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人类肉眼所见称为月亮,古时又称为太阴、玉兔、婵娟、玉盘,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亮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月亮是地球已知的质量最大的卫星,它的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月亮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它的轨道与黄道的平均倾角4°;月亮赤道与黄道的平均倾角1°。

一个有故事的月亮(新话神话旧话的月亮)(1)

由于月亮在天空中非常显眼,再加上有规律性的月相变化,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文化如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历法编制、文学艺术和风俗传统等产生重大影响。

一、新话的月亮

原创

•沁园春•咏月

月上东楼,雾散南天,花郁满庭。望银河倒泻,长空澄澈,瑶台高耸,玉宇娉婷。万里清光,千山秀色,疑是蓬莱近几程。登临处,依稀竹木翠,无数流萤。

当年曾赋飘零。忆往昔、如沉醉未醒。叹功名富贵,皆成尘土,文章事业,刻苦经营。白发霜铺,黄梁梦破,赢得清闲度半生。而今后,喜朝观燕舞,晚赏歌莺。

一个有故事的月亮(新话神话旧话的月亮)(2)

二、神话的月亮

神话传说之一:

西汉初期的《淮南子》曾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直晒得大地冒烟,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有一个力大无比的、箭术高明的英雄后羿,决心为老百姓解除这个苦难。

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弓搭箭,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然后,他命令天上最后一个太阳:"从今之后,每天必须按时升起,按时落下,造福人类"。

后羿为民除害,百姓都很敬重他,很多人还拜他为师学习箭术。其中有个叫逢蒙的人,为人奸诈贪婪,也随着众人拜在后羿的门下。

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十分喜欢她。

一天,昆仑山上的西王母为了嘉奖后羿为民除害,赠送后羿一丸仙药。据说,人吃了仙药,不但能长生不老,而且可以升天成仙。可是,后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让她将仙药藏在百宝匣里。这件事不知道怎么被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仙药弄到手。

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逢蒙假装生病留下来。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岂不是要害更多的人?于是,她想办法与逢蒙周旋,盼望后羿早点回来。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自己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找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上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后羿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上树影婆娑,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他的妻子嫦娥正站在一棵桂树旁,默默地凝望着自己。

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就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这,就是每年八月十五拜月习俗的由来。

唐朝诗人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写道:“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引用的,就是这个神话传说典故。

神话传说之二:

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意思是说:有个女子正在替月亮洗澡。她就是帝俊的妻子常羲,她一共生了十二个月亮,所以她给月亮洗澡。

传说当年,常羲经过十二月怀胎,竟然一次生下十二个姑娘。她们个个都长得模一样,每人都有一张饱满圆润而又洁净明亮的脸盘。这一张张羞答答的脸盘每到夜晚,就会放射出格外明亮清澈的银色光辉,把漆黑的大地照亮得如同白昼。

有一次,她们姐妹十二人一起偷偷来到人间游戏玩耍,被人间的美景迷住了。大地上有广袤的草原、茂密的森林、奔涌的江河、蔚蓝的大海、巍峨的高山,还有遍地盛开的、芬芳馥郁的鲜花,林间欢唱的鸟儿。天上,是看见如此美丽迷人的景观,使她们赞叹不已,从而对人类所生活的大地原野产生了浓烈的兴趣。然而,就在玩得高兴的时候,她们同父异母的哥哥(火红的太阳)结束了一天工作,落下西山,黑暗不知不觉中笼罩了大地。这时,她们才惊愕地发现,夜晚的大地是多么恐怖,那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不见了,人们不得不生活在黑暗之中。于是,姐妹们便坐下来商量,最后都不约而同地想到自己那饱满光洁放射光辉的脸庞,她们一致决定,夜间接替太阳的工作,要像自己的哥哥一样,轮流登上天空,在夜间把光辉洒向人间,驱走黑暗给大地带来的迷乱恐惧。她们的决定,得到了母亲常羲的热烈赞同,为女儿的高尚品德所感动,她很高兴地安排十二个姑娘夜晚轮流升上太空,每人一个月,十二人轮流一遍,就刚好是一年。

就这样,她们不知疲倦,从不怠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人类带来光明忘我地工作。从此,夜晚的天空因月亮姑娘的出现而变得皎洁明朗,大地上的人们欣喜若狂,欢呼雀跃。

因为是女人比较含羞,所以夜夜出现在天空中的打扮都不太一样,又因为是女性,每月都有例假在身,总有几天是不能上天的。所以,夜空中也就有了月圆月缺,也就有了无月当值之晚。

只是,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遇上闰年多了一个月,该谁来值班?

唐代,是一个道家思想盛行的时代,各种玄学比较兴盛。这时,又有人编造说:月中桂树高500丈,必须有人去砍,但是砍一尺长一尺,永远都砍不完。有个叫吴刚的,因为修仙触犯禁律,被玉皇大帝罚去月亮砍树。于是,就有了“吴刚伐桂”的故事。

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写道:“莫羡仙家有上真,仙家暂谪亦千春。月中桂树高多少,试问西河斫树人”。

一个有故事的月亮(新话神话旧话的月亮)(3)

三、旧话的月亮

历来,堪舆学家也十分重视月亮,对月亮的行度进行计算,希望能够运用到月亮的照射点。并且,结合太阳运用,最好是能够找到太阳和月亮共同照到的地方。

一个有故事的月亮(新话神话旧话的月亮)(4)

堪舆计算月亮值日,也计算月亮值时。有的人按日历转换计算,有的人按干支计算,还有的人按二十八宿进行计算,存在时间与空间的不同。正常年间有不同的计算方法,遇上闰年又有不同的计法,总之五花八门,一片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