讣 告

讣告沉痛悼念许同均教授:沉痛悼念许征帆教授(1)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理论教育家,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科学社会主义著名研究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学科评议组原召集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原首席专家,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顾问、原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许征帆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8日8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许征帆教授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披荆斩棘,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探索鞠躬尽瘁。他的逝世,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领域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许征帆教授!

遵从许征帆教授遗愿及家人丧事从简的心愿,不举行追悼会。凡有关团体和个人致唁电、唁函者,请与许征帆教授治丧委员会办公室联系。

许征帆教授千古!

许征帆教授治丧委员会

2022年12月28日

许征帆教授治丧委员会

主 任:张东刚 林尚立 靳 诺

副主任:吴付来 郑水泉 杜 鹏 朱信凯 齐鹏飞 王 轶 胡百精 青格勒图 杨伟国

委 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彦斌 段成荣 冯诗松 吉昌华 林 晨 罗建晖 宋莉芳 吴 健 张 斌

治丧委员会办公室

主 任:齐鹏飞

副主任:罗建晖 王 易

成 员:秦 宣 刘建军 王向明 朱 岩 陶文昭 宋学勤 郗 戈 张晓萌 赵淑梅

治丧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小组

(一)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电话:010-62513807、62516629(传真)

手机:15210847254(卢垚)

13810933022(李晓雨)

邮箱:marx@ruc.edu.cn

(二)中国人民大学学校办公室

电话:010-62511083、82509727(传真)

相关团体和个人如有唁电、唁函请发传真或邮箱。

许征帆教授生平

许征帆教授是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理论教育家,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科学社会主义著名的研究专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组成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顾问、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等学术职务,在我国思想理论领域和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许征帆教授1927年10月16日生于福建省金门县,在家乡被日寇占领后,随乡亲闯南洋到马来亚,后来到新加坡南洋华侨师范学校读初中。日本攻占马来亚和新加坡后,逃难到印尼一个小岛。劳作之余苦读《古文观止》《现代文选》和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日本投降后,回到马来亚,并于1946年参加革命工作,担任马来亚共产党机关报《民声报》和胡愈之主编的革命报刊《南侨日报》的特约记者。1948年被英国殖民当局勒令离境,化名到香港达德学院新闻专修班学习。1949年3月离港北上,进入华北大学马列主义基础研究生班学习,并于194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到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任教,先后担任《教学与研究》主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2004年光荣离休。

长期以来,许征帆教授一直处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先后讲授多门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受到同学们由衷喜爱,他的教学艺术吸引着校内外的广大师生。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博士生导师,他为我国培育出数十名优秀博士,其中已有多位成为“双一流”高校和国家重要研究机构的著名学者和学科带头人,成为党的优秀干部。多次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一等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学著作奖等奖励,多次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师德模范、北京市爱国立功竞赛标兵、北京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生导师等称号,获聘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

长期以来,许征帆教授一直活跃在学术领域和理论界。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就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红旗》等报刊上,发表了多篇阐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文章。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内外新的形势和挑战,许征帆教授致力于从宏观上思考有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围绕这一主题发表了一系列产生了较大学术和社会影响的论著,主要有专著《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合著《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三卷本(获国家图书奖荣誉奖),主编《社会主义论库》三卷本(获北京市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怎样认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获北京市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论》(获国家图书奖);长篇论文《试论我们时代在20世纪发展的主旋律》(北京市优秀论文一等奖)、《千难起步,万险征途———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革命发生论的双要题》等等。同时,他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大报上发表多篇文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许征帆教授在马克思主义综合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上提出了诸多新观点新论断,作出了重要学术贡献。他倡导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初步构建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提出并论证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是马克思的“第三个伟大发现”;从历史观高度论证了落后国家率先实现革命突破和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史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开创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专门化研究,编写了新时期首部综合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身体力行新鲜活泼的马克思主义文风,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作出了表率。

许征帆教授坚持学术与信仰的统一,坚持学术信念与政治信念的统一。他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研究,都不是出于纯粹的个人兴趣,而是为了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了坚持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因而在他的学术生涯中展现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宏大气魄和光辉形象。

许征帆教授的离世,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理论教育事业的重大损失,是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科的重大损失,是科学社会主义教学与研究领域的重大损失。

我们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送别我们敬爱的老师和前辈,我们将继承许征帆教授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理论教育事业的崇高遗愿,学习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渊博学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作出自己的努力,不辜负这位令人崇敬的经师和人师的殷切期望,在新征程上为不断开拓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许征帆教授永垂不朽!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马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