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昌庆旭

清末民初,武昌城内私家园林倒是不少,其规模大小不等,比如说首义路黄土坡鄂园,大成路乃园,紫阳湖熊园,兰陵街湖上园等等,但是武昌从未有过公园。

早先蛇山建有首义公园,规模不大,权且称之小首义公园。该园基本上是以乃园为基础而修建的,乃园在明清两代是湖北按察使司署的后花园,位于武昌蛇山西端南麓,占地数十亩。造园依山就势形状如乃字,故称乃园。

武汉现有建成的江滩公园有几个(话说武汉乃园改建首义公园)(1)

乃园示意图

按察使司署主管一省的司法行政机关,相当于现代的监察局、公、检、法机关。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按察使是管理一省司法的长官,主要职责:“纠官邪,戟奸暴,平狱讼,雪冤抑,以振扬风纪,而澄清其吏治。”太平军占领武昌时,北王府曾设于臬署。清末有一刘姓臬司占该园,俗称臬署园。园中原有学律馆、四忠洞、望江亭、鹤梅堂、般若台。园内有泉名“竹池”。民国年间园毁。

武昌区房地产公司后院墙上有块“乃园图记”石碑,题款为“光绪十二年二月权汤诸可权题”。作者曾任江夏县令,工书法,善绘画。这幅乃园石刻写实,建筑依山就势,布局疏朗,视野开阔。利用地形布置亭廊,东侧以七曲回廊为界,西侧以竹棚和爬山墙为界,山下凿石为泉,临水置亭,粉墙黛瓦,清新自然。清末陈三立写有《乃园冬望》一首:

闲从墙角见山亭,零叶疏枝挂杳冥。

归鹊暮衔城郭影,残蝉旧倚管弦听。

冷寻梅蕊垂垂白,愁落杨丝漠漠青。

木柄长镵逢一笑,生涯谁问酒初醒。

武汉现有建成的江滩公园有几个(话说武汉乃园改建首义公园)(2)

吴兆麟图片来自华夏吴氏网

吴兆麟(1882—1942),字畏三,号宽元,湖北鄂州葛店岳陂村吴家畈人。1898年参加湖北新军。1899年考取湖北陆军第八镇工程营随营学堂。1900年转入工程专门学校。1902年毕业,升为哨官。1905年参加“日知会”,任该会干事及工程营代表。1909年毕业于参谋学堂,回工程八营任左队队官(连长)。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城爆发新军起义,当晚被推为起义临时总指挥,部署指挥起义部队进攻湖广督署,占领武昌。湖北军政府成立,担任参谋部部长,第一协统领。1912年9月,授予中将军衔。1923年2月,授将军府平威将军。1942年10月17日,病逝于武昌,终年60岁。1943年7月,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

1922年,章太炎邀集辛亥首义同志和军政商各界代表,商议并成立“辛亥首义同志会理事会”,会议公举吴兆麟为理事会主席。辛亥首义同志会理事会成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创办首义公园。旨在纪念辛亥革命及兼顾首义伤残军人生活,吴兆麟为辛亥革命残废军人征集资金,并个人带头捐款,很快募集到几十万元。经过半年的努力,乃园小首义公园基本建成,政府照顾首义伤残军人而拨给一块地皮,东邻文庙,西至臬水巷,南抵大成路,北靠山坡。辛亥首义同志会理事会办事处也设于公园内。

1923年退伍军官“八大将军团”及首义人士夏道南私人集资,在乃园内靠荷花池平地上盖起了汉兴大戏院,以及露天的共和游艺社舞台,公推夏道南为经理。辛亥伤兵寄居园内大厅屋系原按察使会客厅,他们依赖场地出租和搭篷摆摊卖茶,以维持生计,昔日乃园从此变成了喝茶听戏的娱乐场所。1924年修复陈友谅墓及“三楚雄风”牌坊。1928年建孙中山先生纪念碑,公园门口竖起"辛亥武昌首义纪念坊"牌坊。

早期创修首义公园,夏道南出力良多。夏道南(1883—1930),字熏阶,嘉鱼簰洲镇人。秀才,两湖书院生,1905年派赴日本学陆军,加入同盟会,1909年毕业后转入步兵专科。时湖北争路事起,与张伯烈被推为湖北留日学生代表,于10月份回国,为铁路协会会员。1910年9月赴日本返校,入参谋本部研究军事,辛亥首义成功,回武昌任湖北军政府顾问,旋委为军务部参议长。参加阳夏战役,在扁担山与清军激战。停战议和时任军务部副部长,1912年黎元洪聘为都督府顾问。

和议告成夏辞职,在汉口组织东亚大同社,开办汉大舞台,自任经理。1919年春,在嘉鱼县狗尾山、虎山开办同益公司采煤,同时在汉阳琴断口创办和兴砖瓦厂。1922年他与吴兆麟等创修武昌首义公园,1926年在簰洲镇建10千瓦火力发电厂,开办“鸿成电灯公司”及机器碾米厂、压面厂。1930年病故。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并在最下方留言!

武汉现有建成的江滩公园有几个(话说武汉乃园改建首义公园)(3)

打捞江城记忆 串起散落的珍珠

钩沉三镇往事 回眸过眼之烟云

武汉现有建成的江滩公园有几个(话说武汉乃园改建首义公园)(4)

1876年的武汉

编辑:水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