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甲子来源于土、水、木三星的天文相会现象。

六十甲子是怎么来的(六十甲子的来源)(1)

大家知道,地球绕太阳一周约1年。木星绕太阳一周约12年,土星绕太阳一周约30年,水星绕太阳一周约0.25年。他们之间的最小公倍数是60,也就是说,大约60年土、水、木三星相会。在年份上,满六十甲子称为一个花甲。

六十甲子是怎么来的(六十甲子的来源)(2)

人们平时常说,年逾花甲,就是超过60岁的意思。纪年时满一个甲子后,再从头算起,周而复始。我国古代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也叫干支纪法。我国历法以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六十甲子是怎么来的(六十甲子的来源)(3)

古人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也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在夏商周三代。

六十甲子是怎么来的(六十甲子的来源)(4)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计出的符号。后来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予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又因为天干地支原始取义于树木,所以对于他们的原始意义也有很多有趣的说法。据说对于这种有趣的天干地支,发明者都是四五千年前上古轩辕时代的大挠氏。起先天干也是用来记日,因为每个月的天数都是以十进位的地支用来记月,因为一年有12个月,正好用12支来相配。后来人们发现单用天干记日,每月里仍然会有三天同一天干,所以便用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分别依次搭配起来,即日期。

六十甲子是怎么来的(六十甲子的来源)(5)

后来,干支纪日的办法又被渐渐引进到了纪年纪月和纪时。这样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一套体系就在实践过程中渐渐地形成了。

六十甲子是怎么来的(六十甲子的来源)(6)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