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秋水》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有一日庄子和惠子闲来无聊,两个人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你看那水里的鲦鱼游得自由自在,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你又怎么知道这是鱼的快乐呢?”

庄子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理(庄子的智慧处世)(1)

面对惠子的质疑,庄子只是笑着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反驳道:”我不是你,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鱼快不快乐;同样的,你不是鱼,当然也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没错吧?“

这段故事描绘的是庄子和惠子关于“鱼之乐”这一问题引起的杠论,其中的一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成为经典,流传至今。

庄子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理(庄子的智慧处世)(2)

这段古话放到现在这个社会,也很适用。你不是我,你又凭什么说你懂我呢?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争吵、烦恼、幸福、快乐,每次找人倾诉的时候,倾听者却未必能够感同身受,我们的问题,我们的烦恼,我们的感受,别人未必懂未必能体会,同样的,我们也未必能够体会别人的感受。

这是庄子为我们带来的大智慧。庄子的这种处世智慧,归纳出来就是三点,对于当下的我们,仍然有着超实用的现实意义。可以说,一个人处世,不懂这三点,容易招灾惹祸,得罪朋友。

01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庄子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理(庄子的智慧处世)(3)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似乎也可以说成“子非我,安知我之苦”。如果生活中我们没有经历过他人的痛苦,那么我们就不应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劝人向善

郭德纲曾经在一次接受参访的时候说:

你要问我最讨厌这个世界上的哪一种人,那我告诉您。

我特反感那种都不知道我经历过什么就劝我大度的人:

庄子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理(庄子的智慧处世)(4)

我这儿咔嚓刚被人捅了一刀,刀子还没从身子里面拔出来,血流都还没有停呢,旁边就有人在那儿嚷嚷着你得勇敢起来奋起反击。

结果当别人拿着刀子朝他们走去的时候,哗的一下全没了影……

这种人确实很讨厌。但是生活中,这类人也确实不少。

庄子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理(庄子的智慧处世)(5)

当一个人没有品尝过别人经历的酸甜苦辣,却还在道德制高点分析着种种,以一种趾高气昂的态度点评其中的是非善恶,甚至还企图把自己的思想强行灌输在别人的脑海里,就好像是他说的都是对的,你不按照他的想法走,那么你就是错的。

尤其是在一些家庭纠纷当中,这种情况还占据了不少。

明摆着是一场错误糟糕的婚姻,两个人早已经没有了情分,生活在一起饱受折磨。却还总有那么几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充当和事佬劝着得过且过。

庄子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理(庄子的智慧处世)(6)

他们能够像一些电视上的情感专家一样帮你分析年龄,趋势,以及孩子,甚至能够完好无损的将你婚后数十年的生活规划讲给你听,却从没真正想过当事人的悲剧。

对于这种人,可能只有让他们亲身体会一次这种折磨的婚姻,他们才会懂得乖乖闭嘴。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庄子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理(庄子的智慧处世)(7)

在这个人人为己的社会里哪有那么多的感同身受,开水倒进谁的嘴里,谁才会知道烫;

刀子插在谁的身上,谁才会感觉到痛。

能被我们看在眼里的事情都有它隐藏在背后的一面,所以没有切切实实经历过别人的人生,永远不要试图去指责,去作出不公正的判断。

庄子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理(庄子的智慧处世)(8)

越是喜欢这样私自评价和指责别人的人,越是容易显现自己与众不同愚蠢,在看待别人事情的时候切勿像神祇一样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切勿以自己狭隘的认知去揣测别人的世界,你没资格,我们都没有。

02无知的指责和评论,是对当事人最大的伤害

《庄子.齐物论》中道:“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庄子认为人不应该重视生命中的是是非非,只有注重事物的本然缘由,找寻实质,说是非的人大有所在,我们不必在乎他人的言论,只能替自己管好嘴巴,保持清醒,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庄子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理(庄子的智慧处世)(9)

同样,在这个人言可畏的时代,控制好自己的言行,懂得劝说的话圆润着说,伤人的话不说,暖心得话多说,才是算得上是高级修养。

在生活中,每个人的身上都佩戴着一把刀子,总是在不经意间就容易伤害到其他人,这把刀子就叫:言语评价。

神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世间万物,可以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评价很多人和事。因为是他创造的世间万物,他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资本,但是人却不行。

庄子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理(庄子的智慧处世)(10)

如果我们对于我们身边的那些人和事,在没有经历仔细如心的调查,没有经历过理智公正的判断,就随心所欲的轻易对其他人作出否定,甚至无情的一昧的去指责对方。如果你没有考虑真相,就直观的去评价一个人,那才是世上最大的罪人。

过度轻视了言语的危害,导致有很多人迫于舆论的压力患上了重度抑郁、自闭,更有精神不堪承受的人会选择走上自杀这条不归路,这都是所谓的“言论自由”给人生带来的伤害。

庄子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理(庄子的智慧处世)(11)

在《欢乐颂》里面的曲筱绡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角色,整个剧中的人气也算是不错。但是她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喜欢随意评价别人。

在起初还不熟悉安迪的时候,就说断章取义的说安迪是小三,后来知道安迪的能力之后对安迪的态度就有360度的大转弯。

后来在不了解樊胜美的时候,就说她是一个“捞女”,称自己见一个灭一个,结果后来在了解了樊胜美的为人之后,又和她成为了要好的朋友。

庄子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理(庄子的智慧处世)(12)

同样,也正是因为这种对自己行为举止的不负责任,结果被安迪指责道:

你根本什么都不懂,所以也请你什么都不要说,务必不要拿你幼稚的经历,去概述别人复杂的人生。

我们生活在一个言语自由的社会里是幸运的,但是也请注意自己的言辞,因为懂得用正确的言语去对待别人才是人生最大的善良,同样也请永远记住,如果你没有和别人一样的人生,那你也就没有去嗤笑别人伤疤的资格。

03如需从中调和,需要了解实情

庄子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理(庄子的智慧处世)(13)

绝大多数人认为,当一个人身处一个事情的中心时候,总免不了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迷茫,认为自己看事情的真相,远不如旁人所看的那般透彻。

但是我们不要忘了,纵然有“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么一说,但是一个人要想客观公正的给一件事情或者给一个人作出评论和定义,那么就必须亲自参与其中。因为只有当你经历了,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楚一个人的庐山真面目,方可体会身处其中的情感。

庄子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理(庄子的智慧处世)(14)

如果庄子没那么洒脱,硬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与惠子论一番高下,那他就需要去找见证人,这个见证人就必须先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再下定论,否则便会有失偏颇。

就好比如情侣间发生争吵,在吵完架之后男女双方总少不了要找自己最好最知心的朋友去倾诉自己的心声,作为男方的朋友女方的闺蜜,自然也少不了会听到他们对彼此的不满和不好的评价。

庄子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理(庄子的智慧处世)(15)

但是,有些时候,聪明的人就应该要懂得自己不能仅仅凭借着自己好友的一面之词就去抨击对方的好坏。如果真的有需要自己在从中调和的必要,我们也要尽可能的多了解。

所以只有参与其中,了解实际的情况,才能用正确的角度眼光去看待某个事物的善恶好坏,而不是仅靠着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判断事情的全部是非曲折,做到这种程度,我们才会不为外界的假象所干扰影响。

作者:略懂居士


家事国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烦心忧心玻璃心,开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带你一起识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