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最新版心衰指南(心衰新通用定义发布)(1)

《心力衰竭的通用定义和分类》提出了心力衰竭的通用定义,给出了新的分期及分类标准,并得到我国心衰学会的认可。

2021年3月美国心力衰竭协会(HFSA)、欧洲心脏病学会心力衰竭协会(HFA)、及日本心力衰竭学会(JHFS)共同发布撰写《心力衰竭的通用定义和分类》,提出了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通用定义,给出了新的分期及分类标准,并得到我国心衰学会的认可。

最新版心衰指南(心衰新通用定义发布)(2)

图1 《心力衰竭的通用定义和分类》

对此,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黎励文教授就“心衰新通用定义带来的启示”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一、心力衰竭通用定义

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症状和/或体征由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引起,并由利钠肽水平升高和/或肺部或全身充血的客观证据所证实。

最新版心衰指南(心衰新通用定义发布)(3)

图2 心衰定义

1、症状与体征

(1)典型症状: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运动耐量降低、乏力,疲倦、踝关节肿胀、运动不能;除了脚踝以外身体其他部位的肿胀俯身呼吸困难;

(2)体征:较特异的:颈静脉压升高、第三心音、伴第三、四心音的重叠奔马律心脏肥大,侧向移位的心尖脉冲肝颈静脉回流征等。

2、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包括:

射血分数(EF)<50%、异常的心腔扩大、E/E'>15、中/重度心室肥厚,或中/重度瓣膜狭窄或反流。

3、心衰须经客观证据证实,至少符合以下一项:

(1)利钠肽水平升高。

利钠肽[如脑钠肽(BNP)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诊断心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诊断不确定时,已经成为目前的诊疗标准之一。

最新版心衰指南(心衰新通用定义发布)(4)

图3 利钠肽诊断心衰的界值

同时,共识也强调,对生物标志物 水平的解释应个体化处理,充分考虑临床情况的复杂性。对于急性心衰、慢性心衰均有不同的界值,特别是老年及合并房颤或者急慢性肾病的患者中应注意界值的选取。

最新版心衰指南(心衰新通用定义发布)(5)

图4 不同临床情况下利钠肽界值选取

(2)通过影像学(如胸片或超声心动图发现高充盈压)或静态或激发状态时的血液动力学测量(如右心导管、肺动脉导管)所获得的肺或全身性充血的客观证据。

二、心衰分期

最新版心衰指南(心衰新通用定义发布)(6)

图5 心力衰竭分期

三、心衰分类

临床上主要根据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其分为射血分数降低(HFrEF)、射血分数中间值(HFmEF)及射血分数保留(HFpEF)的心衰,本次共识中新提出了一种心衰类型-射血分数改善的心衰(HFimpEF),是指基线时LVEF≤40%,经过治疗后LVEF比基线增加≥10%,且>40%。

最新版心衰指南(心衰新通用定义发布)(7)

图6 心衰分类

四、症状性心衰的治疗

共识发布关于HFrEF管理的临床路径中提出:

1、病人应该按需使用利尿剂,首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而将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归于RAAS抑制剂的范畴内,当病人未用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时,应优选使用ARNI药物,β受体阻滞应联合使用,以上两类药物可以改善心衰患者预后;

2、之后应根据患者肾功能及血钾水平,选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3、根据患者肾功能水平,当肾小球滤过率(eGFR)≥30ml/min/1.73m可以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当eGFR≥20ml/min/1.73m,考虑使用恩格列净;

4、对于特殊的人群,如黑人,按照指南使用后仍有症状,可以考虑加用硝酸酯类药物;窦性心动过速患者,窦性静息心率大于70次/分时,考虑加用伊伐布雷定。

最新版心衰指南(心衰新通用定义发布)(8)

图7 HFrEF C期的GDMT治疗

五、新研究进展

1、HFrEF的心衰新四联治疗

柳叶刀上发表的一篇研究对EMPHASIS-HF(n=2737)、PARADIGM-HF(n=8399)和DAPA-HF(n=4744)随机对照研究数据进行了交叉分析,间接评估新四联治疗[ARN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和SGLT2i]与传统治疗(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在HFrEF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心血管死亡或首次心衰住院的复合终点。另外,研究者还分别评估了心血管死亡、首次心衰住院和全因死亡率。

