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的古希腊戏剧。在历史光影的缤纷绚烂中,阿里斯托芬(古希腊、公元前4世纪)、莎士比亚(英国、公元16世纪)、哥尔多尼(意大利、公元18世纪)等不同年代、不同国别的喜剧家群像为喜剧这一戏剧体裁的萌芽诞生、发扬转化、分支递进、多元转合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基础,正因为喜剧体裁经由了多少时光的孕育与栽培,才有了之后喜剧电影的蓬勃发展。

几分钟看懂新喜剧之王(以隐喻诠释悲凉)(1)

《憨豆先生的假期》:罗温·艾金森塑造的憨豆先生堪称经典

喜剧电影,得益于喜剧文本的影像化探索,是人类工业化大众艺术化在喜剧层面上的糅合。讽刺喜剧、荒诞喜剧、正喜剧、抒情喜剧、闹剧、音乐喜剧等构成了近现代喜剧电影的“万花筒”,五彩缤纷,炫人眼目。自法国电影发明家路易斯·卢米埃尔1895年公开放映第一部电影作品以来,不断有喜剧导演致力于喜剧电影内涵的艺术表达,留下了庞大而宝贵的影像财富。美国导演约翰·舒尔茨执导的《乔丹传人》科幻元素、体育元素与喜剧元素相结合,创设出“少年变身篮球巨星”的核心幽默故事;导演史蒂夫·班德莱克执导的《憨豆先生的假期》通过憨豆先生这一经典喜剧人物戏剧化串联起全片,在音乐铺垫、镜头运用、画面架构等方面都展现出娴熟的导演思想。我国导演周星驰的作品《新喜剧之王》,立身于前作《喜剧之王》的树荫之下,既有延续前作的经典桥段,也有不同于他演员时期对于“喜剧”内涵的感悟,你可能不会笑得那么开怀,但会笑得些许悲凉。

几分钟看懂新喜剧之王(以隐喻诠释悲凉)(2)

演员时期的周星驰

在我看来——

演员时期的周星驰,着力于“无厘头”荒诞风格的演绎,是对喜剧表象的解读;

导演时期的周星驰,沉淀于更深层次悲喜交集的把握,是对喜剧内核的升华。

以隐喻诠释悲凉,用反讽解构经典。周星驰的《新喜剧之王》的“新”,不仅在于隐喻手法的巧妙应用,使得喧闹的场景与悲凉的内核交相辉映,而且还在于致敬经典前作《喜剧之王》的同时,还运用了反讽的方式进行了二次解构。《新喜剧之王》,这是一部即使你看不懂,也可以深入思索的喜剧电影。

几分钟看懂新喜剧之王(以隐喻诠释悲凉)(3)

《新喜剧之王》:“众人皆笑我独悲”的如梦父亲

以隐喻诠释悲凉

喜剧电影核心的展现,在于对“喜剧”效果的迸发与传递。巧妙的作品结构、夸张荒诞的表达手法、喜剧人物的独特性格,成为很多喜剧电影常用的艺术刻画方式,其中,电影“笑”果往往集中于人物角色的动作、表情、行为上。只有人物角色表现出夸张、荒诞,甚至悲凉的戏剧状态,才能在角色与观众之间营造出认知上的“差势”,产生必要的“喜剧”效果。正如知名演员陈佩斯在探讨喜剧创作时提出的“喜剧的背后必然会有一个悲情内核”主张,便是对上述艺术表达的生动佐证。

笑的行为本身就是因为有差势的存在,大到一个戏剧,小到一个噱头无不如此。1986年我拍《少爷的磨难》时,在河南乡村的土路上光着脚奔跑,满地的土坷垃,硌得我龇牙咧嘴,可围观看热闹的上万人却被我的窘迫形象逗的前仰后合……正是从这个细节明白了,笑就是用我的低姿态引发你的优越感。在以前我和老茂的很多小品中,比如吃面、烤羊肉串,其实中间就蕴含着这样的喜剧理念,每一个引得观众发笑的人物,其实都有一个悲情的内核,但那时还没有总结出这样的理论,于是就从外部解释成了“喜剧就是有人倒霉就行”。——陈佩斯谈喜剧创作

