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尽头是草原》温情而来,如果只看这个片名,或许不少人会联想起爱情片的,可未必感兴趣。但随着好口碑不断而来,也让我们充满期待,这“爱情片”真那么好看?

其实这不是爱情片,这可是一部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描述了一个爱与救赎的感人故事。

重要的不是看海而是陪你看海的人(从释然到释怀才容易看懂)(1)

电影的导演是尔冬升,他就是擅长真实题材。由于故事本来就是基于真实历史背景,而且还是在令人向往的蒙古里真实取景,整部电影犹如一部纪录片那样,令观众们看得津津乐道。

电影贵在没有刻意去煽情,只因这个历史背景已经令人心酸,再以孩子的角度去描述故事,当然在情感上能直戳观众们的心底。

重要的不是看海而是陪你看海的人(从释然到释怀才容易看懂)(2)

但放心,导演已经把情感加以控制,可尽力融入更多笑点,让观众们无需用上整包纸巾哦。

或许就是在哥哥问出了这句:“恨过我们吗?”

然后妹妹想了想,再认真地答:“小时候曾经有过。。。。。。”

这一刻,全场观众大多数都不经意的落泪了。

重要的不是看海而是陪你看海的人(从释然到释怀才容易看懂)(3)

片名叫“海的尽头是草原”,或许大家知道是在蒙古的故事,草原是确实的。但“海”呢,内蒙可没有海啊,电影里也没有大海的场景啊,那片名为何是这样?这确实要把电影看完了,看到最后了,才“释然”过来。。。

重要的不是看海而是陪你看海的人(从释然到释怀才容易看懂)(4)

确实,这部电影就是描述人要用一辈子才能释然的故事。在世间上,很多事情都不能用对或错来形容,尤其是对于亲情。

所谓 “虎毒不食子,狼凶不吃父”,无论是什么样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的。

这部影片的魅力在于能令观众们有堕入感,这是对于角色情感上的堕入。相信不少观众会堕入到小女孩的角色中,想着:到底妈妈是不爱我了么?

更有观众会堕入到妈妈的角色中:如果是我,我能舍得这样做么?

重要的不是看海而是陪你看海的人(从释然到释怀才容易看懂)(5)

影片里更动人的角色就是马苏所演绎的妈妈,她完美展现出游牧民族人民的善良、勇敢,再加上自身的漂亮。真、善、美并存的她,用真情让收养的女儿从释然到释怀。

相信不太认识马苏的观众们,或许会误认为导演真的在草原上找来角色主演。

重要的不是看海而是陪你看海的人(从释然到释怀才容易看懂)(6)

其实电影中确实邀请了不少当地群众来做演员,加上在草原上取景拍摄,并进了蒙古包里一探究竟,整片就是给观众们真切感。

尤其导演是尽量以小孩的角度去描述剧情,以小孩的视野去拍摄场景,以小孩的思想去感受细节,整部电影的细腻感是值得我们去感叹的!

重要的不是看海而是陪你看海的人(从释然到释怀才容易看懂)(7)

“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是国家的指示,也是草原人民的使命。我们是值得和家人们一起步入影院,去感受这份伟大的爱,去寻找人性中的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