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山塘街,人称七里山塘,是指从金阊门到虎丘山这条七里长的江南老街老苏州人也称七狸山塘,相传街头曾有七只石狸盘头而立招繁辟邪而得名最早白居易在苏州任职时所建宋明时期最盛那时商旅集聚,物丰阜殷《红楼梦》开篇说:“姑苏城阊门外有个十里长街,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指的就是苏州城外古老的七里山塘街当然,十里长街的另外三里,就是渡憎桥以南,有着现代生活气息,蕴含着浓郁江南情调的南浩街,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苏州山塘街风景区 美丽江南苏州山塘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苏州山塘街风景区 美丽江南苏州山塘街

苏州山塘街风景区 美丽江南苏州山塘街

苏州山塘街,人称七里山塘,是指从金阊门到虎丘山这条七里长的江南老街。老苏州人也称七狸山塘,相传街头曾有七只石狸盘头而立招繁辟邪而得名。最早白居易在苏州任职时所建。宋明时期最盛。那时商旅集聚,物丰阜殷。《红楼梦》开篇说:“姑苏城阊门外有个十里长街,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指的就是苏州城外古老的七里山塘街。当然,十里长街的另外三里,就是渡憎桥以南,有着现代生活气息,蕴含着浓郁江南情调的南浩街。

最早认识古山塘街的时候,是去虎丘看朋友。那时 ,刚来苏城住在定慧寺巷里。身边没有多少朋友,周日常骑一部老式的自行车,二八凤凰牌的那种。沿平江转白塔路向西出阊门。那时石路商业街还没开发,只是散乱低矮的民居。立于石路街口问一过路阿姨,去虎丘方向就近怎么走。那阿姨有着江南特有的善良和热情,只是我初来咋到,当时还拎不清曼妙的吴侬软语。她很努力的用吴腔加手势,给我指了两条路。

直到后来才悟清楚。一条往西经广济桥过留园民俗园到虎丘。另一条阿姨口中:直直沿过去的“散荡该”,原来就是一直沁泡在烟雨江南里的“山塘街”啊!她应算是我听到的,最美妙的吴腔版本。

那以后的许多日子里,几乎每个周末,我都沿那条石板砌切的山塘老街去虎丘。不知何时,开始喜欢骑着自行车,感悟那种轮胎碾过石条之间发出的声音,那“磕砰砰”的声响真是有着岁月流失中的美妙。整个人车像弹弹球沿老街滚过。犹如人沿着历史的河流漂波在激荡的红尘里。晃晃然,人陌阡至如穿越前朝。

那时山塘街还未修缮,游人稀少。街道两旁的古宅庭院,大都荒废掉了。虽有柱石阶砌,多半已成废池颓垣,瓦砾之场。想必昔日的陈圆圆扶栏伤春的花厅廊榭之迹,早已被漫生的枸楮,遮掩了昔日的繁花春梦。人说山塘满路皆脂粉,断壁残垣间依稀能感觉到,明清时期此地的繁华和富庶。现在,修缮后的山塘街依然美女满街,却也只有一家玉涵堂了。仲春时节,春和景明。山塘街前更是热闹。“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翘。”当年,风流倜傥的唐寅,也是在这条街上逛这样的庙会,遇见无锡美女秋香。于虎丘埠头解缆撑篙,追秋香到无锡,卖身为奴求嫁。成全了一段美丽的爱情佳话。不信你听;“人人都说我与你有私情,寻场相骂洗身清,你便拔出了拳头只说打,我便手指吴山骂洞庭。”又还是“栀子花开六瓣头,情哥郎约我黄昏后,日子遥遥难得过哎,双手扳指算日头唉!

