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情诗句红楼梦(外甥女的红楼课堂)(1)

作者

笙歌拂衣

外甥女十岁了,从小爱读书。见我家好多书上都有“红楼梦”三个字,很早便缠着我讲《红楼梦》。于是约定,如果她像豆子姐姐(我女儿)一样自律,自己写作业复习,不需要她的母上大人督促检查,我便陪她睡觉,睡前给讲《红楼梦》。又诱惑她:你豆子姐姐可都没享受过这个待遇哦。她高兴地答应了。

这一天终于到了。从哪讲起呢,这还真是个问题。

想了想,我问道:“红楼梦里有很多个小故事,你知道姨妈最爱哪个小故事吗?”

——宝玉挨打?

我一惊,不是白纸啊。原来她早看过绘本了。让她再猜。

——大家给宝玉过生日,我要是有那么多人给我过生日,我肯定快乐死了。

我也是。不过,姨妈觉得还有更动人的。

又猜了N圈,都没猜着。

——我猜不着了,你快说嘛,急死我了。

我最喜欢香菱学诗。

——我也喜欢,可是没觉得有多好呀。为什么你最喜欢。

因为这个小故事最美。美有很多种,比如,你妈妈带你去旅游,可以看到美景,一路上遇到心灵美的人,体验到各地的文化美、风俗美。而香菱学诗的故事,就把这些美都集中在一起了。说简单点,就是人物美,心灵美,人情美,而结果也很美满——当然,既然是学诗,自然文化艺术也是美的了。所以,姨妈最最喜欢啦。

——我要听我要听!

慢慢来。香菱的身世你知道吗?

——知道!最可怜了,才几岁,就被拐子拐走了。

是啊,你看《寻亲》节目里,走失的或被拐的人,几十年后与父母相聚,都抱头痛哭,直哭到撕心裂肺,肝肠寸断。

——我每次都哭得要用好多纸巾。

在清朝的时候,女孩子没有父母照顾,大都是重男轻女被丢弃,要不就是家里实在穷,只好卖了她换钱养家,比如宝玉很喜欢很喜欢的袭人姐姐——我们是不是好幸福呀?——但香菱却是因为长得太太可爱了,书上说的是“粉妆玉琢”,所以被拐子偷走了。就像一首歌说的,美丽是罪。拐子天天打她,打得她完全忘了家乡,忘了爸妈。你出门,千万不要跟陌生人走哦。后来,又因为太美,拐子卖她时,两个人抢着买,就打起来了。

——后来呢。

打输的人死了,香菱就跟着赢的人薛蟠到了都中,也就是贾宝玉林黛玉他们住的地方。她成了薛蟠的妾,宝钗叫她菱姐姐。

——什么是妾?

一个男人配一个女人,他们相亲相爱,有了宝宝一起养。如果这个男人在妈妈之外,还找个女人过日子,就是妾了。

——哦,如果是我妈妈,她一定会不高兴的。

当然啦,薛蟠后来娶了个很漂亮的妻子,她就对香菱很不高兴。

——快讲香菱学诗。

我为什么最爱香菱学诗。因为,她告诉我们,如果你有梦想,一定不要放弃,要追求,要行动。

你看,香菱只是个妾,地位很低贱的,她每天就是服侍丈夫、服侍婆婆,每日端茶倒水铺床叠被,被婆婆丈夫命令来命令去。看起来她做的都是轻松的活儿,但是时间却全被占据,很烦的。如果下课了,你的时间全被各作写写写占了,你烦不烦?当然烦,因为你没有自己了,尤其当你不是平衡的孩子,而是有偏科有自己喜好的人,那简单就要烦到银河系去。最最要紧的是,香菱,她一辈子就只能像个机器人一样活着,听从命令,走向老死。香菱在拐子那,被打怕了,可是,她竟然一直有学诗的梦想。一有机会她就说要学诗,你说她可爱可敬不?

——嗯。太厉害了。

所以你要有梦想。你看,香菱有梦想,她就像埋在淤泥下的藕根,不管埋得多深,一有机会,她就长出裙子似的叶子,开出亭亭玉立的花朵。你知道香菱的父母给她的名字是什么吗?

——我知道我知道,是英莲!

对,就是莲花的莲。英莲谐音就是应该怜惜。不管男孩女孩,被拐都是最应该被同情帮助和怜惜的。但是,香菱不仅命运让人怜惜,她还想着读书识字作诗,是不是更惹人怜爱喜爱了?

——我好幸福啊!

是啊。我们都好幸福。

——我知道了,你喜欢这个故事,是因为黛玉对香菱特别热情,是不是?

哇,你真是聪明!外表美是内心美的体现,而内心要美,最基本的就是善良热情。香菱心有梦想,于是,所到之处,鲜花盛开。她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主动向她伸出了帮助的臂膀,每个人都尽自己所能,帮助她、鼓励她。有的为她创造学诗的条件,有的直接教她作诗。你说这个故事美不美?你猜猜,有哪些人帮助了她?

