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语,常被人理解为是他对孔乙己的态度。其实并不完全是全是。这是鲁迅1907年写小说之前,在论文《摩罗诗力说》里评论英国诗人拜伦时所用之语。原文里的几句是这样说的:"(诗人)重独立而爱自由,苟奴隶立其前,必衷悲而疾视,衷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这是鲁迅说拜伦对他的不觉悟的英国同胞的态度。鲁迅对中国国民也同样有这样的感受。

笔者进入社会之后,人们通常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命”、“运气”,当然我们并不否认一个人的成功是离不开这些东西。但是,如果都用这个作为借口的话,也就是说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是没有用的。人们会为眼前的小挫折而放弃抗争,这个就是平庸的人最终越来越平庸的原因。当一个人成功的时候,你就会对照他身上你不具备的条件来安慰自己不努力、不抗争,这样你的“懒惰”就是心安理得的。并且社会上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既然是大部分都是如此,所以你随着大流就不会用人说你的行为是错误,因为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当有部分人勇敢走出来的时候,别人会说你是“瞎折腾”。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哪五个兄妹(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1)

我们大部分人好像都带着一种无奈活着,想冲破却没有任何办法去突破,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事情想要突破却那么的难。就像我们今天想要说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一样》生活折磨着这个小人物,这个小人物却也只能忍受着,就像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带着一种“丝毫无能为力”的反抗面对着这个世界。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是刘恒创作的小说。说的是张大民是家里的老大,他的贫嘴在街坊街里出了名,但其实大民是一个心底善良的老实人。这日,美女邻居云芳谈了很久的男友去了美国,云芳一直躲在家里不肯吃不肯喝。见此情况,彩芳叫自小和云芳一起长大的大民去劝劝妹妹。在云芳面前,大民凭着他出神入化的贫嘴本领令云芳破涕为笑,自此拉开了两人的恋爱序幕。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哪五个兄妹(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2)

大民和云芳经过一段时间的恋爱,两人决定结婚了。可是张家的兄弟姐妹们都住在一起,家里的地方本来就宽敞,大民的婚房一时没有着落。一家人还为此闹得不愉快。在经过一番拉扯后,大家终于想出办法,将里屋腾出来给大民当婚房。张大民终于要结婚了……

作为“张大民”这样的生活方式是对还是错?

张小树托着腮帮,看远山的云影,进了天才必入的境界,目光正摇上去摇上去,跃然于云端之外了。

"爸,人为什么会死呢?"

"我也不太懂,问你妈。"

"妈,人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有时候没意思,刚觉得没意思又觉得特别有意思了。真的,不信问你爸。"

"爸,人活着没意思怎么办?"

"没意思,也得活着。别找死!"

"爸,为什么?"

"我说不大清楚,我跟你打个比方吧。有人枪毙你,没辙了,你再死,死就死了。没人枪毙你,你就活着,好好活着。儿子,你懂了吗?"

这是《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小说几乎结尾处的节选。儿子张小树觉得这样活着没有意思,但是,张大民给他的回答是人活着没意思怎么办,没有也得活着,不能找死。不知道什么时候看过一句话话说人生就是无限的重复循环,在无数没有意思的重复循环中找点意思,要不然就会抑郁、困惑。笔者觉得这句话说得太对了。就像张大民说的那样,其实他已经知道自己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但是他还是说必须活着,不能找死。

张大民的生活处境和与我一样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是完全一样的,但是我们的生活到底是对是错,是优是劣,似乎我们从来没有思考过,直到我看了这部小说后我觉得有必要思考一下这样的问题。

1没有远大理想的日复一日

其实我们活着的大多数人活了一生都没找到自己真正想干的事情。每天好像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开始工作,挣钱。我想着的是要是大多数人如果没有生存的压力,大概自己想去干什么都是不知道吧。没办法就和张大民的想法是一样的的,张大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不思进取”的生活态度。张大民的工作可以说是普通不能再普通的,他是工厂的锅炉工,就算是这样的工作也是自己父亲因为退休、去世然后直接“传给了”张大民。这样的子承父业张大民丝毫没有任何的想法或者是反抗。这只是一个吃饭的工作,没有什么理想呀,没有什么抱负。同时张大民的愿望也是极致现实的。他没结婚前,他们家里一家六个挤在一个一间半大小的房子了里,用拥挤到自己的弟弟“五民”考大学的时候,只想去新疆因为那里宽敞,想怎么睡觉就怎么睡觉,再也不会因为没有空间而发愁。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哪五个兄妹(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3)

