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么一个中世纪,不管是《安徒生童话》里面的公主和女巫,还是《指环王》、《冰与火之歌》这些西幻作品里面的魔法对决,还是日式rpg游戏里面的勇者和魔王,中世纪时代可以说令人不禁浮想联翩。然而,真正的中世纪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了解这一切。

“民以食为天”,在任何时候,填饱肚子是最重要的。以13世纪的英格兰为例,城市居民的主食包括牛,羊,家禽以及小麦,大麦,燕麦等。同时,人们还可以在市场买到各种水果和蔬菜,除了苹果、梨、樱桃和坚果外,还种植着更高档的水果,如木瓜、桃子、桑葚和杨桃(一种欧洲小树的酸性果实,属于蔷薇科)供消费。供应的蔬菜包括洋葱、韭菜、豆类、卷心菜、(红黄白橙色)胡萝卜、蔓菁、菠菜以及甜菜(只有叶子用于烹饪)。酸苹果和未成熟的葡萄被制成酸果汁,用于烹饪。

农村地区的饮食要稍微差一些,虽说返朴归真的田园生活倒也不错,可是质量同城市居民有一定差距。日常饮食主要是素食,即由大麦和燕麦、一些水果和蔬菜、黄油、芝士、肉和蛋做成的面包。大部分不列颠的红酒从欧洲大陆进口,由于其价格过于昂贵,普通农民只喝啤酒。没有用于面包和啤酒的谷物被制作成粥或者肉汤。最穷的穷人炒菜时不放肉,如果他们经济条件允许,也许会吃熏肉皮和菜豆。家境稍微宽裕的农民会圈养一些牛或羊,进而获取奶制品。由于当时物资的短缺,平民的饮食选择并不宽裕,所以炖蔬菜(豌豆、洋葱、韭葱加上调味料)是人们的主食。

看完凯撒的一生(中世纪的日常生活)(1)

庄园仆人的伙食一般都比较丰富,有牛肉、鲱鱼,或鳕鱼作为额外的蛋白质来源,还可以食用黑麦和小麦做成的面包。为庄园卖力干活的人往往伙食不错,通常享受吃小麦面包、牛肉、奶酪,以及无限量的啤酒。在圣诞节的时候,领主会收到佃户赠送的一只母鸡或者酿酒用的谷物,作为回报,领主会给予他们一顿大餐——不仅仅包括面包、奶酪和浓汤,还有很多种肉菜。当然了,水果也是必不可少的,中世纪的英格兰农民经常吃的水果和坚果有樱桃、苹果、梨、李子、榛子、核桃和甜栗子。欧芹和其他野菜、小鸟、兔子和咸鱼也经常能在农民的锅中见到。偷猎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通常受到当局的严厉惩罚。由于糖和香料都是奢侈的食物,除了水果糖之外,唯一的甜味剂就是蜂蜜。而作为生活的调剂品,普通啤酒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看完凯撒的一生(中世纪的日常生活)(2)

而处于社会上层的贵族,其饮食可要比一般的平民百姓要讲究得多。他们不仅要遵守相应的餐桌礼仪,还有种类丰富的山珍海味。面包和啤酒自然是最高品质的。我们以理查二世和兰开斯特公爵的宴会为例。一道菜的开胃菜是鹿肉和蔬菜,接着是一种叫Viaundbruse的肉汤。然后是猪头、烤火腿、烤天鹅和烤猪,大概配上了合适的酱汁。最后是甜的伦巴底蛋奶沙司和饭后甜点。第二道菜的开胃菜是胶汤,盛放在来自叙利亚的白盘子里。接着是烤猪、鹤、雏鸡、苍鹭和海鲷。然后是经过雕刻的肉和烤(两岁大的)兔子。同样的,第二道菜以饭后甜点收场。第三道菜以杏仁开胃汤开始,和伦巴底风格的炖菜。紧随其后的是烤鹿肉、鸡、兔子、鹧鸪、鹌鹑、云雀和一个被称为“Payne puff”(面包酥)的油炸食品,以及一种果冻、甜凝乳和被称作Longe Fritours的蛋饼。如同往常一样,这顿饭以饭后甜点收场。