喜剧的内核,是以角色的悲剧换取观众眼中的喜剧,这是我自己对于喜剧内核的理解。很多知名喜剧演员正是借由人物的悲剧性塑造出角色的经典性,喜剧大师卓别林《摩登时代》中以表情的夸张性、动作的怪诞性、人物的底层性表现带来了喜剧默片的一时辉煌,而卓别林饰演的小人物查理,数次流落街头,没有容身之处,这是查理的悲剧性造就了角色的经典性;知名演员金凯瑞《变相怪杰》中以戏剧化的肢体语言、脸谱化的人物表情、巧妙化的角色差异营造出精彩绝伦的欢乐氛围,金凯瑞饰演的斯坦利却是一个能力有限的普通人,任何光芒都来自于一张怪诞的神奇面具,人物之间的现实落差也让斯坦利的悲剧性得以迸发

几分钟看懂新喜剧之王(以隐喻诠释悲凉)(4)

卓别林《摩登时代》剧照

与此相比,周星驰《新喜剧之王》同样展现出人物自身的悲剧性特质,并巧妙应用了隐喻的手法,使得人物本身的悲凉隐藏于喧闹、温情、浮华之下,尤为高级。

几分钟看懂新喜剧之王(以隐喻诠释悲凉)(5)

《新喜剧之王》:吃着方便面查理的无尽“悲凉”

几分钟看懂新喜剧之王(以隐喻诠释悲凉)(6)

《新喜剧之王》中,如梦的“悲凉”形象

角色悲凉、台词悲凉、形象悲凉,都汇聚到马可、如梦、查理、如梦父亲等《新喜剧之王》的一个个人物身上,展现出“角色的悲剧”喧闹隐喻悲凉,温情隐喻悲凉,浮华隐喻悲凉,就连周星驰惯用的一些出场较少的小角色,同样都被悲凉包裹,展现出角色与观众之间的认知“差势”,比如:常年跟随马可的小助理,每次都用不走心的拍手表演,显露出“提线木偶”般的悲凉,却能营造出怪诞的喜剧感。与如梦搭戏的群演,有自己的梦想,却又只能屈从于现实。隐喻诠释悲凉,又遮掩悲凉,悲凉既是喜剧内核的外在呈现,同样也是人物角色舔舐伤口的深刻无奈。

几分钟看懂新喜剧之王(以隐喻诠释悲凉)(7)

群演有梦想,却无法去实现

用反讽解构经典

说起周星驰的《新喜剧之王》,人们总会将其与之前的经典电影《喜剧之王》进行对比,这一由周星驰主演的喜剧电影,摆脱了以往“无厘头”的表演风格,以更加真实、更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小人物尹天仇“戏中有梦,笑中有泪”的励志情节,如果说,《喜剧之王》是周星驰沉淀自我,对喜剧风格平淡化的一种尝试,那么,多年后的《新喜剧之王》则是周星驰重新审视自己,对喜剧风格深刻化的新颖解读。

《喜剧之王》多线叙事,风格多元,龙套梦想、真挚感情、爆笑卧底、闹剧底色,创设出绚丽缤纷的空间画面,余音绕梁,深刻隽永;

《新喜剧之王》叙事单一,风格浅显鲜明,小人物如梦的“追梦坚持——放弃沉沦——重新起航——终获成功”的成长轨迹,构成了这部喜剧电影的叙事主线。

几分钟看懂新喜剧之王(以隐喻诠释悲凉)(8)

《喜剧之王》经典台词:“我养你啊”

初看不知影中意,再看已是影中人。《新喜剧之王》的叙事拘泥于如梦的梦想追求,甚而弱化了马可的单独戏份,但正因为叙事线路的集中性,让《新喜剧之王》呈现出不同于《喜剧之王》的深刻与精彩。《新喜剧之王》弱化了闹剧式的欢乐表演形式,在电影作品的艺术表达上不断沉淀,作别激烈,回归初心。与《喜剧之王》相比,《新喜剧之王》在人物角色与人物动作关联性上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如梦、马可、查理、如梦父亲都被赋予更为高级的人物存在感而实现这一切的,正是源于讽刺,又高于讽刺的反讽手法。

