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泽文 王坤 金富美玉 徐慧

在2022年首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中,山东省老字号企业泰山桃木王雕刻榜上有名。9月中下旬,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好品山东系列探访栏目《物华齐鲁》,9月22日,走进泰山桃木王雕刻。

泰山老核桃(物华齐鲁泰山桃木王守正创新)(1)

泰山老核桃(物华齐鲁泰山桃木王守正创新)(2)

肥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厚植桃木雕刻情怀

“泰山西,汶河旁,君子邑,佛桃都”。肥城是闻名中外的“佛桃之乡”,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栽培历史,境内10万亩佛桃园,形成了丰富的桃木资源。桃木在中国被视为平安、吉祥、长寿的象征,深受大家喜爱。

在长期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肥城桃木雕刻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考究的加工工艺和鲜明的艺术特征。肥城桃木雕刻系手工加工工艺,为作坊式生产方式,技艺为历代匠人口传手授,经凿、雕、刻、打磨而成。早在2006年,肥城桃木雕刻民俗便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千年的薪火相传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泰山老核桃(物华齐鲁泰山桃木王守正创新)(3)

泰山老核桃(物华齐鲁泰山桃木王守正创新)(4)

肥城桃木雕刻非遗传承人:从小酷爱桃木文化

“明代有个富有超乎常人技艺的人,他能用直径一寸的细小圆形木头,雕刻宫殿、杯、盘、碗、碟等生活用具,各具神情姿态。他曾用桃核雕刻了一只小船,正是苏轼泛游赤壁……”明代散文《核舟记》记叙了木雕大师王叔远巧夺天工的雕刻技艺。这种将桃木化腐朽为神奇的技艺,经过代代人手口相传,至今仍活跃在木雕大师的手指尖,泰安市肥城市的王来新就是其中一位继承人。

泰山老核桃(物华齐鲁泰山桃木王守正创新)(5)

泰山老核桃(物华齐鲁泰山桃木王守正创新)(6)

王来新,1967年生于肥城市巧山村,自小受家庭的熏陶,酷爱桃木雕刻,在祖父王慎法和父亲王俊杰的影响下刻苦学艺,并在桃木雕刻技法等方面做了很多创新性的突破。2009年,王来新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桃木雕刻民俗”代表性传承人。

“从小喜欢桃木雕刻,从最初的一把桃木剑,经过20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拥有4000多个品种,30多个系列。”王来新说,肥城曾在1997年被评选为世界吉尼斯纪录最大的桃园。境内10万亩佛桃园,形成了丰富的桃木资源,每年砍伐下来的木材,经过匠人们精雕细刻,桃木工艺品加工产业应运而生,肥城桃木雕刻年产值接近20亿元,从业人员接近1万多人。

泰山老核桃(物华齐鲁泰山桃木王守正创新)(7)

桃木工艺品:臻于极致,守正创新

在肥城范围内,桃木雕刻有着清晰的传承脉络。从第一代传人李祥瑞雕刻桃木小佩饰走乡串户,到第四代传人王慎法创立了“泰山桃木王”,再到第六代传人王来新擦亮“泰山桃木王”文化品牌,历经传承至今不变的是臻于极致,用独特的技艺展示着非遗文化的魅力,践行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肥城桃木雕刻手工艺人不断求索,守正创新。天然桃木开裂变形、易遭虫蛀,极大的限制了桃木雕刻的发展。为此,泰山桃木王第六代传人王来新向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桃木雕刻老艺人一一请教,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研制出“桃木炖煮除胶法”,成功解决这一难题。同时,泰山桃木王广泛学习浙江、江苏、江西等地的雕刻技法,除胶后的桃木加上巧夺天工的技艺,使得桃木工艺品愈发精美绝伦、栩栩如生。

“以前生产的桃木工艺品都是一道颜色,后来经过不断探索让工艺品有了色彩。”泰山桃木王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表现题材和造型样式,为桃木工艺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创新掐丝珐琅桃木工艺,将景泰蓝的掐丝技术运用到桃木工艺品胎上,经过掐丝、点蓝、喷胶、染色、干燥等十几项工艺流程,使得桃木工艺品色彩绚丽、层次丰富、纹理自然,传统工艺焕发全新活力。

用工匠精神塑造山东好品品质,“匠心”所致,“芳华”自来。在桃木雕刻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之路上,桃木雕刻手工艺人坚守初心、精益求精,用一双巧手精心打造、精工制作。对传统文化的执着与守护、自信与求索,匠人对于桃木雕刻的一念执着,诠释着精雕细琢的匠人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泰山桃木王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利用电商平台,将产品推向全国各地。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