看完凯撒的一生(中世纪的日常生活)(3)

服饰的起源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其不仅代表了人类自身的审美,同时也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而中世纪的欧洲也不例外,在宗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背景下,服饰自然有强烈的宗教特征,并最终形成了神性与时代审美相融的艺术风格。

以中世纪的德国贵族为例,在宫廷之中生活的贵族,服装方面尤其华丽考究。查理大帝在庆典时,身上穿的是用金线编织的衣服,大衣上别着镀金的别针,脚上穿的是镶嵌着宝石的靴子,头上戴着缀满宝石的金冠,可谓一身珠光宝气,金光闪闪,显示出不凡的高贵形象。其他贵族也竭力在着装方面凸显自己。他们的服装大多用丝绸等源自东方的最昂贵的布料做成的,不仅色彩艳丽,而且款式时髦多样。不同的历史时期,德国贵族的服装款式和风格都有所不同,极具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中世纪早期,德国贵族的服装样式受到拜占廷人的影响,通常穿着昂贵的、色彩艳丽并且带有各种图案的绣花织物。为了凸显中世纪时期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统治阶级对社会各等级的服装色彩做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红、绿、蓝等靓丽的色彩只有贵族才能享用。一般下层民众则只能穿戴由羊毛和亚麻混纺而成的不显眼的原色服装。当时,贵族绅士的基本装束是:一件长过膝盖的罩衫和一条紧身长裤,另加一件无袖的外套或一件整块布料做成的披风,脚上穿一双长统袜子、长靴或齐膝高的、脚踝上缚皮的农民鞋。此外,还饰以一些装饰品,如披风上的别针,手臂上的镯子,皮带以及用青铜打制成的带扣等。贵妇们的服装则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基本样式是一种用白羊毛织成的短袖束腰的内长袍。衬里长袍的袖子细长,一直盖到指关节,外套则短而宽松,袖子短而细。

看完凯撒的一生(中世纪的日常生活)(4)

女性服饰方面,一些贵妇还配戴着贵重华丽的冠状头饰。她们脚上穿着软皮尖头鞋子。发型则变化多端:起初以编成辫子或自然披肩长发最流行,后来又转为时尚卷发。至于装饰物方面,用金银制成且镶嵌着宝石的螺纹型手镯、冠状头饰、项圈、耳环等最受欢迎。

看完凯撒的一生(中世纪的日常生活)(5)

当然,等级森严的中世纪社会自然少不了逊色于贵族服饰的平民服饰。男性一般是束腰外衣、衬毛外套、马裤和一顶帽子,内衣则是粗布制成的衬衣和长内裤。女性一般是束腰外衣、连衣裙以及帽子(或头巾),内衣和男性基本没有区别。穷困的农民可能仅仅有一套衣服,普通家庭每人会有两套衣服。资料记载,托斯卡纳的女性,一般有两件束腰外衣:新的穿在里面,旧的穿在外面——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服装是为了保暖,尤其是在湿冷的天气中。稍微富裕的家庭,可能会有一些衬着动物皮毛的外套。如果手里有闲钱的话,有些农民也会给自己的衣服和帽子配上金属的纽扣或饰品,但并不常见。城市要稍好一些,可是穿的照样是亚麻布做的服装。

看完凯撒的一生(中世纪的日常生活)(6)

