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学青年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也是三国时期的顶尖谋士。他智慧无穷,神秘莫测、料事如神,从古至今受到上到君臣下到百姓的一致追捧。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游戏,还是电视剧、电影,丞相每次出场时手里都会拿着一把羽扇,不少人会觉得这只是文人服用分压之物。事实上,这把羽扇大至少有三种说法:

诸葛亮为什么不离身(诸葛亮为何扇不离手)(1)

第一种说法:羽扇是黄月英所赠。诸葛亮出山时,黄月英将羽扇送给了诸葛亮,作为离别之物,一则是做睹物思人之用,二则诸葛亮有个缺点,喜形于色,送诸葛亮扇子,可以用来遮面,面对对手时能遮挡下自己的焦虑,主要还是希望诸葛亮能够沉得住气,保持宁静,从容不迫。

第二种说法:这把羽扇是诸葛亮的水镜先生所赐,水镜先生告诫诸葛亮必须要一直拿着,扇子上有很多治理国家的计策,于是诸葛亮就一直拿着羽扇。不过诸葛亮有一次放下了羽扇,就是在与司马懿较量时,也就是“空城计”中,当时为了吓退司马懿,诸葛亮放下了羽扇,故作镇定在城头弹琴。

诸葛亮为什么不离身(诸葛亮为何扇不离手)(2)

还有一种说法:羽扇只是古代文人的一种象征,在苏轼《赤壁赋》里说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一样的,并不是诸葛亮的所有物。

不过话说回来,说起“羽扇”大家的第一反应还是诸葛亮,除了影视剧,像比较典型的某无双、某杀中,诸葛孔明也是手持羽扇。

诸葛亮为什么不离身(诸葛亮为何扇不离手)(3)

当然,我们家的《英雄爱三国》也不能例外,羽扇纶巾的诸葛亮在对战中,料事如神,一招看破敌方的套路。

诸葛亮为什么不离身(诸葛亮为何扇不离手)(4)

其实,那个时期很多人都有羽扇,比如司马懿、庞统,还有苏轼《赤壁赋》中写到周瑜,只不过后人把诸葛亮神话了,以致后来只要提到羽扇就会想到诸葛亮。也许诸葛亮手不离羽扇只是一个障眼法,大敌当前时能够让自己显得更加从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