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玄奘的故事说说对佛教的理解(唐代的文学大伽一心反佛却差点丧命)(1)


先来说说韩愈这个人,以及因其反佛差点丧命的由来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是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之一。后人赋予他带“家”的称号比国家领导人都多,他是唐代诗人,文学家、散文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韩愈是河南人,却自谓郡望昌黎。因为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所以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便称他为韩昌黎。其实他跟昌黎一点关系都没有,只不过古人都讲究出身、门第、郡望,所以韩愈在这方面大概也是有点小想法的,毕竟人在官场,有个好出身,总比没有的好。听起来好像虚荣心有点强,但不过那个时代的人都这么做,也就不以为奇,可以理解了。

结合玄奘的故事说说对佛教的理解(唐代的文学大伽一心反佛却差点丧命)(2)


论佛骨表原文(就不对照翻译了,不难懂。加粗的是令皇帝大怒的句子)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昔者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帝舜及禹,年皆百岁。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中国未有佛也。其后殷汤亦年百岁,汤孙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书史不言其年寿所极,推其年数,盖亦俱不减百岁。周文王年九十七岁,武王年九十三岁,穆王在位百年。此时佛法亦未入中国,非因事佛而致然也。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竞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高祖始受隋禅,则议除之。当时群臣材识不远,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阐圣明,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常恨焉。伏维睿圣文武皇帝陛下,神圣英武,数千百年已来,未有伦比。即位之初,即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又不许创立寺观。臣常以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今纵未能即行,岂可恣之转令盛也?


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事佛,皆云:“天子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焚顶烧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馀,岂宜令入宫禁?


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茹祓除不祥,然后进吊。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茹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无任感激恳悃之至,谨奉表以闻。臣某诚惶诚恐。

结合玄奘的故事说说对佛教的理解(唐代的文学大伽一心反佛却差点丧命)(3)


《论佛骨表》给韩愈带来的灾难

韩愈在表中忧国忧民,而且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上至炎黄,下至当朝,历数尊佛的危害,切中要害,不过由于言辞过激,触怒唐宪宗,宪宗怒道:“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剌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意思是说,你韩愈说我信奉佛教有点过头,我都可以容忍,但你说从东汉开始信佛以来,只要是信佛的皇帝,都国运短暂,不长信,你几个意思?你韩愈做为一个臣子,竟敢如此狂妄胆大,如何能不治你的罪!

论唐律,韩愈犯的是对皇帝的“大不敬”,属于“十恶”重罪, “十恶不赦”,应处以死刑。所幸有崔群、裴度一再为其求情,宪宗方才同意免除其死罪,贬到潮州做刺史去了。

结合玄奘的故事说说对佛教的理解(唐代的文学大伽一心反佛却差点丧命)(4)


《论佛骨表》对唐朝晚期佛教的影响

韩愈在世时没能阻挡宪宗迎佛骨,但韩愈去世后,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秋七月,诏天下佛寺僧尼并勒归俗",就是解散庙寺,勒令僧尼还俗。这是佛教"三武之难"的最后一次大劫难,又称"会昌之难"。会昌之难,时间很短,到第二年五月,新登基的唐宣宗"诏上京增置八寺,复度僧尼"。会昌之难前,佛教极盛的时候,与官吏、百姓矛盾很深,在会昌之难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佛教受到严重打击,元气大伤,无法复原了,这是与韩愈《论佛骨表》的影响有关的。韩愈名气太大了,文学地位太高了,因此,他文章中的反佛思想,流传很广,影响很深,可以说,韩愈的这篇文章为唐武宗灭佛作了很强很完善的舆论准备。韩愈如果泉下有知,大概也会爽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