而近年来在ACGN亚文化圈子里大行其道的哥特式服饰,其也在中世纪服饰的演化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痕迹。哥特式服饰在13到15的欧洲尤为流行。其服饰上的特点是多采用纵向的造型线和褶皱,使穿着者显得修长,并通过加高式帽来增加人体的高度,给人一种轻盈向上的感觉。哥特风格的服饰特别重视外表的浮雕效果和线条。女装上装紧身合体,下半身的裙子宽大、上轻下重,形成一种圆锥状造型,具有极强的装饰性。中世纪,裙长是一种等级的标记,只有高贵的太太们才允许后摆拖地,并有权把它染成绿色。服装上的分割线、装饰线多采用纵向的、垂直的线条。而那尖尖的埃宁帽,高高的紧身裤,以及上衣上的图案,仿佛要吸走你的心智,将你带回那个时代。

看完凯撒的一生(中世纪的日常生活)(7)

老规矩,中世纪的房屋建筑自然还得分为贵族和平民两大类。不过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各种教堂无疑占了c位。而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科隆大教堂。作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其高耸入云塔顶无疑是在向世人昭示着天主教徒那同上帝交流的决心,该教堂占地约8000平方米,双塔高约157米。内有礼拜堂10个。中央大礼堂穹顶高达43.35米,中央双尖塔高161米,直插云霄。大教堂四壁上方共10000多平方米的窗户上,全部绘有《圣经》人物,在阳光反射下,金光四射,多彩多姿。教堂钟楼上有5座响钟,最大的重24吨,响钟齐鸣时,洪亮深沉。21世纪的古文物被存放在教堂的金神龛中,被视为中世纪金饰艺术代表作。

看完凯撒的一生(中世纪的日常生活)(8)

一提起中世纪贵族的居所,我们自然而然想到了城堡。城堡是一项昂贵的工程,可能需要多年才能完成。一位石匠师傅,实际上也是建筑师,带领一个由数百名熟练工人组成的团队,从木匠到铁匠,从堤坝专家到普通工人。材料的运输是所有成本中最高的,所以靠近当地的采石场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最早的城堡形式是一个简单的木制栅栏,也许还有土木工事,围绕着一个营地,有时在中心有一个永久性的木塔。然后演变成土堤和堡场式城堡——一堵墙包围着一个空地或庭院(bailey,堡场)和一个天然或人工山丘(motte,土堤),上面建有一座木塔。从公元 11 世纪开始,这些城堡尤其受到诺曼人的欢迎。而在公元 12 世纪,外墙和主要的中央塔楼也开始用石头建造,但通常不是在土堤本身之上,因为它不够稳定,不能作为这样一个沉重结构的基础。事实上,全新的地点可能更受欢迎和需要,而选择的基础是基岩,以防止攻击部队的任何破坏。尽管在公元 16 世纪之前,城堡主楼被称为Donjon(来自法语,意思是“领主”),但城堡主楼成为了城堡的一个主要特征。城堡主楼是中世纪城堡的核心,也是进攻或围攻时的最后避难点。然而,在他们到达主楼之前,攻击者必须顺利通过一长串的防御结构。一座中世纪城堡的典型特征是:护城河 Moat - 有水或没水的外缘沟渠;外堡 Barbican - 保护城门的防御工事,如城门外的桥头堡;幕墙与塔楼 Curtain Walls & Towers - 外缘的防御墙;防御性门楼 Fortified Gatehouse - 主要的设防的城堡入口;城堡主楼 Keep - 最大的塔楼和最好的据点,又叫做城堡主塔 Donjon 或大塔楼 Great Tower;堡场 Bailey - 幕墙内的区域或庭院,又叫 Inner Ward。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城堡内的厕所一般开在墙壁上,以此将排泄物丢入护城河内,这样,刺客就可以通过这里来刺杀正在如厕的目标。同时随着排泄物的日积月累,护城河的卫生条件也会变差。

看完凯撒的一生(中世纪的日常生活)(9)