几分钟看懂新喜剧之王(以隐喻诠释悲凉)(9)

《新喜剧之王》:这位怀揣梦想的女孩,又是另一个“如梦”

对如梦不懈坚持的反讽。如梦的落魄,似乎比《喜剧之王》中的尹天仇还要“惨”,朋友、同行、男友,活得都比她好,甚至如梦活得眼中只剩下了自己的梦想,这样的人物状态如果没有最后梦幻般的成功,而是像尹天仇一样重新回归平凡的话,《新喜剧之王》也会失去持续升华的意义,在片尾,如梦与一位同样怀揣梦想女孩的对话,彷佛又是当初马可与如梦的翻版,结局看似圆满,却又暗含讽刺

对“人生如梦”,运气与坚韧谁更重要的反讽。马可的意外翻红,靠的不是自己的演艺实力,而是依靠“惊吓视频”带来的戏虐化运气,甚至马可被大众认出来时,惊吓大于惊喜的那种真实,都充满反讽意味。到底运气重要,还是不懈坚持更重要,处于低谷期的马可已经褪去了以往的光彩,甚至处于“逃避现实”的状态,却还能够再次走红,这或许是《新喜剧之王》想要隐约表达的另一种反讽思想。

对“唯目的论”客户理论的反讽。如梦前男友查理,看似关心如梦,是如梦追求梦想的坚决支持者,实则不过将如梦当成了可有可无的“客户”,他与如梦相处,是通过服务获得来自如梦的报酬,挣钱是他的唯一目的。尤其是那段雨中邂逅的戏,被轮番以不同的情境表现出来,查理所谓的客户理论,仿佛直接烙印在受众的心里,一次、两次、三次,重复记忆带来了极大的反讽意蕴。

几分钟看懂新喜剧之王(以隐喻诠释悲凉)(10)

如梦与前男友的角色互换,反讽十足,又有悲凉的笑点

《新喜剧之王》的反讽手法应用,并没有停滞在讽刺意味的升华上,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对《喜剧之王》进行了二次解构。比如:如梦与爱慕她的群演演绎《喜剧之王》经典桥段“你养我啊”时,男友查理的出现,尤其是查理那句“他是谁啊”,彷佛也为这一情节准备了另一种结局,梦想虽好,感情虽好,却总是会被事实打败。当如梦坐上男友查理的自行车后座离去时,原先基于《喜剧之王》的经典情愫,也随之而去,真正的成为了一种内心深处的美好回忆。

几分钟看懂新喜剧之王(以隐喻诠释悲凉)(11)

男友查理的出现,让原本青涩的情感嘎然而止

当我们再次揣摩《新喜剧之王》时,可能会发现,这里的“新”不仅仅是对《喜剧之王》的致敬与模仿,而是不同人生履历下,对于感情、对于青涩、对于离别、对于重聚,产生的新感悟。在《新喜剧之王》创设的“人生如梦”面前,昔年的《喜剧之王》更像是一个暗藏在你我心中的童话故事,睡着时美好无限,该醒了,却人生只待如初见。

《大话西游》《百变星君》《食神》,周星驰以“夸张”风格的演绎,展现出他对喜剧表征的娴熟拿捏;《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功夫》,周星驰开始逐步沉淀,“夸张”中更显真实,展现出他对喜剧本质的一次次感悟,从《美人鱼》开始,退居二线的周星驰开始更大跨度的探索,突破了“无厘头”的艺术限制,展现出他对喜剧内核的升华与解读。到《新喜剧之王》时,导演周星驰更是立身于模仿、致敬前作《喜剧之王》的基础上,融入了反讽、暗喻等艺术表达手法,以人物角色的悲凉营造出电影观赏的喜剧效果,由繁入简,返璞归真。

最后,还是那一句:《新喜剧之王》,这是一部即使你看不懂,也可以深入思索的喜剧电影。

几分钟看懂新喜剧之王(以隐喻诠释悲凉)(12)

具有深邃思想的导演周星驰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