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到: 含光 精气的剑尖不指向外面,而是内敛于体内、收于胸腹部。

下丹田这里,皇帝内经叫做:轱辘关, 水火既济的地方, 就是每个人的水帘洞洞天。

这里要感谢小可姐姐,让我学了下黄帝内经,虽然现在只看了皮毛

那么气还会不会再往下? 再往下的话会有什么体验?

虽然现在还没有很明确的气再往下的体验,不过,气内敛于体内、收于胸腹部,对心、对神、对气倒是很好的滋养,发现了一些以前的缺点,对一些东西有了更深的感悟

阳了成宿睡不着觉:气足心安神定(1)

对心, 能放心了。 能放下心, 不是那么容易的。 以前会担心、提心吊胆、心提到嗓子眼里 、心神不宁、 明显感觉心不稳定、跳的快

这几天能比较放心、心能安稳的放在肚子里,走路、做事、说话就比较稳,不慌不忙、明确感应接收到当下的外部环境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应对

不怕大家笑话,我以前会有时候说错两个相近的东西,给别人造成困惑、给沟通造成误解,说错了自己还不能一下子意识到,别人提醒才反应过来

为啥会说错呢?因为心不稳定、心提起来了,要说的东西没经过大脑,为啥没经过大脑?我感觉还是因为没经过心,反之,只要心稳定了,心放心了,外界啥情况感应的很清楚,自己要说的也不紧不慢、说的什么自己很清楚,就不会说错了

还有, 有时候会不在状态、跟不上节奏,也是心没有放好。

心提起来了,神也提起来了,身体没了神,就感受不到外界环境接受不到外界信息了,自然让人感觉不在状态,自然跟不上节奏

以前是直筒子、暴脾气起来收不住、找死往枪口上撞,而且气不能存留,非要释放出去

阳了成宿睡不着觉:气足心安神定(2)

为啥会这样?

感觉因为气以前只在胸腔,都没有收于中丹田,更没有到腹腔、没有收于下丹田

在胸腔、没有收于中丹田,那气是无法转化为神的。 说再玄乎一点,无法转化为内丹的话,那么气就像一头不受控制的猛兽,就像练功走火入魔一样会乱窜。

这时候,就不是你控制气,而是气控制你了

气在胸腔还没有太深入,刚好跟嗓子和头部连成一条直线,直筒子就是这一段形成的直筒子

然后气沿着直筒子从胸腔往头上窜,就热血上头了、不受控制了,就头铁了,就不怕死往枪口上撞了

以前我肩膀总是直不起来有点往前倾的感觉,就是胸腔没有气,因为那时候气不能很好地收守、不能收到中丹田,有气也会乱窜、让我失控、产生坏结果,所以干脆不存气了,就让胸腔没有气,就像轮胎没有气一样,那肯定不能支持肩膀直起来、肩膀就会不自觉的往前倾的感觉

现在感受到,含光、气收于胸腹部、守于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

这样就是一个比较长的曲线,就不是简单的直筒子形状了

而且气收于丹田了、不会乱窜了、不会失控了、不会是气控制我、而是我控制气了

阳了成宿睡不着觉:气足心安神定(3)

这样的效果是什么呢?

效果是:

第一个: 不会直筒子、热血上头、头铁往枪口上撞了。

而是能明确知道外界环境,权衡利弊之后自我判断行动

第二个: 可以有气了。

看起来这一点很平常,不过别小看,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转变。

因为以前总是因为有气而失控,所以干脆不存气了。

而现在能收好气控制好气,就敢有气了、不怕气失控了、不怕被气带到不好后果了。

能有气、慢慢增加气,这是后面的基础,才有后面气的妙用

第三个,气相对足了以后,中丹田就像轮胎充好了气一样充满弹性、肩膀自然能直起来、像当兵的一样挺拔、气宇轩昂,说话也清晰有底气

很奇怪,有时候说话声音很高,别人却听不清;有时候说话声音不高,但是声带振动低沉有力,别人倒能听得清楚。

这就是气足、底气的作用。

阳了成宿睡不着觉:气足心安神定(4)

气足了以后,胸腹腔都充满气、富有弹性,心就能放的很好,心里有底、安安心心

气足了、心安了,神就可以安定发挥作用了,神会帮你感受外界整体环境和细微变化、帮你掌控自己的动作和语言达到很好的臻妙效果,让你有如神助、老神在在、神清气爽

其实这些感受 是一下子同时就有的,说倒是说了很多

气足、心安、神定 有了这些感受之后,对其他一些东西理解更透彻了

至于怎么理解透彻的,关注我,咱们慢慢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