平民的住宅条件就没这么好了。在农村地区,广大农民住的是一种被称为“长屋”的房子。农民们一般喜欢就地取材,选用的材料多为石材,同时由于中世纪的欧洲森林覆盖率较高,木材也常被用来盖房子。长屋的最大特色,就是“多功能”,所以又被称为“混合房”。它没有多余的房间,大致会分为三四个功能区:其中一端为牲畜居住的地方,中间是带有壁炉(或烤炉、火塘)的主生活区,另一端是摆放了柜子、箱子的储藏区。当然,功能区的位置不一定如此划分,有时候人们会睡在离牲畜较远的地方。必须要强调的是,中世纪大多数的乡村房屋都是这样的,就算是生活较为富裕的时期,也仅仅是在功能区之间用简单的“墙”隔离一下。城市居民则一般喜欢住在二层楼房里,这种房子一般由木制构成,极易发生火灾。

看完凯撒的一生(中世纪的日常生活)(10)

随着罗马帝国的崩溃,原有的驿道设施年久失修,最终在雨天会变得泥泞不堪。在这一时期各国修建的新道路与罗马大道不同,它们的作用并非是连接政治中心,而是连接各个居民点,对于此时的欧洲人民来说要紧的是去教堂、城堡或者市场。以朝圣大道为例,在12世纪的《孔波斯泰尔—圣雅各朝圣指南》中就记录了四条从圣雅各到西班牙的彭特—德拉雷纳的路,供四面八方的朝圣者参考,这本指南同时还记录了各个地区的风土人情。随后在12世纪到14世纪,经济的发展使得各国开始重组他们的路网,在13世纪的《博韦的习俗》一书中将道路归类为五种:小路、大车道、中级道路、大路、皇家大路。当然这也只是作者的一种构想,与实际情况可能并不相同,但也在这一时期,欧洲又再一次被路网覆盖起来了。

中世纪的人们外出时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不必说,自然是自己的双脚,一些朝圣的圣徒会穿着透气的草鞋走过漫长的旅途。而如果条件允许,长途旅行的人们会选择启程骡子、驴或者马,马匹在中世纪被看做骑士的伙伴,在一些故事中骑士与他忠诚的马匹组成的组合广为传唱,比如骑士罗兰与他的战马维朗蒂夫根据这些马的毛色人们划分出不同的等级,纯白和纯黑的马是最好的,次一点是黑白双色或红白双色的,再次是灰白斑点的,最次的是枣红吗和栗毛马。不同的马价格也不同,1299年,达图瓦伯爵花20个利弗购买了一匹棕色马。玛奥·达图瓦夫人在1313年华230利弗购买了一匹右蹄杂色的黑色战马,马的饲料主要是麦秆、干草、黑麦和大麦。同样,马车和轿子也是常见的交通工具,不过中世纪的人们,尤其是贵族并不太喜欢乘坐马车,也许是此时四轮豪华马车还没有出现。

看完凯撒的一生(中世纪的日常生活)(11)

