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公布,秦始皇陵以其新发现的大型陪葬墓再一次入围十大考古新发现,而先前陪葬墓中的一号墓由于地位特殊,其墓主身份亦引起许多人的热烈讨论。

最新秦始皇陵发掘计划(秦始皇陵保护已有两千年)(1)

可以说,秦始皇陵一直是考古界的闪耀巨星,关于它的任何进展都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而这都得自于它的主人秦始皇在历史中的巨大名气。那么,如此吸引人眼球,而且本身也具有巨大考古价值的秦始皇陵,为何一直未进行发掘呢?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是法律不允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及由此制定的《考古发掘管理办法》,任何考古发掘工作的推行与展开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学术讨论与实际情况调查,从而判定考古工作是否具有学术价值以及是否能够有效保护文物。一般情况而言,对于保存较为好的历史遗迹的考古工作,需建立在科学规范的保护措施基础之上,不能对原有遗迹造成破坏,如果存在技术上或者其他方面原因的限制,则必须停止相关的考古工作。然而,当遇到一些临时突发的紧急事件,例如施工过程中意外发现的陵墓遗迹,或者说发现已被盗的墓葬,需要进行抢救性发掘,那么则允许展开相应的考古措施以挽救珍贵的遗迹文物。所以说,秦始皇陵是不能随意发掘的。

最新秦始皇陵发掘计划(秦始皇陵保护已有两千年)(2)

其次,技术条件不允许。

考古工作的首要目标,是保存与保护文物遗址,如果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从而导致文物受损,则是考古工作中的重大失职行为。秦始皇陵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出名的墓葬,从其建成之日起就一直是众人瞩目的焦点,秦始皇陵以其宏大的工程与悠久的历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就现有的技术条件而言,尚没有完美的开采与保护文物的措施,冒然发掘可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所以从技术条件上来讲,秦始皇陵也不能随意发掘。

最新秦始皇陵发掘计划(秦始皇陵保护已有两千年)(3)

最后,民族感情亦不允许。

中国人崇尚祖先崇拜,对陵寝方面的问题非常重视,对先人也有一定的敬仰,挖掘他人墓葬之事被视为不耻的行为,是亏损阴德之举,不少影视小说作品中盗墓的人往往短寿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秦始皇陵存在至今,其意义已不仅仅是一座帝王陵墓如此简单,它还承载着中国历史的文化积淀,其意义与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从这一点来看,秦始皇陵更是不能随意发掘。

但是,毕竟秦始皇陵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因此从其建成之日起就有许多关于它的传说,从司马迁对秦陵有如神话般的描述,到各种各样关于秦陵被盗的记载,都在诉说着对秦始皇陵保护的不易。

秦始皇陵在史书中有多处被盗的记载,最早的记载则出自《史记·高祖本纪》中刘邦的话,刘邦曾痛斥项羽的十大罪状,其中的一项罪状就是"掘始皇帝冢"。而据《汉书·刘向传》的记载,西汉时期有一个牧羊的儿童曾无意间闯入秦陵,还不慎失火烧毁了秦陵。新莽时期,赤眉军进入关中后,对帝王陵寝大肆发掘破坏,秦陵亦未幸免。甚至到了唐代黄巢起义时期,也有关于黄巢军盗发秦陵的传言。这些记载或者传说,都透露出了秦陵保护的不易。

最新秦始皇陵发掘计划(秦始皇陵保护已有两千年)(4)

而对秦陵的保护工作也从很早就已经开始,汉高祖刘邦继位之后,为秦始皇陵安置了守冢之家20户,让其世世代代作为皇陵的守护者,后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关于修复与保护秦陵的规定与措施。

最新秦始皇陵发掘计划(秦始皇陵保护已有两千年)(5)

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加强了对包括秦陵等文物遗迹在内的保护措施。然而,虽然现如今的保护措施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对秦陵等遗迹的保护工作,还远远不够,未来还有许多不可知性。文物的保护工作,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有人主张挖掘秦始皇陵墓,但一旦有人提出以上三点原因,实在无法反驳。你对古墓挖掘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