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周剑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历代评价极高,是小楷学习的极佳范本。其用笔、结字、章法均妙造自然,一派天机。虽只有短短的十三行,但内涵丰富,值得细细品味。黄山谷有言:“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读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眼睛观察不到,则笔下不可能表达出来,更不用说领悟其中的法理而为我所用了。因此,有了这份针对《十三行》的读帖分析。虽不能及此帖丰富内涵之万一,实为抛砖引玉也,愿与诸方家共同探讨,致敬经典。

本期分析《十三行》中的第一行。

洛神赋十三行字帖高清王献之(小楷极则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读帖分析)(1)


洛神赋十三行字帖高清王献之(小楷极则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读帖分析)(2)

“嬉”:

1、左边女字旁部首的挪位,造成参差错位,打破了左右平齐的弊端。

2、笔画的穿插避让。右边喜字的上部的两个横画刚好将左边的横画夹住,同时下部长横伸展到左侧,托住左边的女字旁,使得整个字左右关系紧密同时分布合理。

3、中间密实,四周舒展,外展的的笔画充分伸展,气脉充盈。

4、看石刻版即可看出几个横画均用了不同的方式起笔,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洛神赋十三行字帖高清王献之(小楷极则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读帖分析)(3)

“左”:

1、笔画少,结构简单,需注意撇画的舒展。写此类长撇尤其要注意角度,以及将锋尖送至笔画的末端,沉稳行笔,不可快速掠过。

2、注意几个横画的分割,均不可匀称齐平,而是或偏左或偏右。

洛神赋十三行字帖高清王献之(小楷极则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读帖分析)(4)

“倚”:

1、右侧部件“立”写扁,同时“口”部件上移,使得整个字重心上移。

2、注意几个点画的位置,长横要向右伸展,呼应下部的空间。

洛神赋十三行字帖高清王献之(小楷极则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读帖分析)(5)

“采”:

1、撇捺在《十三行》中一般十分伸展,姿态优美,由此字可见一斑。尤其要注意其伸展的方向角度,捺的写法很典型,要多多练习。

2、撇捺的起始并不相交,而是中间错开了很大的距离。

3、《十三行》字形结构整体取纵式,重心靠上,显得十分俊美。这个“采”字,左右舒展,重心靠上,竖画修长,宛如一位长腿美女,翩然起舞,充满了美感。

洛神赋十三行字帖高清王献之(小楷极则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读帖分析)(6)

“右”:

1、上面的“左”字写的较为竖长,这个“右”则为压扁状,注意因字赋形。

洛神赋十三行字帖高清王献之(小楷极则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读帖分析)(7)

“荫”:

1、整体左下密、右上疏,注意右上角的一大片空白。这个疏可走马的效果,是多个笔画部件互相配合的结果。如草字头的右移、捺的向下伸展,还有撇捺下面部件的左移,使得这个内外都能够呼吸。

2、下部的阴字左右的穿插避让。

洛神赋十三行字帖高清王献之(小楷极则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读帖分析)(8)

“桂”:

1、右侧部件的整体上提,造成错落感。

2、注意中间的竖是一笔写下来,不是两个小竖接起来的。

洛神赋十三行字帖高清王献之(小楷极则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读帖分析)(9)

“棋”:

1、这个字以及上下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如果上下两个字左右部件的空间较大,那么这个字就应该左右部件靠近。

2、左右结构的字,结字原理应该是左边部件左放右收,右边部件左收右放,中间穿插避让。

3、右边“其”部件的上提,左右长横的互相穿插。

洛神赋十三行字帖高清王献之(小楷极则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读帖分析)(10)

“攘”:

1、左边的提以及右边的捺要舒展。

2、右侧部件笔画较多,要注意横竖分布的位置,不可左右上下均匀,否则就散了。尤其几个横画的角度要大致一致,妥当收拾。

3、提手旁的竖钩不是竖直的,而是向右倾斜,这样与右边部件构成了上合下开的关系,很微妙。

洛神赋十三行字帖高清王献之(小楷极则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读帖分析)(11)

“皓”:

1、注意右侧的口字分布左右不均。左侧部件的几个横不是水平,而是有俯仰关系。

洛神赋十三行字帖高清王献之(小楷极则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读帖分析)(12)

“捥”:

1、这个宝盖头的写法很典型。

2、留意宝盖头下面空间的处理,不可堵死。

洛神赋十三行字帖高清王献之(小楷极则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读帖分析)(13)

“于”:

1、笔画较少,处理成左收右放。

2、注意两个点长短、角度的区别处理,同时都很圆润饱满。

洛神赋十三行字帖高清王献之(小楷极则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读帖分析)(14)

“神”:

1、这个字使用频率很高。

2、右侧“申”字中间部分要压扁,同左侧部件一起,营造中间密,上下疏的效果。

洛神赋十三行字帖高清王献之(小楷极则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读帖分析)(15)

“浒”:

1、左中右结构的字,应当将其中两个部件写紧密当做一个部件来处理,自然有疏密关系。这个字即将“言”“午”两个部件紧密处理,与左侧三点水拉开距离。

2、左右横画较多时的互相穿插。

洛神赋十三行字帖高清王献之(小楷极则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读帖分析)(16)

“兮”:

1、不均的体现。长横的分割,以及竖画与上部两点的位置关系。

2、钩的写法要含蓄有力。

洛神赋十三行字帖高清王献之(小楷极则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读帖分析)(17)

“採”:

1、整个字有向四周发散的感觉。

2、右部“采”的撇捺起始距离较小几乎相交,区别于前面的“采”字。

洛神赋十三行字帖高清王献之(小楷极则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读帖分析)(18)

“湍”:

1、山字的倾斜写法,类似的有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湍”字的写法。

2、几个长竖在一起的时候,应注意彼此间的向背变化。

洛神赋十三行字帖高清王献之(小楷极则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读帖分析)(19)

“濑”:

1、又是一个左中右结构的字,这回将三点水和中间的“束”当做一个部件,右边的“负”当一个部件,左密右疏。

2、右侧负的写法很典型,中间的短横一般都靠在左侧。

- end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总监丨冯错

编辑丨凌晨 Anna

责编 | 凌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