在中世纪旅行,住宿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如果你是某位大人物,比如国王,那么就很简单, 这些人都有几处产业,在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行宫,如果国王要去到没有行宫的地方他们就会行使自己的寄宿权,让主教、修道院的院长或者自己的封臣接驾,不止接驾国王自己,还有他动辄几百人的随从都要安排妥当。同样享有借宿权的还有一些贵族、主教和教皇,其中贵族和主教都可以要求得到他们所需的物品,而教皇由于在一座城市停留的时间不长,接待他并不需要太过破费。但如果需要逗留较长的时间,可以签订协议,罗马教廷曾在1266年和1278与维泰博市签订协议要求对方扩大之前教皇亚历山大四世时期建造的房间,还要在主教教堂内建造一座和教堂毗邻的大厅并为红衣主教们和他们的随从提供住宿的地方,维泰博市痛快的接受了这份协议,因为教皇与主教们的亲临给城市带来的经济收益要更加丰厚。而如果你是个平民,那么借宿的条件就很有限了,你可以住在亲戚朋友,或者某位好心的热心人家中,只需要付出相应的报酬,如果恰好此地你人生地不熟,那么修道院就成了最后的选择了,出于教义的要求,客房和医院成了修道院必备的附属建筑,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院长会亲自带为客人们洗手,然后修道院的所有修士会一起给客人们洗脚。当然,担心也是有的,修士的厨房和客人的厨房是分开的,以防止修士被打扰,另外也要防止客人中混入不怀好意的小偷。总体上说整个中世纪教会都一直在照顾一些贫穷的旅行者,尤其是那些朝圣者,这当然不是全无好处,善良的修道院会获得更多的捐赠,甚至导致了一些修道院之间的竞争。但如果你并不是朝圣者,恰好还有些钱,那么旅店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有些旅店的环境非常糟糕,还因为兼顾青楼业务被批判,但也有一些旅店是教会修建为自己增加收入的。一般来说旅店的数量与城市的大小相当,13世纪末的米兰拥有150家旅店,14世纪末时佛罗伦萨的旅店数量达到了622家。市区的旅店很多,郊区也有旅店,郊区的旅店可以修的很大,甚至能盖起一座牲口棚,而一家旅店高级与否看他们的床就行了。旅店可以安排长期住宿,一般长期包房的都是大学的学生、出任务的士兵、工坊里的工人,临时住宿的客人中商人占大多数,其次是宗教人士与司法人士。

看完凯撒的一生(中世纪的日常生活)(12)

海上旅行一般以海船为主,而这又可以分为北欧和南欧。其中北欧以维京长船为主。古代维京人的船只在12世纪之前的船只大约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首先,他们的船只修长灵巧,船的头部和尾部都十分尖锐,并且距离海面很高,呈现漂亮的流线形,这样的设计使得船只在航行时能够减少空气摩擦,增加船只的行驶速度。其次,维京长船的动力以风力扬帆为主,以人力划桨为辅。尽管当时维京人的帆船是单桅帆船,但是他们对于桅杆和帆布的设计却十分上心。由于北海海面的风力很大,他们的大方帆都是使用坚固的皮革制成的,并且维京人还在桅杆顶端加装了帆脚索,使用它可以操纵迎风的那一面,使得维京人在横风的状态下也可以驾驶船只顺利航行。除了借助风力,维京船只的人力系统也十分便利,他们在船只的两侧至少设计了16只桨,以便于在无风的状态下维持船只的动力。最后,维京人的船只构成独具一格。上文曾经提到过,维京人的船身十分修长,而为了适应具体的海岸地形,维京人研发出了尖底船和平底船两种船只。其中,尖底船是维京人在海上航行所使用的主要船只,由于它的流线型船身在水中航行时所受到的阻力比较小,因此它承受波浪打击的能力比较好,也是维京人船只速度高于南欧船只的主要优势。不过,平底船也并非一无是处,随着维京人对欧洲地域的深入,平底船在欧洲内河航行的便利以及登陆河岸的优势是尖底船所不能比拟的。

看完凯撒的一生(中世纪的日常生活)(13)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南欧船只技术继续在拜占庭帝国得以传承和保留。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和扩张,南部欧洲的造船技术也深受影响,在中世纪前期,拜占庭帝国的船只开始使用沥青作为船只甲板之间的粘结剂,并且他们还吸收了阿拉伯人的“大三角帆”技术,使得船只可以利用60度之内的风向自由航行。公元12世纪中期,南欧意大利城邦日益兴盛的商业贸易使得它们逐渐超过了日趋衰落的拜占庭帝国,成为南欧航海技术的先驱。此时热那亚共和国出现了上下两层甲板,到了13世纪末,又出现了上、中、下三层甲板的商船;与此同时,热那亚共和国境内出现了多桅帆船,其中二桅三面帆的出现更是标志着意大利半岛地区的南欧航海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4世纪末,随着欧洲地区航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南北欧的航海技术逐渐融合,最终在意大利诸多商业邦国之中开花结果。为了支持西方的骑士们打开中亚地区的大门,热那亚、威尼斯等国家的商人们在地中海运输军粮的贸易之中赚得盆满钵满,此时北欧船只上的优秀技术,比如说设置甲板、无缝拼接船板技术都被有机地结合到了南部欧洲的造船技术的之中,使得南北欧技术的造船技术逐渐开始融合。而在这一时代最为杰出的就是“卡拉克”和“卡拉维尔”两种样式的船只了,它们成为了欧洲远洋船只的鼻祖,也对后来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看完凯撒的一生(中世纪的日常生活)(14)

