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商家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将面临“我和你妈掉水里你救谁”这种千古难题。
美团和饿了么你选谁?
最近,美团开始了“二选一”计划。
入驻美团的外卖商家反映,在阳光明媚的某天,美团的业务经理傲娇地站在他们面前,让他们在自己和饿了么之间二选一,如果选择美团,就要把饿了么关掉。那些抱着侥幸心理企图左拥右抱的商家,美团会将其打入“冷宫”,即把商家店铺的配送范围挪到了水库。
谁会在水库点单?这确定不是在变相威胁商家?
当然,面对这种赤裸裸的威胁,有些商家选择了说“NO”,也有些商家在无奈之下选择了说“Yes”。
选择“NO”的商家不仅硬气的拒绝了美团,还公然在饿了么上面搞起了活动。面对这种挑衅行为,有所倚仗的美团当然是选择将其“灭杀”。于是,硬气的商家在美团平台上被关闭了。随后,商家向美团总部投诉了5次,给到的回复是要和当地的代理商沟通,美团总部处理不了。
选择说“Yes”的商家也曾试图反抗。商家表示,在一开始美团要求在两个外卖平台上进行二选一时,自己并未搭理,几天后,自己在美团的商户信息就被撤销了,顾客搜店铺搜不到,自己的状态还显示正在营业中,再看店铺的活动被显示冻结,于是,自己立即找美团外卖协商。无奈之下,自己只好关闭另外一家外卖平台。
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选择美团关闭另一家外卖平台后,美团又要求商家签署一份独家合作的战略协议,独家合作商家的要求有两点:第一,要保证商品售价低于饿了么;第二,保证参与所有美团的运营打折促销活动。商家迟迟未签。打这以后,商家店铺被美团关闭了4-5次。
不签独家就下架,美团的脾气确实霸道。
事实上,关于美团强制商家二选一的计划,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因恶意竞争美团外卖一度被罚款处理。但从美团的行动来看,它并不在意这些细节,相反,它更在乎的是能不能借助自己强势的地位,实施计划,实现市场垄断以及获取更多的利润。
毕竟,外卖行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市场格局基本已经稳固。现在市面上点外卖的除了美团就是饿了么,用户习惯和粘性已经被培养起来了,而且相比饿了么,美团在外卖领域垂直度显然更高,商家和消费者也更加倾向美团。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再有搅局者,也很难再出现能够动摇美团根基的情况,掌握着行业中一大半话语权的美团自然无所畏惧。于是,美团开始将魔爪伸向已经“养熟”的商家身上。事实证明,美团的“熟人”收割战略效果显著,亏损了近十年的美团终于实现盈利。
盈利的背后,是“熟人”收割的胜利
8月底,美团2019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显示:第二季度总营收为2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6%;总交易金额为15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7%,利润达14.92亿元人民币。
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一方面是得益于新业务的开展以及开支收紧,另一方面则是想方设法,从商家、骑手身上“抽血”。
为了实现盈利,创始人王兴试图扩展美团的边界,试水网约车业务、推出无人车和无人机配送、涉足生鲜零售等,企图通过新故事、新业务吸引更多资金。
与此同时,美团节省开支的计划也在如火如荼的行进当中。对于新业务,美团的做法是减少投入,尤其是在共享单车、网约车、生鲜零售等业务上,美团的做法是减少开支、收缩地盘。比如部分共享单车使用期限已至,不再产生折旧费用;关闭无锡、常州等地的小象生鲜……
财报出来后,王兴也曾表示:“美团本季度取得好成绩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共享单车业务折旧变小和约车业务的减少”。
除此之外,骑手的收入在逐步下降,美团的佣金提成也日渐高昂。
美团通过改变派单规则来降低骑手收入。今年5、6月份,全国多个城市的骑手联合进行集体抗议活动,主要原因是认为美团派单不合理,收入降低。新版美团取消了骑手手动接单功能,强制开启自动接单,导致骑手只能接受系统不顾及距离、路线和电动车的续航能力等因素外的强制派单。
同时,美团还提高了惩罚机制,单天内拒绝接单超过3次,接下来一天都接不到单。平台单价也有所降低。但对于骑手门的集体抗议活动,美团选择了永久封禁这近百位参与抗议的骑手。
骑手之外,美团的商家也难逃“魔爪”。
2018年至今,美团的商家已经经历过多次佣金上调的情况。美团平台上销量靠前的商家表示,自己每天可以卖出近千份的外卖,而且销量也一直在上涨,但尽管如此,自己拿到手钱并没有涨多少,反而有越来越少的趋势。
商家销量增加,收入却一成不变甚至越来越少,这全都要归功于一直在不断上涨的佣金。据说,只有团购的时候,美团的抽成是10%,后来抽成涨到18%,而现在,已经涨到22%。 这样算下来,商家每天卖千单外卖的话,其中就有200单是给美团的。
问题还不止于此,美团刚成立时,店铺的满减活动通常都由平台补贴或者双方一人一半,但现如今的满减,商家需要承担一大部分。例如美团上经常出现的满20减8元,满30减少15元,其中减少的8元,美团只出2元,剩余6元要商家出。
