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我以全县第95名的成绩顺利升入重点高中,在班里排第18名,在人才济济的一中,我不再出类拔萃,一些同学的聪慧让我羡慕,一些城里孩子的学识让我佩服,特别是英语,人家都一套一套的了,我跟人家比起来,简直太low了,幸好我第一个同桌是城里孩子,初中在师范附中就读,是英语最好的,受她影响,我的英语提高很快,很感谢她。

虽然我不再出类拔萃,可也不算太差,直到高二下学期,期中期末考试我还是班里的第二、第八名。

可是1986年高考时,成绩出来的时候,却让人大跌眼镜,竟然连本科线都没过,真是失望到了极点。虽然高三的时候,因为经受了失去亲人的痛苦,身体不好及其他一些原因,我状态不太好,高考发挥也不理想,可是也没想到会通不过本科线呀。

那时候出分可不像现在这样,直接在网上就查到了,那时候好像分数先到招生办,招生办还要整理好几天才能发到学校,然后学生才能都学校看分。记得当时有个家在埠西头的同学去我家约我去学校看分,他骑着自行车,我家到学校还有100里地呢,我就说不去了,让他帮着我看看就行,还很自信的。

结果晚上我就做梦只考了495分(当年本科分数线502分),吓得我第二天就赶紧去了学校。我去的时候,分数还没到学校,大家都在焦急等待。当然有些有门路的同学可以提前从招生办查到分数。我人缘不错,就有同学顺便把我的成绩提前炒了回来,竟然跟梦中的一模一样,我忽然就失望到放声痛哭,边哭边往车站跑,天竟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就那样雨水泪水混合在一起肆意流淌,班长跟着我跑出来冒雨把我送到了车站,候车的时候有个男同学(后来成为老公)也跑来陪我等车,直到看着我上车回家。

冷静下来,我有过想查分的想法,可人微言轻,没见过世面的孩子,根本找不到头绪。后来有个同事说她老公和他妹妹同一年高考,本来他妹妹平时成绩更好,结果分数出来,哥哥录取了,妹妹却落榜了,人家不服到处去找,竟然真的弄错了,但是妹妹还是只录取了中专。听人家的故事 ,就很佩服人家,自己到底是懦弱的,只能听天由命。

后来也想过复读一年,但复读有家庭的压力,更大的压力来自于那时候只要录取了,即便是中专,也必须接受,不可以放弃,不能复读重考的。

记得班里有个女同学只录取了中专,但人家是城里孩子,家里有门路,她被改了名字改了学籍复读第二年重新高考的,结果考入天津大学,直到现在也很羡慕人家的。

自然当时的我走投无路,只能认命。那时候高考还是考前填志愿,见识少,信息不灵,填志愿只靠墙上贴的几张宣传画和一张密密麻麻的报纸,所以基本就认得几所省内大学,那时候我最喜欢的是青岛海洋学院(现在的中国海洋大学)和山东师范学院(现在的山师大),专科没好好考虑,我们那排同学前面第一排的同学选了一所水利学校,后面的同学也都跟着填上了,没想到都是帮我填的,我稀里糊涂地上了,没想到在那座城里,遇到了高中的那位男同学,恋爱结婚生子,后来发生的一切,让人不得不相信:人的命,天注定。

(图片来自网络)

高考的那些事儿(关于高考的那些事)(1)

高考的那些事儿(关于高考的那些事)(2)

高考的那些事儿(关于高考的那些事)(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