研究表明与传统治疗相比,新四联治疗:

(1)降低62%的心血管死亡或心衰再入院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风险(HR 0.38,95%CI 0.30-0.47);

(2)降低50%的心血管死亡风险(HR 0.50,95%CI 0.37-0.67);

(3)降低68%的心衰入院风险(HR 0.32,95%CI 0.24-0.43);

(4)降低47%的全因死亡风险(HR 0.53,95%CI0.40-0.70)。

最新版心衰指南(心衰新通用定义发布)(9)

图8 新四联治疗与传统治疗结局事件比较

另外与传统治疗比较,采用新四联治疗:

(1)80岁心衰患者无心血管死亡或首次心衰住院生存期增加2.7年,生存期增加1.4年;

(2)55岁心衰患者无心血管死亡或首次心衰住生存期增加8.3年,生存期增加6.3年。

最新版心衰指南(心衰新通用定义发布)(10)

图9 新四联治疗与传统治疗生存事件比较

2、HFpEF的探索

(1)定义变化:从收缩功能正常的心衰到正常射血分数心衰

最新版心衰指南(心衰新通用定义发布)(11)

图10 射血分数保留(HFpEF)的心衰的定义变化

2019年,廖玉华教授提出神经激素的过度激活存在于心衰所有表型。根据心衰病理生理机制不同,共识推荐:重新回归舒张性心衰和收缩性心衰的分类。两种类型心衰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可以共存在同一患者中。

(2)最新分类

葛均波教授等中国学者提出最新分类:根据病因学,将HFpEF分为5型。

最新版心衰指南(心衰新通用定义发布)(12)

图11 HFpEF最新分型

(3)HFpEF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①机制一:心外膜脂肪途径

最新版心衰指南(心衰新通用定义发布)(13)

图12 心外膜脂肪途径

而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II刺激和心房利钠肽(NPs)抑制对人体脂肪细胞生长有影响,抑制RAAS和增强NPs活性 ,可减少心外膜脂肪累积和炎症,进而带来治疗上的获益。

最新版心衰指南(心衰新通用定义发布)(14)

图13 RAAS和NPs系统在HFpEF治疗中的新进展

②机制二:微循环障碍机制

最新版心衰指南(心衰新通用定义发布)(15)

图14 微循环障碍机制

③机制三:NO-cGMP-PKG通路

最新版心衰指南(心衰新通用定义发布)(16)

图15 NO-cGMP-PKG通路

④ARNI治疗HFpEF的可能机制:通过作用于心外膜脂肪及NO-cGMP-PKG通路双途径改善HFpEF症状。

最新版心衰指南(心衰新通用定义发布)(17)

图16 ARNI治疗HFpEF的可能机制

六、新启示

(1)新分类

射血分数改善的心衰(HFimpEF),是指基线时LVEF≤40%,经过治疗后LVEF比基线增加≥10%,且>40%。

(2)HFrEF患者左室重构改善的预测因子

表1 HFrEF患者左室重构改善的预测因子

最新版心衰指南(心衰新通用定义发布)(18)

(3)是否可以在射血分数恢复(HFrecEF)心衰患者中停用HF药物

JACC《HFrecEF心衰共识》建议:

总结

最后,黎励文教授就今天的汇报进行以下三点总结:

(1)新通用定义,细化心衰分型;

(2)针对不同分型,采取循证研究证实更为有效治疗方案;

(3)药物治疗方案,对无论何种分型的心衰患者,均不能中断。

最新版心衰指南(心衰新通用定义发布)(19)

2021年5月27日-30日,

第十五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21)

于线上线下同步召开。

会议最新信息,一手掌握!

“OCC 2021会议最前线”专区来了!

本文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文作者:小白

责任编辑:詹雨 刘凤玲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转载需联系授权

- End -

最新版心衰指南(心衰新通用定义发布)(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