张大民是家中老大,在这样一个家庭中,一个贫穷狭小的空间中,张大民依然娶到了他的女神——李云芳。是啊,既然结婚了就得要婚房吧,所以他只能和家人商量自己和云芳睡里屋,其他弟弟、妹妹们则睡在外面的上下铺里,最后就是自己的母亲必须要睡走道。张大民的理想就是有件属于他们自己房间,其他的他一概不想。他的理性过于“现实和踏实”,可以说他虽然用了一些手段,但是也算是不费力得解决了。他在老屋旁盖了半间屋子,这件房子中间还有棵树。他们的床也被两棵树分开。就这样张大民也算是满足了,他并不再多想而是想着要个孩子。

我们看到张大民的生活就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没有波澜。这样的生活应该符合中国很多人的生存状态。张大民的生活可能是一天比一天好,但是绝对是一种缓慢的前进,同时对于改变生活的作用并不是非常大。他沉迷于“老婆、孩子与热炕头”,没有任何事业心。唯一一个长处就是“贫嘴”,当云芳的前男友从美国有了些小成绩回来看看,他也并没有任何的触动和想法。他不想为难自己,他只想维持着现状。

维持现状是不需要任何的努力,只要重复前一天的行动就行了。他用他自己的像阿Q一样的:精神胜利法。

"我给您开门。上飞机小心点儿,上礼拜哥伦比亚刚掉下来一架,人都烧焦了,跟木炭儿似的。到了美国多联系,得了艾滋病什么的,你回来找我。我认识个老头儿,用药膏贴肚脐,什么病都治……回纽约上街留点儿神,小心有人用子弹打你耳朵眼儿,上帝保佑你,阿门了。保重!妈了个巴子的!"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哪五个兄妹(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4)

这是张大民送云芳前男友上飞机之前的一段对话,这里他看到张技术员在美国干的不错就在机场半开玩笑的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他自己坐不起飞机就觉得飞机有掉下来的危险,自己去不了美国就说美国并不美好,因为有艾滋病和枪击案等等。这就是延续着阿Q精神的行为,他在依然用的活灵活现。曾几何时,我们是否也用这样的手段?

2 安贫乐道的过生活

生活艰难又无力反抗,有些人会走极端,会在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但是这样的无力反抗却没有人可以说我能够批评你。因为张大民的生活方式好听一点的叫:“安贫乐道”。贫穷的张大民也会为孩子的奶粉发愁,也会因为没有房子难过,更会因为自己没有云芳的前男友本事而耿耿于怀,所以他才和云芳大吵一架。可是即使有些“意难平”也并没有让他发奋而努力,因为他已经米没有了对所谓“事业和金钱”的期待而安贫乐道。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哪五个兄妹(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5)

安贫乐道笔者一直认为是一种无奈的手段,笔者认为大部分人都是世俗的。张大民早年的工作就是顶替父亲的,而且一干就是好多年。这么多年他没有任何改变,他有工作可以养活自己,没有人会指责一个工作了的人。张大民也很享受这样的生活,他的生活平静如水就像大多数人的生活一样,安慰着自己“平凡的可贵”。安贫乐道就是如此,他结了婚、生了孩子仿佛这辈子的大事基本上完成了,现在就把孩子抚养好就可以了,他不用做任何改变,对物欲小一点、少嫉妒一点、知足一点这一生就这样“无忧无虑”地过完了。多好的生活,多幸福的生活呀!

张大民领着全家去爬香山了。在鬼见愁下面的索道站,他又犯了抠门儿的毛病。单程多少钱。双程多少钱。大人多少钱。儿童多少钱。掰着手指头算乱了套。李云芳不理他,越理他越乱,干脆走到一边,等着他从雾里走出来。他爬出来了。

"让妈和小树坐缆车,咱俩爬吧?"

"你不伯掉下一个去?"

"可也是。那你跟他们坐,我自己爬?"

"仨人坐得下吗?"

"可也是。那你跟妈坐,我和小树爬?"

"小树惦记坐缆车惦记多少日子了?"

"可也是。那你跟小树坐,我和妈爬?"

"怎么爬?"

"我背着我妈爬。"

"大民,别抠那几个钱啦!"

"我不是怕吓着咱妈么!"

坐缆车的钱也是需要省的,张大民一定认为这样的方式,可以让自己母亲可以不紧不慢地看风景,不会因为缆车上升太快而错过了太多的风景。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哪五个兄妹(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