商业贸易

在中世纪初期,由于罗马帝国的崩溃,西欧各国又退回到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这段时间的商业甚至是以以物易物的原始手段进行的,然而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棍棒也打不垮的经济理论再一次显示出了自己的威力。从十世纪开始,随着政治形势的稳定,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商业再度开始繁荣,进而出现了汉萨同盟,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发家的城邦,并逐渐形成了两个相互补充而又继续繁荣的大规模贸易区:一是位于南欧海岸的地中海,意大利居于无可匹敌的地位,另一个则是处于北欧海岸的由北海与波罗的海构成的狭窄海域,经济上受低地各国控制。

看完凯撒的一生(中世纪的日常生活)(15)

在此之中,意大利商业比起欧洲其他地方远为先进,在地中海的经济贸易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商业是意大利人的边疆”,这一方面得益于半岛不同寻常的地理位置,使其能够较为便利地获取来自罗马及拜占庭经济方面的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在与阿拉伯人进行长期海上贸易的同时并积极地与之竞争,因而能够较早地掌握发展商业的优势。商业随十字军的武力而来,不仅令经济活动的范围扩大,而且随着地中海的再次开放,地中海甚至还连接起欧亚两大洲的经济往来。

于是,贸易的发展获得了巨大的刺激,而充当贸易中间人的意大利城市,其中尤以威尼斯、热那亚为甚,他们承担了大规模的国际贸易。“威尼斯作为欧洲香料的贸易商,将中国和印度的香料运至欧洲;热那亚则成为巨大的批发贸易中心,将粮食、酒、奴隶及木材等运往佛兰德和英格兰。”

同时,在繁复往来的贸易交往中,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产品——法兰西、英格兰、皮卡第、卢瓦尔和阿基坦的谷物,波罗的海、北海、英吉利海峡、康沃尔沿海的鱼类,地中海沿岸、法国的葡萄酒,佛兰德尔和法国北部的呢绒,以及其他地区的油脂、水果、酒类、食盐还有纺织品、木材、铁和武器等也源源不断地流向东方以及西欧各地。如此,海上贸易兴盛起来了,西欧商业也随之恢复了活力,转而复兴。并且,受商业迅速发展的影响,商人阶层崛起,旧的城堡出现生机,新的城市相继建立,在以商人为代表的新市民阶层的推动下,城市生活也欣欣向荣。

这种商业的全面复兴首先对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如前所述,在地中海商路被穆斯林阻断之后,西欧恢复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领地上只生产有限的、仅供领主个人及其奴仆生活所需的产品,一切生产与消费的行为都在领主所属的大地产上进行。然而,中世纪的商业随地中海的开放而复兴,城市的兴建与商业的扩大相伴而来,愈来愈多的人们也受城市商业的吸引纷纷涌入城市并在此定居,因而从城市中产生了对农副产品愈来愈多的需求。

看完凯撒的一生(中世纪的日常生活)(16)

事实上,城市作为一个新的商业中心,它的建立更多的是出于商品转运的需要,因而往往建立在交通便利、人员密集的河道交叉口,但这也决定了城市的发展势必要依托城市周边的乡村。比如位于塞纳河西岸法国最大城市巴黎,由于塞纳河贯穿其中并同时与英吉利海峡相邻,在进行便利的海上转运贸易的同时,其自身城市的发展主要依靠周围农村富饶的自然资源所支撑的当地交易,由此满足大量人口的需要。因此,在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乡村经济也发展起来。

