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奋斗的你,都是(每一个奋斗的你)(1)

图为于智宝(左三)和特门塔拉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的“五朵金花”沟通产品生产销售情况。 王健 摄

编者按: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中新网兴安盟7月25日电 题:“胡子书记”的驻村故事:让农牧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早日实现

中新网记者 张玮

“放着城里的工作不去,非要跑到农村牧区风吹日晒,图个啥?”

“我就图让农牧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早日实现!”

……

初见于智宝,浓眉笑眼八字胡,亲切和善,讲起他的驻村故事滔滔不绝。

1966年,于智宝出生在江苏,大草原是他从小的向往。17岁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当兵,20岁退伍进入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兴安供电公司工作,此后再没离开过这片草原。

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工作开始后,于智宝被单位选派到乌兰浩特市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朝阳村担任驻村干部。

“刚开始,好多村民都说我是来‘摆样子’的,让我走吧。”如今回忆起最初驻村的模样,于智宝胡子一撇,笑了起来。

每一个奋斗的你,都是(每一个奋斗的你)(2)

图为于智宝(左一)和施工工人交流门球场建设情况。 王健 摄

电推子、电动螺丝刀、老虎钳、木工刨子……于智宝每天背着装有“四大法宝”的工具包挨家挨户走访,给村民理发、维修电器,以此和他们拉近距离。

“很多贫困户都有‘够吃就行’的陈旧思想,没想过脱贫,更想不到奔小康。”于智宝致力于改变村民落后的“等、靠、要”的想法,带他们走出舒适圈。

朝阳村的村会计朝永刚是一个朴实憨厚的蒙古族小伙子。

“你这么年轻,就不想在村里做点更有意义的事吗?先养几头猪试试,哪里弄不清楚我帮你。”于智宝慢慢劝韩永刚摸索开拓致富路子。

养猪?从来没干过的活儿让韩永刚有点没勇气。可是,容不得他犹豫,于智宝就带着瓦刀和水泥出现在韩永刚家,“地方都替你看好了。走!垒猪圈去!”

每一个奋斗的你,都是(每一个奋斗的你)(3)

图为于智宝(左一)走访当地农牧民。 王健 摄

于智宝自掏腰包给韩永刚买了5头小猪崽,还招呼村里人“入股”:“你们每人投钱买3头小猪送过来,年底还你们一头大猪。”

2018年年底,韩永刚的猪舍出栏了20头大肥猪,于智宝又帮他将猪舍扩大成养猪场。

村里人看到韩永刚养猪致富,纷纷加入养猪的行列。2020年夏天,韩永刚养猪场存栏的猪发展到了35头。

在朝阳村驻村3年,于智宝帮助村民转变思路,发展产业。如今村民们的致富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2021年,于智宝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当年9月,于智宝以“第一书记”的身份来到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特门嘎查,开启乡村振兴新的5年。

特门嘎查共有296户农牧民、148个牧点,每个牧点之间的距离达上百公里,为方便入户走访,于智宝买了一辆二手汽车。

每一个奋斗的你,都是(每一个奋斗的你)(4)

图为“爱心超市”即将“开业”,村民提前来锁定商品。 王健 摄

走访过程中,于智宝发现农牧民家中烧煤取暖、做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费用还不少。“我便找到了这个电锅炉,安全省钱还环保。”

于智宝带记者见识了他的这项“新发现”,“每年可以节约30000元的煤钱和20000元的烧锅炉雇工费用。”

走进于智宝的办公室,除了一张办公桌和一把椅子,他把更多的空间留给了摆放特门嘎查特产的展柜,牛羊肉、韭菜花酱、辣椒酱一应俱全,不管谁来,于智宝都会详细地介绍一通。

作为科右前旗最远的牧区,特门嘎查享有丘陵草原良好的生态条件,也曾承受着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苦痛。

于智宝告诉记者,现在特门郭勒品牌牛羊肉已打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带动嘎查148户牧民共同发展。

而正在成长起来的特门塔拉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做出来的野生韭菜花酱成为有机手把肉的“绝佳伴侣”,也成功带动周边苏木嘎查150余户农牧民签订种植订单。

2021年,特门嘎查集体生产GDP达4000万元,人均年增收32000元。

这几天,于智宝张罗的“爱心超市”马上要“开业”,嘎查的农牧民没事儿就来转转,提前锁定自己心仪的商品。

“这些商品都不对外售卖,村民用积分来兑换。”小到香皂、洗衣液,大到家用电器、拖拉机。于智宝说,大家可以通过美化庭院、邻里和谐等建设美丽乡村的方式获得积分。

门球场也正在村委会大门口紧锣密鼓地建设着,“8月份就能为村里的老人们提供运动休闲场地了。”现在的于智宝微微的南方口音中夹杂着浓重的“大碴子味儿”,更会时不时冒出一两句蒙语。

于智宝心里的规划非常清晰,他要未来几年里借助特门嘎查良好的生态,开启一段“草原 ”“畜牧 ”“旅游 ”的振兴之路。(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