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来就诊的时候会说我以前是萎缩性胃炎,看看检查单子,大部分都是写了非萎缩性胃炎。还有的人听说萎缩性胃炎会癌变,便整日惶惶不安。

这两个概念虽然就差一个字,事实上却是大相径庭。好多人对此有一定的误解。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说道说道。

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1)

首先来说一下胃壁的结构。

胃壁分4层:①黏膜层。是胃壁最内层。又分为三层,分别是上皮层、固有层、粘膜肌层。通常呈红色。上皮层由一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固有层内有大量胃腺体,分泌胃液以帮助消化。在胃黏膜腺体的基底部有薄层交织肌束,称之为黏膜肌层。胃排空或半充盈时,黏膜呈现许多皱襞,这样就会有很大的容纳空间,我们就可以吃很多好吃的。②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和弹性纤维所组成。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以及Meissner神经网。③肌层。包括三层不同方向的肌纤维,内层是斜行纤维,中层是环行纤维,外层是纵行纤维。④浆膜层。即腹膜层,是胃的最外层。

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2)

萎缩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在胃镜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粘膜呈红黄相间,或黏膜皱襞肿胀增粗;萎缩性胃炎的黏膜色泽变淡,皱襞变细而平坦,粘液减少,粘膜变薄,有时可透见黏膜血管纹。

可以这么理解,对于非萎缩性胃炎就相当于,胃粘膜仅有轻度的受伤,只是粘膜最上层受到了伤害,就像皮肤表面被擦红了的感觉。而萎缩性胃炎,相对来讲就比较重一点,病如其名,胃粘膜发生了萎缩,其实就是病变扩展到了胃腺体的深部,看上去就是病歪歪的,没有了活力。

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3)

然后,就是从病理上看。病理可以说是金标准啦。非萎缩性胃炎常表现为,慢性炎症细胞的浸润。最初在粘膜的浅层,也就是粘膜的上1/3,此时也可以称为是浅表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可以看到腺体破坏、数量减少,固有层纤维化、粘膜变薄。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需要怎么治疗?

大多数成人胃粘膜就均有非活动性、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可被视为生理性黏膜免疫反应,不需要药物治疗。如果有了活动性炎症或者有胃部不适的症状的话可以对症治疗。

然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话还是要积极根除。

萎缩性胃炎会发展成癌症吗?

萎缩性胃炎根据是否伴有化生,分为化生性萎缩和非化生性萎缩。①化生性萎缩,胃腺体被肠化或假幽门化生腺所替代。②非化生性萎缩,被胃腺体被纤维或纤维肌性组织替代,或炎性细胞浸润引起固有腺数量减少。

萎缩根据胃固有腺体减少的程度分为轻,中,重度。①轻度,固有腺体数减少不超过原有腺体数的1/3。②中度,固有腺体数减少介于原有腺体数的1/3到2/3。③重度,固有腺体减少数超过原有腺体的2/3,甚至完全消失。

多数萎缩性胃炎是比较稳定的,但有一定的癌变概率。其风险与萎缩的范围、程度、hp感染状况、年龄、胃癌家族史等都有相关性。

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原则是以延缓或阻滞病变的进展,降低癌变风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为主。

对于hp阳性的患者,根除治疗仍是萎缩性胃炎最基本的治疗方法。部分患者根除hp后萎缩可以得到逆转。萎缩越轻,逆转的概率越大。

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4)

平时应注意食物的多样化,避免偏食,注意补充多种营养物质。不吃霉变食物,少吃熏制、腌制、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规律饮食。避免过于粗糙浓烈辛辣食物,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5)

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6)

还有,很重要的就是要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对没有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可以每1到2年随访1次胃镜和病理。 对有中、重度萎缩性胃炎或伴有肠上皮化生者,可以每年1左右,随访1次胃镜和病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