而今,去山塘街的游客,大多是慕名而来的外乡人了,也只是凭导游的指引,大抵是看了通贵桥到星桥之间修缮过的光景。一条古朴的江南老街,以街带河的流水人家,轻启的轩窗,欸乃的浆橹,还有廊檐下串串红灯笼轻风中的摇曳。清风明月夜,便在灯光浆影里用梦去诠释江南的韵脚。游客也只能从片面的场景里,断章取义的去拼接。属于自己心中的那份梦里江南了。

其实,江南的美,是美在生活,美在劳作。美在生活中的材米油盐。赶在某日晨曦,你起个大早,渔船商贩早已沿河摇橹,长调叫卖。买花收茶软语吆喝。生意人不需闯入人家,翁媪妇人不需迈出家门。只要轻推轩窗,拢口轻唤:“哎!你那阿爹,茭白怎个卖洒!”“唉!来哉!,一块五个洋的。刚刚采了来,清清爽爽,嫩是嫩的咧!”一问一答便韵味十足的飘满整个水埠巷子。邻家闻其声,便吱呀呀推开窗,用绳系竹篮,放下零钱提上菜来。生活就是这样简单得自然,就是这样温馨而美妙。古时山塘街上应都是这般光景。

半塘桥到塔影桥要算山塘街的郊外了,这里的春色应是另一番风景:“高田二麦接青山,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现在生活节奏下却很少有游客到过了,连行人都不算多。河面变得很宽广,两岸住户大都是单位退休的老人。我对这里熟悉应该算个例外。因为喜欢这里的静,故每次经过这里就喜欢停下脚步。或静观临河垂钓的闲叟,读读五人墓里的碑刻,索性也到葫芦庙里听段非懂的经卷。葫芦庙还在,已无人知道那贾雨村的下落。

新柳返青,偶有迎春,青梅,碧桃便随心所欲的开些艳艳的花来。虽是些凡桃俗李,但和岸边老榆垂柳相衬,倒也生出些野趣,漫化了意境。普济桥旁,村舍闲舟,原来岁月竟是这般静好。让人眼前一亮,心中不胜欢喜。或又恰逢江南阴雨,落红飘飞。烟雨薄暮,使人思乡念亲,感怀倍至。要此时撑一把伞沿山塘街而去,消弭与远山塔影,便似武陵人误入桃花源之感,焉然不知身在何处,岁月是那朝几许?亦有雨中女子结伴私语而过,非晏几道之熟知:“非花非雾前时见,满眼娇春。浅笑微颦,恨隔垂帘看未真。殷勤借问家何处,不在红尘,若是朝云,宜作今宵梦里人”。

想要轮回现实,也不算难。一路之隔便是生活中的南浩街了,这里有状元亭碑,古运河万人码头,也是玉蜻蜓主人的故居,文化氛围是不必说的。三里小街,茶馆酒肆,店铺林立。各种小吃,廉价服饰。叫卖声和着小吃的味道,丝丝缕缕的飘荡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总也让你感觉着生活在尘世里的那份美好。江南臭豆腐,鸭血粉丝,铁板烤鱿鱼,麻辣烫酸辣粉。这里总能找到让你大开胃口的江南风味。南浩街的酸辣粉比仓桥老街的哪家还辣的地道。我只是喜欢那些很有个性的小挂件和款式奇特的打火机。只可惜我是不抽烟的。

有史料载,乾隆在北京万寿山和颐和园各建一条苏州街。都是以苏州山塘街为蓝本的。我未曾去过,但我相信,一位封建帝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想要复制一条喜欢的江南古街不算是什么难事。难的是那些匠工们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复制到江南那份生活气息的灵韵。最多也只能是皇家园林里一件奢侈的摆件罢了。就更不要说连接山塘街到虎丘塔的那一帘幽梦般的烟雨了。

生活中身处江南,漫步过无数古街深巷,穿过岁月的四季,看惯了世间的繁花春幕。山塘街依然深深的躲在江南那片烟雨里,让人难以忘怀,任凭时光的红尘染透七里阶石。那满街的石缝里,逢春而发的蕨草正幸福的开着花,一朵朵翘首在尘埃里,像蓝色的星星。她们多像我们凡人的心愿。阳光下用记忆铺成满街往事,平凡而深沉。

虽然还简居于这座城市,由于迁远已很少去漫步山塘街了。心中的山塘街犹如年少时相逢的一段情缘,记忆里永远携刻着她那份曼妙的南国情愫!

2012·3·23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