商家还表示:“这种满减活动都是必须参加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店铺的排位。”
美团的核心业务主要是“吃”,围绕这一方面下足功夫自然效果显著,果然,在这种“高压”战略下,美团2019年第二季度的成绩好看了很多。在第二季度财报中,美团餐饮外卖交易金额为931亿元,同比增长36.5%,餐饮外卖订单量21亿笔,同比增长34.6%,而美团第二季度收取的佣金高达154亿元,平均每天1.7亿,为14.92亿的利润贡献了不少力量。
成立至今,美团连年亏损,这回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次,不过,当我们深扒数据背后的原因,美团霸道、专制的“真面目”也逐渐显露。而这些“面目”的形成,与其创始人王兴息息相关。
霸道的美团——创始人性格下的产物
商业社会中,企业的性格往往与创始人的性格有着莫大的关系,就好比马云之于阿里、马化腾之于腾讯、李彦宏之于百度、任正非之于华为……一个企业的文化形象以及发展战略等一系列因素,都深受创始人的影响。如今的美团,正是深受王兴性格影响下的产物。
王兴这个人,睿智精明,但他的臭脾气也是业内闻名,也正因为这个臭脾气,王兴树敌众多,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无外乎周鸿祎和阿里。
2005年,王兴创办校内网,仅用了半年的时间,校内网的流量就进入百万级别,很快就有投资人找上了门。那是周鸿祎与王兴的第一次会面,双方也因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鸿祎认为,这几个年轻人一脸傲气,“眼睛几乎长到天花板上”,牛气哄哄的样子,无论是对自己的产品校内网还是互联网未来的发展都没有计划,肯定会失败,于是转投了王兴他们当时的对手占座网。王兴的第一次融资失败,校内网也逐渐走向死亡。事后,王兴表示:“周鸿祎可能非要我们像对待明星一样的热情去捧他才会满意”,双方的梁子也就此结下。
创立美团之前,王兴还做过十几种互联网产品,但都逐一失败。坎坷的创业之路除了外在因素等原因,与他自身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行事乖张、不计后果的他在创业的道路上得罪过不少的人。频遭失败后,王兴的性格有所收敛,经过几经沉淀后才开始逐步打造新的产品——美团。
2010年是王兴的转折点,这一年,美团在北京朝阳区正式成立。2011 年,美团获得阿里巴巴和红杉资本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之后王兴与阿里的故事线就此展开。
2011—2013年是团购行业最为疯狂的三年,“千团大战”于这一时期出现。自团购模式在中国出现,整个互联网行业,都在期待Groupon创造的高利润神话在中国得到复制,于是,闻讯而来的资本纷纷入场,一时间各大团购网站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的团购网站多达5000多家,其中不乏新浪、腾讯等各大门户的进驻。这5000多家掀起了团购战争的帷幕,烧钱补贴成为当时的“潮流”。
大大小小的团购平台打起了“生死战”,战况空前。最终,在阿里强有力的支持在“千团大战”中得以存活并快速发展了起来。然而,谁也没想到王兴说翻脸就翻脸,而这一次他翻脸的对象是自己最大的金主爸爸——阿里。
千团大战后,美团和大众点评想要合并,但大众点评背后站的金主是腾讯。阿里与腾讯的战争众所周知,在双方原本就剑拔弩张的形势下,王兴想来这一手阿里怎么可能同意?阿里高层告诉王兴:“滴滴合并快的对阿里来说是一个失败的例子,我们不会让这种错误再次发生。”滴滴背后的金主是腾讯,快的背后站的是阿里。
但当时的王兴已经有了与阿里翻脸的底气,要知道,在千团大战以后,美团就已经砍下了超过一半的团购市场,再加上腾讯的推波助澜,美团和大众点评最终合并,王兴和阿里也由此交恶。
双方闹翻后,阿里卖掉了美团大部分的股票,只保留了1.4838%。王兴知道后对此表示不满,开口便怼:“如果不看好这家公司,那干脆卖光好了……他一定要留一点,或许是为了将来能继续给我们制造点麻烦。”此外,王兴还多次点名马云,说他不诚信、没底线。由此看来,王兴对阿里的不满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王兴还曾做过一些“炫富”的举动。例如在美团第二轮融资的发布会上,王兴直接晒出了美团的账户余额为6192.2122万美元,向所有人展示自己雄厚的资金实力,并向大众展示美团的强大实力。
的确,目前看来,如今的美团已经上市,再加上第二季度亮眼的财报,市值4000亿的美团也确实有了“炫富”的资本。而那些“撵不走”的用户和商家,自然也助长了美团日益高涨的“臭脾气”。
结语
或许是太过于急切,美团的战略开始剑走偏锋。强制的“二选一”手段和把商家当做提款机的方式实在不算上策。尤其是在大家都懂“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个规则时,平台越是严苛,越容易催生出商家和消费者的“反骨”。
总的来说,外卖行业走过蛮荒时代,现在进入稳固发展的时期,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平台为了实现盈利上涨佣金、下调配送单价也情有可原,毕竟就连背靠阿里金主的饿了么也做着相似的事情,但凡事是不是都应该有个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