城市与乡村相互服务,贵族更是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极大的好处。一方面,在城市周围、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的这些乡村往往隶属于某一封建领主,因此使得这部分领地贵族在积极为城市供应农产品中获利,另一方面,那些建立的新兴城市当然也位于部分封建领主的领土之上,因而这些掌握城市占地的贵族也从城市的基本商品交易中获得好处,可以说,不论是乡村中生产农产品供应城市的领地贵族,还是提供城市用地的领地贵族,他们都从商业的恢复与发展中获益。

同时,人口的增长又连同着市民阶层的壮大再一次刺激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与城市数量的增加,因而扩大化的商品需求更使得商业经济得以持续性地向前发展。另外,随商业的复兴同时而来的还有货币流通的发展。这是尤为重要的一点,毕竟货币的流通直接导致了银行业的诞生,并为后续的一系列历史事件提供了经济基础,特别是资产阶级的产生。

看完凯撒的一生(中世纪的日常生活)(17)

宗教对生活的影响

宗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渗透到了方方面面,一开始,欧洲人的习俗较为野蛮。11—15 世纪欧洲习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时教会起了重要的作用。教会教化人们脱离野蛮的习俗,倡导纯洁的生活。要求神职人员坚持独身主义。把生活中的纵欲倾向当成罪恶,宣扬禁欲主义,宣扬鄙视金钱,反对奢华的观念,宣扬所有的欢乐都是罪恶的观念。教会不仅通过教士进行宣传,还通过国家政权和教权进行惩戒。这个时期残暴好战的野蛮之风已不是主流,而禁欲之风盛行。教会反对服饰之美,甚至反对个人的清洁卫生,清教徒反对唱歌跳舞,反对狂欢节,反对愚人节。“在他们那儿,我们可以看见大量的对跳舞的指控材料和禁令”(帕特里奇《狂欢史》92 页)。教会的作法已超出纯净人们道德的范畴,实际上是打着教会和国家维护道德的旗号,反对人们正当生活享乐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饮食方面,基督教的斋戒影响了欧洲中世纪的食俗,由于一年中三分之一的日子要斋戒,欧洲人形成吃鱼习惯。天主教14 世纪把星期天定为禁肉日,人们就改吃鱼,鲱鱼、鳕鱼等销量大增。腌和熏的技术越来越好。12 世纪以后冬季鲱鱼的产量是鱼类中最高的、鲱鱼是储备起来的冬季食物。人们在春季收获前主要吃鱼及豆子。

而在文化娱乐方面,先是跳舞被教会神学家和清教徒看作为罪孽的活动。教会认为在神殿中演剧是不严肃的,戏剧表演先是移到教堂门口,以后移到市镇的广场上。

服饰方面,由于基督教教义鄙视钱财,反对豪华,“中世纪下层民众的服装以简洁朴素为尚,妇女不事打扮,而且把珠宝捐给教会,常服只以白色的肥大长衣和连袖外套为主,色彩素淡”(《中外服装珍闻趣事》)。因此中世纪宗教统治下欧洲服装的颜色、式样都很单调,颜色尚黑、灰、白三色衣服式样以拖地长袍为主。

看完凯撒的一生(中世纪的日常生活)(18)

结语

从今人的角度来看,中世纪等级森严,宗教氛围浓厚,生活质量自然远远比不上当下。但是也不要忘了,黑暗中也隐藏着光明的种子。14世纪的黑死病使人们对宗教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而这也少不了糟糕的卫生状况的功劳。而文艺复兴以及宗教改革运动更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最终,米开朗琪罗雕塑人性的伟大,哥伦布扬帆往新大陆驶去,阴霾终将散去,历史也即将翻开新的一页。

(本文转自芝兰学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