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的郭启青。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校低年段的阅读是如何开展的。

儿童诵读

儿童诵读,听起来再简单不过,做起来却问题不断。比如:诵读的内容需要讲解吗?讲解到什么程度?所有的内容都要背诵吗?

在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陈慧副校长及亲近母语专家多次课堂指导下,老师们逐渐形成了这样的诵读教学流程:

第一步:复习

一般而言,我们在诵读开始后,都会先复习前面一篇已经诵读过的内容。用时1-3分钟。

第二步:初读

初读就是和文本建立熟悉度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由老师范读或孩子自读,逐渐过渡到多层次诵读,帮助儿童疏通阅读中遇到的障碍,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第三步:品读

如何品?如何读?在教学中,我们以引导孩子讨论和感受为主,在讨论中品味文本。给孩子提的问题要精、少,要让孩子把感受到的呈现出来。

第四步:背诵

这里的背诵不是强制性的,只是期待孩子最好能达到熟读成诵。

我们低年段的老师们,除了运用这“诵读四步法”,还会在诵读形式上进行创新。

比如,二(15)班的叶虹老师,让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日有所诵》中的儿歌,比赛读、用方言读等等。而让家长用方言参与诵读活动,大大激发了孩子们诵读的兴趣。

在陈慧副校长的组织下,我们还举办了诵读比赛,全校学生都参与。

我们低年段的老师和孩子们热情很高,从舞台到服装甚至是孩子的妆容都细致入微,真正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盛宴。

我们提倡诵读,重视诵读,希望孩子可以在诗词歌赋的浸润下幸福成长。

整本书阅读

统编教材将整本书阅读纳入课程,我们也一直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暑期的时候,也会为孩子们推荐书目。

比如,一年级组的老师为孩子们推荐了两本书《小鲤鱼跳龙门》和《“歪脑袋”木头桩》。两本书都收录了多篇知名中短篇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充满无限的想象。

二年级组的老师为学生推荐了图画书《噢!中草药》和整本书《没头脑和不高兴》,选读书目有《袁隆平·东方稻神》等。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1)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2)

课内 课外,同时兼顾,让孩子多读书,多读整本的书。

图画书阅读

我们低年段的老师们,也为孩子们精心呈现了许多优质的图画书阅读课,让孩子们畅游在图画书世界里。比如:

孙源婕老师的图画书教学课例——《11只猫进袋子》,通过激发、欣赏、迁移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后,进而阅读“11只猫”系列故事。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3)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4)

王玉老师的图画书课例——《我家是动物园》,带着孩子观察书中人物和动物的对应关系,体验故事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从而感受小主人与家人之间的爱。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5)

仇娟娟老师在进行《小蓝和小黄》图画书教学时,以提取关键信息为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在进行《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月亮的味道》《彩虹色的花》等图画书的教学时,以创编故事为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进行《小步走路》图画书教学时,以联系生活为主,初步发展学生的自省能力,设计出了“我的一小步”自省学习清单。层层推进,创意无限。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6)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7)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8)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9)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10)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11)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12)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13)

胡倩老师的“给故事配上插图”还有“我想做个小诗人”等活动,让学生即兴发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孩子们呈现出来的作品也令人惊喜。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14)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15)

孙艺婧老师的读写绘加阅读记录,调动了学生的读后创作热情。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16)

于皖宁老师的阅读记录卡,激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坚持每日阅读,可以默读、朗读、亲子共读等,并鼓励孩子们在专门的班级阅读群中上传阅读的照片或音视频,彼此分享、交流。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17)

如果你也像上面的这些老师一样,积极进行儿童阅读的实践探索,那么,欢迎你参与亲近母语优秀书香班级的评选,价值1000元班级共读大礼包等你拿~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18)

老师注重阅读,家长也要关注阅读。

我们班有一位家长跟着亲近母语学习阅读,不仅让自己和孩子变得更优秀,还把她的亲子共读经验推广到班级,成了我们推动班级阅读的重要帮手。

这是她的分享,我们一起来看看——

阅读,是一件让人受益终身事情。有了这份认同和初心,接下来要解决读什么的问题。

在启蒙阶段,我主要带着孩子阅读一些得过奖项的图画书,外国的、国内创作的都要有,这个时候主要是亲子阅读,母亲的陪伴和共读,是孩子启蒙情绪、开始理解书籍的最棒法宝。

养成习惯后,睡前,如果妈妈想偷懒不读书,孩子都会不习惯,睡前读书是孩子最喜欢的环节。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19)

后来,我关注了亲近母语的公众号,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分级阅读的概念,于是开始按照分级阅读书目的推荐,给孩子买书、读书,这个阶段依然是亲子阅读为主。

进入小学后,我惊喜地发现亲近母语与学校在共同推动阅读,正好与孩子幼儿阶段的阅读实现了延续。同时,亲近母语也开发了自己的APP,推出了很多孩子都非常喜欢的音频故事,并对分级读物进行了汇编,我和孩子也成为亲近母语的铁杆粉丝。

12册分级阅读文库,《新母语》1-2年级丛书,以及一些其他的丛书,是孩子暑假每日必读的书。

叶嘉莹先生主编的系列丛书,虽然有点难懂,但孩子很喜欢听我读。我读完之后,他会跟我说散文很美。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20)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21)

一些让孩子自主学习的音频课,既能解放父母,又能增加知识,拓宽视野。《中国老故事》是孩子最喜欢的系列,暑假期间他都是自己打开软件,非常开心地听很久。

当然,读书需“杂”,除了阅读与母语相关的书籍,我们也买了许多科普书籍,还有孩子感兴趣的漫画、侦探故事等等,这也是培养阅读兴趣的关键——给他足够的空间,去探索自己的方向,父母只需要保驾护航即可。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22)

在哪读书呢?

我们的书会摆在许多地方:客厅的电视柜上,钢琴边的铁皮篮子里,客厅大餐桌的边上,书柜里,床头,沙发边上……总之,随手可得让读书融入了生活,就像休息一样自然而然。

周末,我偷懒睡觉的时候,孩子就会自己往专用的小沙发上一坐,窝在自己的图书角里,读自己喜欢的书,那里便是一处无限大的世界。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23)

小朋友的床头,有我专门买的一个储物袋,里面有许多他的宝贝。

最喜欢的玩具、新创意拼的乐高、誊写的诗句、做的古风书签卡片、喜欢的书、小本子、笔、同学老师之间赠送的卡片……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24)

我非常珍惜他这份童年的美好。

这些物件、书籍、热爱、与阅读一样,都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体验,放在床头,打包入梦,深夜也随之斑斓。

——李昊楠妈妈

现在,我们班的读书氛围越来越浓,孩子们读书的兴趣也越来越大,甚至,许多孩子私下里开始 “攀比”谁读的书多,谁读的种类多......孩子们书读多了,图画书读多了,就有写写画画的想法了,然后班级“奇思妙想簿”也就随之应运而生。

他们用稚嫩的笔触,尽情地表达着属于自己那份独一无二的童年。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25)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26)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27)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28)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29)

低段阅读策略(我们是如何做低年段阅读的)(30)

▲ 点击可看大图

最是书香能致远。我们的阅读课程,一直在不断探索、不断调整、不断完善,让我们带领孩子们,学会阅读,爱上阅读,沐浴着书香,走向无穷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