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档》一书由著名曲艺理论家、作家高玉琮先生主编,曲协主席姜昆担任顾问并亲自撰写序言。书中详细介绍了23对相声名家搭档的艺术经历和成果。内容详实生动,有很强的资料性和趣味性。

高玉琮先生曾是《今日头条》知名创作者,发表过很多相声、曲艺方面的理论和趣闻史实。我有幸结识高先生,私信、微信交流颇多,受益匪浅。高先生于去年10月24日不幸逝世,周年忌日将近,陆续转载高先生最后的大作,也算是对先生的深切怀念吧。

相声常宝霆王佩元挖祖坟(相声搭档常宝霆白全福唯一分开)(1)

(本书主编高玉琮先生)

书中有关相声搭档的文章分别为演员本人或熟悉演员的业内专家执笔。本篇介绍常宝霆、白全福两位大师的文章是由高瞻先生撰写的。

(接上期)

常宝霆终于意识到当初父亲的选择是多么的明智。其实任何一对相声搭档都需要经历一段磨合的过程,“常白”也不例外二人的配合很快就变得十分默契,几乎到了合二为一的程度。对于这两个人来说,这场合作可谓双赢。常宝霆与和他年龄相仿的大多数艺人相比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他自打一说相声起就从未撂过地。要知道,即便是艺术水平很高的前辈,如马德禄、周德山、吉坪三等,也会时常撂地演出,否则就无法保证生活。白全福之前走过很多地方,进过园子,也撂过地。二人合作之后,对于常宝霆来说,白全福的捧哏非常适合他,哪怕是“小呲牙”的包袱,经过白全福的“垫砖”也能抖响;而对于白全福来说,不但再也不用撂地了,还能经常到中高档园子演出。这对搭档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在相声界奠定了地位。

相声常宝霆王佩元挖祖坟(相声搭档常宝霆白全福唯一分开)(2)

两个人刚结伴那阵,演出后吃个夜宵是常有的事。他们第一次一起吃夜宵是在一家小饭馆吃的烧饼、爆肚,还喝了羊汤。结账时两个人因为抢着付饭钱还差点打起来。最后的“胜利者”是常宝霆,他的理由是两个人的经济条件比较起来,他的日子要好很多,父亲创建的启明茶社经营状况非常好,大哥常宝堃、二哥常宝霖都是腕儿,收入也很不错。可没想到这在以后竟成了惯例,只要哥儿俩一起吃饭,十次里得有九次是常宝霆结账。白全福晚年曾对人说:“从那次吃爆肚开始,以后吃饭都是宝霆结账。我呢,逢年过节的,买点什么去看老爷子,算是还宝霆个人情。”1951年,“常白”一起加入天津红风曲艺社。不久,二人又双双进入天津市曲艺团,成为该团的骨干成员。就是在这个阶段,“常白”步入了他们的“黄金时代”。其中,一个主要标志就是高质量的新作品层出不穷,他们创作并表演了《听广播》《步步登高》《还乡记》《水车问题》《画鸡》等二十多个新段子。尤其是《听广播》,他们在这段作品中尝试着将道具和乐队伴奏搬上相声舞台,这个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为日后相声表演的多样性开辟了道路。

相声常宝霆王佩元挖祖坟(相声搭档常宝霆白全福唯一分开)(3)

在“常白”的合作历史上,有两次不得不说的短暂分离应该提一下。一次是在1950年,孙玉奎和侯宝林邀请他们参加北京相声改进小组。得到邀请的都是颜有名望的艺人,如高德明、王凤山、罗荣寿等。遗憾的是当时白全福因身体不适未能前往。相声改进小组成立了,孙玉奎为首任组长,侯宝林、常宝霆为副组长。北京相声改进小组为传统相声的改造和新相声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大约一年之后,小组完成任务,“常白”又聚首了。

另一次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常白”二人郑重其事地谈了一次话。这次谈话的原因是有“鼓曲圣手”之誉的曲艺作家朱学颖邀请常宝霆去天津肉联厂参观,回来后二人创作了相声《挖宝》,而后王佩元与一名快板书演员表演了这段作品。当时电台的有关领导听了这段节目,觉得如果由常宝霆为王佩元捧哏效果会更好,于是曲艺团的领导就安排常宝霆与王佩元合作。这样一来,合作了二十多年的老搭档白全福就被冷落了,常宝霆认为这样做很不合适,便跟白全福谈了此事。白全福是个明事理的人,更明白这是相声翻身的好机会。当时电台已经很久不播相声了,如果能播出这段《挖宝》,意义将十分巨大。结果王佩元、常宝霆合说的《挖宝》在电台一经播出便大受欢迎,与马季、唐杰忠合说的《友谊颂》起红遍全国,总算是没让相声断根。

相声常宝霆王佩元挖祖坟(相声搭档常宝霆白全福唯一分开)(4)

(常宝霆王佩元师徒同台)

合作几十年,常宝霆一直视白全福为亲哥哥,两个人每次去外地演出他都主动担当起照顾哥哥的任务。一次笔者随“常白”去保定演出,进了宾馆,去了他们的房间,正看到常宝霆在给白全福拿拖鞋,然后又去烧水。之前也曾听说过“常白”的许多故事,知道两个人感情深,但这次亲眼见到,还是令笔者十分感动。常宝霆有记笔记的习惯,笔记里记录了他对相声艺术的认识,对具体段子的分析,对表演实践的总结,对相声创作的体会等,还有一类内容,就是对白全福的评价。从笔记里可以看出,在常宝霆眼里,白全福的捧哏艺术和人品都几近完美。他写道:“父亲几次告诉我,一辈子也不要与白全福分手,这是个极其英明的决定。我也曾与别人搭档过,远远不如与白全福搭档那样舒服…”这是他发自肺腑的话语。尽管二人平时也玩笑几句,可是相互之间的交流甚至争吵,都是使二人关系越来越牢固的黏合剂。“常白”自1945年开始搭档,至1993年白全福逝世,合作了近四十八年之久,创下了当时相声行搭档时间最长的纪录,实在是难能可贵。

相声常宝霆王佩元挖祖坟(相声搭档常宝霆白全福唯一分开)(5)

(常宝霆白全福合作表演相声)

作为相声世家的成员,常宝霆上承父亲常连安、兄长常宝堃之衣钵,启“常氏”相声之新风,与时俱进,创新演新,成为“常氏“相声的挑梁扛鼎之人,这里自然也有白全福的一份功劳。他们二人合作默契,互捧互逗,表演娴熟,雅致精巧,闹而不喧,热烈火爆,干脆流畅,对“常氏”相声的形成功不可没。在相声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时,常宝霆成为代表性传承人,这份荣誉的获得同样不可忽略白全福的作用。“常白”已经成为相声搭档的代名词,在相声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