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姓名与生平事迹失考。《全唐诗》将其列入“鬼”卷,录其诗一首。分明是人间女子吟哦的诗作,却硬要同什么“仙鬼”附会在一起,生出种种魔测传说,自然不可信,也不必理会。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里以下面这首《幽恨诗》为例,说明“诗盛于唐……大有绝妙古今、一字千金者”。对此美誉,这首诗大抵可以当得起。这是一首幽独的女子挂怀秋日上峡亲人(也许是丈夫)安危与归期的怨妇诗,选自《全唐诗》。

宫怨诗所表达的情感(诗人以占卜的吉凶)(1)

峡谷

幽恨诗

卜得上峡日,秋江风浪多。

巴陵巴一夜雨,肠断木兰歌。

诗篇开宗明义,以占卜远行亲人的吉凶来表现女主人公对于亲人的思恋挂念。但卜占结果颇不吉利:峡狭谷深水急,必多旋涡,并且是逆流上行,再加上秋日风急浪高,这会给乘舟远行的亲人带来多么巨大的困难与危险,是不言而喻、可想而知的。

宫怨诗所表达的情感(诗人以占卜的吉凶)(2)

峡谷

前两句仅仅十个字,不但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即秋日的峡江之上,讲明了占卜的结果,秋江风急浪多,溯江而上,必多艰险,而且由此衬托出问卜者的忐忑心境,从而为下文直接摹写女主人公的一腔愁绪,作了铺垫。因此而赞它“一字千金”,绝非过誉。

宫怨诗所表达的情感(诗人以占卜的吉凶)(3)

峡江

此诗的前两句,究竟是谁占卜,谁上峡,虽然没有明确交代,但是从诗题的“幽恨”二字推测,问卜者必是女子无疑。问卜者既是一个胸怀幽恨的女子,那么上峡者就绝不会是她本人,否则峡中风浪便不必占卜而后知。诗中的女主人公既是怀的“幽恨”,那么她所问卜的对象,十之八九也应是她所最亲近者即丈夫,才合乎情理。

宫怨诗所表达的情感(诗人以占卜的吉凶)(4)

峡中风浪

由此似可断定,她的丈夫大约是位“重利轻别离”的买卖人,在问卜者占卜的时刻,他正从巴陵一带溯江过峡做生意去。大诗人李白曾经写过一首《长干行》:“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洒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诗人也许是受了李白这首诗的启发,预感亲人上峡不祥,才去占卜的。

宫怨诗所表达的情感(诗人以占卜的吉凶)(5)

李白

因为这两首诗在意境上有某些相类之处。诗的后两句承袭前文,说占卜果然应验,巴陵一夜风雨,想来峡江行舟必然险阻重重,舟上人吉凶难料。于是,女主人公由担忧而彻夜失眠,又由失眠而把风雨声响听得愈加真切,牵人肝肠,于是,便只好如同替父从军前的木兰女那样,辗转反侧,长吁短叹了。女主人公一夜未眠,听着窗外那连绵的秋雨,不禁唱起那哀婉动人的木兰歌辞来,借以排遣胸中担忧、哀怨、愁苦之情。

宫怨诗所表达的情感(诗人以占卜的吉凶)(6)

常言道,长歌当哭。以哀歌代替愁哭,是更可引人同情、催人泪下的。南朝乐府《木兰歌》前四句有云:“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里,诗人借用了这四句诗的后两句的诗意,也许是用来实指女主人公愁绪百结,无心纺绩,夜坐听雨,哀歌代哭。这样就更增强了这首诗的凄凉愁苦气氛和感人效果。

本文乃作者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