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让家乡父老看到,铜川也可以研发制造高科技产品。”近日,华商报-二三里资讯记者走进了位于耀州区锦阳新城的铜川铜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入展厅,植保无人机、消毒机器人、智慧导览机器人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映入眼帘。目前该公司是铜川市首家聚焦人工智能的本土高科技企业,年产值已突破千万。记者采访了公司联合创始人兼副总经理王明杨,一起聆听他的创业故事。

人工智能创业致富机会(铜川小伙放弃北京高薪工作)(1)

放弃北京高薪工作,回到热土创业

王明杨,出生于1991年,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耀州人。他从南昌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后,便留在了北京工作。2016年,他因为放不下自己热爱的故土,毅然放弃北京的高薪工作辞职返乡创业。

“我觉得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响应国家号召,希望能为家乡的科技发展做出一份贡献。”王明杨说。刚返乡时,王明杨想法纯粹,想做一家科技企业,发展本土科技。同时,因煤而兴,因煤设市的铜川也正处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发展期。于是,他便萌生了围绕铜川转型发展方向进行科技创新创业。

2016年10月,王明杨与好友共同努力创办了铜川铜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创业致富机会(铜川小伙放弃北京高薪工作)(2)

聚焦转型发展,重点发力科教文旅

据了解,铜川铜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扎人工智能领域,围绕人工智能教育、服务机器人、智慧农业等领域不断开拓创新。

王明杨团队依托人工智能教育面向全市中小学,包括部分偏远山区的学校进行人工智能教育做科普、送教、送器材活动。与科协合作建设社区科创梦想教室,为孩子提供优质的科技娱乐场所。

在2018年,王明杨团队带领学生参加了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亚洲公开赛,一举夺得了冠军。“2020年我们承办了铜川市第一届的青少年人工智能大赛,也是铜川市中小学生首届大型科技比赛,也为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开了一个好头。今年9月份,马上就会举办第三届赛事。”王明杨说。

同时,王明杨及其团队还与中国矿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围绕疫情防控开发了智能消毒机器人,目前已在铜川博物馆、照金纪念馆等场所投入使用。王明杨说:“根据铜川的实际情况,我们开发了大车智能通过系统,摄像头通过智能识别车牌,可以快速查询到司机的核酸、大数据行程等相关信息,极大地解放人力,缓解道路拥堵。”

创业困难重重,遇到问题逐一攻破

王明杨告诉记者,在创业的过程中困难随处可见。最大的困难是刚起步时,一没团队,二没资金。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团队的配置不足、受到疫情冲击资金回款周期拉长等困难不胜枚举。在刺猬机器人编程教培业务方面,因为每个家长和孩子的诉求都是不一的,有些人对环境不满意,有些人对教学有意见。面对这些问题,王明杨和他的团队想尽办法,逐一攻克。“如何能让大家认同这个品牌,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遇到困难,我们就是要去坚持,用心、创新、动脑解决问题。”王明杨说。

人工智能创业致富机会(铜川小伙放弃北京高薪工作)(3)

心怀感恩之心,用行动回馈社会

“生于斯长于斯,我们对这里有非常浓厚的家乡情,想用自己的行动回馈家乡。”王明杨说。刚开始,他们义务到铜川新区的各学校进行送教活动。到后来,公司发展到有一定能力的时候,为乡村小学提供资金以及器材的帮助。近几年,王明杨和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与公司员工、青年志愿者们走进山区,为群众送去口罩、棉大衣等物资。

心怀感恩之心的王明杨,获得了第四届铜川好人、铜川市道德模范、优秀青年志愿者、铜川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等荣誉。

坚持科技创新,打造西北编程教育品牌龙头

近年来,铜川不断加快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加速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助推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

王明杨与团队也紧跟“秦创原”发展步伐,在做好人工智能教育的同时,也将围绕智慧农业版块进行建设,依托乡村振兴的浪潮致力于植保无人机领域的创新发展。王明杨表示,通过近六年的发展,公司正面临下一个五年的转型,根据市场需求将着力发展校外少儿编程培训,同时与西安的一些大型早教品牌进行深度合作开展课程研发,更好的树立铜川刺猬机器人教育品牌,在立足铜川的同时走向全省市场,打造西北地区龙头编程教育品牌。

华商报记者 袁小锋 编辑 张晨辉

人工智能创业致富机会(铜川小伙放弃北京高薪工作)(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