇)(10)

(殖民者屠杀的野牛头骨)

现在这帮强盗的孙子们居然在国际上指指点点,教我们怎样保护动物?好大的笑话。

4、牛属

(1)野牦牛

二牛吹牛民间故事(牛年吹吹牛二野牛篇)(11)

野牦牛(拉丁学名:Bos mutus),是家牦牛的野生同类,不过比家牦牛体型要大很多(体重可达1000斤以上),四肢强壮,身被长毛,胸腹部的毛几乎垂到地上,可遮风挡雨,舌头上有肉齿,凶猛善战。是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耐寒,为青藏高原特有牛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人迹罕至的高山大峰、山间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种环境中。有时野生的公牦牛会跑到家牦牛群里拐带母牦牛或者直接一度春宵,藏区的人民也乐见其成,只是绿了那一众家养的公牦牛。

(2)柬埔寨野牛

二牛吹牛民间故事(牛年吹吹牛二野牛篇)(12)

柬埔寨野牛也叫林牛(学名:Bos sauveli)是世界上最稀少的野牛,1937年才被科学家发现和命名,目前为止也就发现了几只。所以找来找去,只找到这么一张照片。雄牛脖子下面有一块下垂的皮肤,几乎可以拖到地上,是它们的特征。大个体体重900公斤左右,仅仅分布于柬埔寨和老挝的偏远山区,具体习性也不详,数量极少,极危!

(3)印度野牛

二牛吹牛民间故事(牛年吹吹牛二野牛篇)(13)

又名白肢野牛白肢野牛(学名:Bos frontalis)是牛科、牛属动物。头体长250~330厘米,肩高165~200厘米,体重650~1500千克,是最大的野牛。巨大的深色野牛,在四肢的下部有灰或白色,所以云南人民叫它“白袜子”,无白色臀斑,雌雄两性均为黑褐色。雄牛的角粗大,从宽大的浅色的冠隆突长出,先向外伸展然后向上弯曲,雄性颌下有肉垂。

白肢野牛栖息于中低纬度的茂密或开阔热带森林中。与其他亚洲野牛相比,它们更多栖于密林中。昼夜均活动,但在炎热的白天到阴凉处休息,能站着睡觉但通常像家牛一样躺下。营小群生活,规律地到盐渍地舐盐。主要产于亚洲南部,中国南部延伸到印度次大陆,经过印度支那到马来半岛。

(4)爪哇野牛

二牛吹牛民间故事(牛年吹吹牛二野牛篇)(14)

也叫白臀野牛,因为屁股上有大块的白斑。爪哇野牛(学名Bos javanicus),肩高约160厘米,体重500-810公斤,四肢膝盖以下是白色。分布于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婆罗洲、爪哇岛和巴厘岛、中国西双版纳。栖息于热带雨林中,通常独居或2-3头同栖,有时会组成有20-30只的大群,以草、竹子、野果、树叶和树枝为食。寿命20岁左右。

以上就是公认的现存所有的野生牛,还有一些动物像牛不是牛,或者不像牛也不叫牛,确实是牛族的动物,下期再聊吧!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