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月8日,西安交大一附院召开“世界首例内镜下脉冲电场肿瘤消融术媒体通气会”,今年春节期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为一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成功实施了首例内镜下脉冲电场肿瘤消融术。

脉冲电场肿瘤消融术(西安交大一附院)(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韩菊主持会议。医院供图

患者为一例局部晚期胰腺癌病人,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同时因梗阻性黄疸且伴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无法有效开展常规治疗。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吕毅教授、交大一附院肝胆外科仵正主任、胆胰内镜外科孙昊主任、胰腺外科王铮主任等经过仔细充分的术前讨论,与患者家属进行了多次医患沟通,决定为该患者实施ERCP 内镜下脉冲电场肿瘤消融术 胆道支架植入术。得益于脉冲电场能量高度密集的特点,脉冲消融过程仅用时约100秒,消融区平均温度40℃,过程安全可控,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胆汁引流通畅,恢复顺利。2月8日,患者顺利出院。

据悉,在首例患者成功救治的基础上,手术团队在春节期间又分别为一位患有壶腹部肿瘤和一位患有原发性肝癌的患者成功实施了内镜下脉冲电场肿瘤消融术。

脉冲电场肿瘤消融术(西安交大一附院)(2)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为患者实施内镜下脉冲电场肿瘤消融术。医院供图

吕毅教授带领的肝胆外科和外科梦工场团队自2017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高压脉冲电场生物效应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工作,联合组建医工交叉研究团队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以及陕西省“两链融合”项目的经费支持。

团队基于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特点和内镜外科技术的发展趋势,创新性提出经自然腔道实施内镜下脉冲电场肿瘤消融的设想。相比传统手段,该技术可以使消融电极与腔内生长的肿瘤组织更好地贴附,提高脉冲能量在肿瘤局部的聚焦能力,提升治疗效力、减少手术创伤,避免肿瘤沿针道播散或发生出血等并发症,同时也降低了手术难度和医生学习曲线。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梁得亮教授表示,“吕毅教授团队开展的此项创新技术,是电能在医学上的应用,手术的良好效果显现了医工结合在生命健康领域的成功应用,也为工科团队未来在生命健康领域进行科技创新提供了思路和信心。”

脉冲电场肿瘤消融术(西安交大一附院)(3)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梁得亮教授致辞。医院供图

本次手术采用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性能医疗器械。这项创新医疗技术的顺利开展是西安交通大学在医工结合领域结出的又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内镜外科创新技术领域取得了新突破,有望为肝胆胰肿瘤诊治提供一种新手段。

责编:陈龙飞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