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心放

李白三次入长安(李白被逐出长安是杨贵妃在背后使坏吗)(1)

(一组戏剧杨贵妃图片)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任命李白做了待诏翰林,虽说这是一个候补官职,但有不少和皇帝接近的机会。唐玄宗每次携杨贵妃外出游玩,都会让李白跟随左右吟诗助兴。才高八斗、仕途通达的李白,一年多后却被唐玄宗放逐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一)李白喝酒和写诗在那个时代的确算超一流水平

有人作过统计,李白的饮酒诗170余首,占其现存诗的16%;杜甫的饮酒诗300余首,占其现存诗的21%。照数量和占比看,按理说杜甫更有爱喝酒的名气,为啥李白饮酒的名气他人望尘莫及,成为了中国酒文化的标志性人物呢?

李白三次入长安(李白被逐出长安是杨贵妃在背后使坏吗)(2)

曾有人说,是杜甫爱凑热闹,擅长“互推”,写了首《饮中八仙歌》,将酷爱喝酒的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纠集在一块,号称饮中八仙,推到了前台。这八人中,虽说李白资格不算最老,仅仅是一介布衣,但由于其有“谪仙人”之誉称,且嗜酒如命、放浪不羁,最能体现盛唐时期文人和士大夫的乐观浪漫、豁达大度精神风貌,因此《饮中八仙歌》中描写李白的四句脱颖而出,成了千古绝唱: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饮中八仙歌》在世间广为流传,大李杜(笔者注:区别于称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的“诗粉”们听到描写李白的那四句,如听到天籁之音,一传十,十传百,把李白就这么活脱脱的推上饮中八仙的首座了。

李白三次入长安(李白被逐出长安是杨贵妃在背后使坏吗)(3)

这龙门阵纯属神聊戏说,肯定不能当真,但从杜诗中可以领略到李白喝酒写诗的水平和豪迈奔放的性格。

(二)杨贵妃成了李白被逐出长安的背锅侠

一天唐玄宗与杨贵在沉香亭观赏牡丹,歌手李龟年领着一班子弟奏乐歌唱助兴。入耳的尽是一些旧词,唐玄宗觉得不过瘾,叫李龟召李白来写新词。李龟年赶到长安大街上有名的酒楼寻觅,见李白正和几个文人畅饮,已经喝得酩酊大醉啦。

当李龟年向他传达圣旨时,他醉眼微睁,半理不睬的。误圣旨是要杀头的啊,李龟年只好叫随从把李白掖到马上,到了宫门前,又叫几人左扶右持,推到唐玄宗面前。唐玄宗见李白烂醉如泥,便叫侍臣搀到御床上休息,吩咐端来醒酒汤。杨贵妃也叫人用冷水为其喷面。忙乱一阵,李白才从醉梦中惊醒。唐玄宗叫他快作诗助兴。李白微微一笑,不到一炷香工夫,写成了《清平调》诗三首:

李白三次入长安(李白被逐出长安是杨贵妃在背后使坏吗)(4)

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首诗,结构上分别有空间、时间、现实,第一首和第三首以春风遥相呼应,把牡丹和唐玄宗、杨贵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人,人即花,人美花丽浑融一片,同沐帝恩。将杨妃比作下凡的天女,艳压巫山的神女和汉代名姝赵飞燕。唐玄宗是个超级文艺范,后人称为“梨园祖师”,看后马上龙颜舒展,露出特满意的模样儿。杨贵妃肯定不懂诗,否则不会有后来她妒恨李白的故事发生了。但杨贵妃会跟风,君王高兴起来,她就喜笑颜开,如此能多多得宠耶!

李白三次入长安(李白被逐出长安是杨贵妃在背后使坏吗)(5)

李白虽然醉得一塌糊涂,见皇上要他写诗时,大大地酸溜了一把哩,要大宦官高力士脱靴,要国舅爷杨国忠磨墨。当着御面高杨两人无奈,只有躬腰照办,但认为被戏弄受辱,顿生寻机报复之心。高力士虽然人品差,但学问并不差,拿着李白写的诗揣摩良久,心生一计,向杨贵妃进谗,说李白在诗中以飞燕之瘦削,讥讽贵妃娘娘肥胖,还说以飞燕之私通赤凤,暗讥贵妃娘娘宫闱不检。本来杨贵妃不是以骨感而是以肉感著称,加之是一个耐不住寂寞之人,听了这话不怒火中烧吗?君王也怵枕边风哦,李白就只能与长安说再见了。

(三)李白被逐的真正原因,是醉酒后难管自己的嘴

高力士曾摘出李白诗中以赵飞燕影射杨贵妃的句子,去挑拨杨贵妃这事,是《新唐书》中记载的,但这种说法难以使作为业余爱好研究文史的笔者相信。其一,李白虽然豪放不羁,但却不是不顾后果之人,他能够胆大妄为地进行这种露骨的攻击吗?何况杨贵妃并没有直接得罪过他。其二,号称“梨园祖师”的唐玄宗,诗词歌赋功底是相当深厚的,难道他品不出诗味吗?其三,杨贵妃虽然“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但却不是武则天那种有政治野心的女人,只是争宠而已,从现收集到的史料看,没有她干政的具体事例。后来发生了“马嵬事变”,被逼上绝境的唐玄宗“丢卒保帅”,她也只能乖乖的去死。

李白三次入长安(李白被逐出长安是杨贵妃在背后使坏吗)(6)

最后说到高力士。唐玄宗是靠政变上台的,虽然晚年沉湎于享乐腐化,但仍算一个强悍的君王,是不容让宦官干政的。既使李白让高力士脱靴,高力士不舒服也只能深藏于心,他知道自己在皇帝面前说正受宠的李白的坏话,会有啥结果?

到底李白被逐出长安的真正原因是啥呢?

《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载:玄宗甚爱其才,或虑乘醉出入省中,不能不言温室树,恐掇后患,惜而逐之。用现代语言释意:李白很爱喝酒且不愿自我控制,常常喝得酩酊大醉。他潇洒豪迈乐结交,喝酒后喜欢与人掏心掏肺地胡侃神聊。朝廷宫闱中的事儿不少,有保密的,也有见不得阳光的,被他泄漏出去了可要出大问题哟。本来唐玄宗打算任命李白为中书舍人,观察了一年多,见他依然故我,不改自己那臭脾气,虽然惜才,也只好忍痛割爱,把他放逐出长安。

结束语: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把这话改为成也杜康,败也杜康,用来形容李白真的是恰如其分。酒助李白扬名,也毁掉了自己的仕途。

李白三次入长安(李白被逐出长安是杨贵妃在背后使坏吗)(7)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四川阅读悦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约作家。

推荐:

《红楼梦》里王熙凤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大清第一才子”纪晓岚认为曹雪芹不是《红楼梦》的作者?

杨贵妃最大的情敌梅妃是怎样一个人?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