——肯定有宝玉,他对女孩子个个都好。

对,宝玉是最会鼓励香菱的人之一。香菱才看了王维的诗——就是写“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那个人……

——我知道,我还会背……(好吧,不能老让她听。背了讲了,终于回到正题。)

香菱才读完了王维的诗,就和黛玉说她读书的体会,她讲得很棒,她的老师淡淡的,但宝玉就大大地鼓励了她:会心处不在远,你就做起诗来,一定是好的。你想啊,从香菱有记忆开始,拐子肯定没少打击她,她嫁的是薛蟠,别看薛蟠的妹妹都是才貌双全的美女加才女,可薛蟠却只会吃喝嫖赌,他怎么可能对香菱很温柔呢。所以啊,宝玉大大的点赞,对香菱的作用可不小呢。你说,香菱是不是因为宝玉的鼓励更会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了?

——要是爸妈老师也总是看到我们的进步就好了。

那还有谁对香菱的帮助大呢?

——我数数啊,林黛玉、湘云,她们都尽全力帮她呢。

对!

——黛玉帮她什么了?

黛玉最爱诗了,一听香菱说想学诗,黛玉就大大兴奋了,说,我教你,二话不说马上开教,又是平仄又是格律,又马上借诗书给她。你家的书这么多,你别以为书很便宜,在古代,没有机器大规模印刷,纸也贵,一本书可不便宜。古人常说:惟书与老婆不能借也。不是开玩笑的,可林黛玉二话不说就借她了。关键是,和你们老师一样,还在上面批了重点,读起来就不会乱看了。你说黛玉对香菱好不好?

——那她学会了吗?

当然学会了。黛玉好尽心尽力。你别以为动动嘴皮子不是啥事,你们老师不是天天在讲台站一天讲课吗?可黛玉不同,她从小会吃饭时就吃药,身体特别不好。平时,宝玉最怕累着她,她的外婆也怕累着她。那时的女孩子都要学绣花啥的,不学不做就好比你语文数学考零分似的可怕。可黛玉的外婆贾母怕累着她,就像皇太后一样口谕:黛玉可以不做。但香菱要学,黛玉就不管自己累不累了,诲人不倦,有问必答。关键是,黛玉真是有学问的啊,专业的事情要专业的人教,黛玉就专业得不行。现在好多要写诗的人,都按黛玉说的一步一步去学呢。老师又热情又专业,你说香菱能不学会吗?

——怪不得你们都那么爱黛玉。

红迷们爱黛玉,不是因为她多病值得同情,也不是仅仅她有才,还因为她又幽默又善良哩。除有好老师教,你觉得,学东西要尽快出师,还需要什么?

——要自己努力!

太棒了,香菱就特别努力。有梦想还不够,还得有行动。黛玉要她看的书,她废寝忘食地就读完了。黛玉给她布置的题目,她茶饭不思地就天天想。还闹了个大笑话。大家看她想得太辛苦,就叫她:菱姑娘,快歇歇吧。结果,她说,你错了韵了。她还以为人家在和她对诗哩,你说好笑不好笑。

——姨妈,你不是经常闹这样的笑话么?

(捂脸)看来勤奋的人个个相似,懒散的人个个不同。继续说香菱。作诗真的是很难很难的事情,带着镣铐跳舞。你学过舞蹈,舞蹈就是要舒展,要奔放,要四肢打开,要放松,如果给你戴个镣铐,你跳起来吃不吃力?

——那我完全不知道怎么跳了。

所以啊,香菱就不知道怎么跳了,何况她还是第一次作诗呢。我学过,头几首真是难关,大大的难关,就跟飞越疯人院一样。香菱努力到什么程度呢,她做梦都在作诗,然后,她真的在梦里做了一首特别棒的诗。我不擅长记忆,可她的诗太精彩,姨妈看一遍就记住了,其中有一句最美,可以和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杜甫比美了。这一句是: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听上去好美,什么意思?

以后再说,反正就是努力到会听不到别人说啥,会梦里都在写诗。终于,她写出了很美的作品。继续说香菱。要学好,除了要有坚定的梦想,有好老师的专业指导,要努力,还要什么?

——别绕关子了。我这么小,好意思老问我吗?

(笑喷~~)OK,你妈妈为了你能到现在的学校读书,听说可费了功夫了。

——我知道了,要想学得好,要有一个好学校。

对。为什么家长都想孩子考北大清华呀,因为这些学校环境好,安静优美,有利于潜心读书。好老师多,还有同样优秀上进的同学一同切磋进步。

——可是,以前的学校不让女生读。祝英台是扮作男生的。

对极了。不过,人生的学校无处不在。薛宝钗就有这本事,她硬是将大观园变成了最好的学校,香菱可以在里面好好的读书识字学诗,她在里面真的好像农村的姑娘考进了北大中文系一样,如鱼得水。

——这和宝钗有啥关系?

太有关系了。大观园里住的人,你想想,都是些什么人?

——黛玉湘云宝玉,还有妙玉……

小手指头数了一个拳头,数不出来了吧。其实不用数名字啦,就是小姐住的。外加一个宝玉和李纨。宝玉是元妃特批的,李纨很早就没了丈夫。而香菱是有丈夫的,所以,她本是不能住大观园的。

——为什么不能啊,她又漂亮又有梦想,还爱诗。

不能。因为,只有没丈夫的人能住大观园里面。王熙凤的丈夫出去一年,她和平儿也没住过大观园。凡是作妾的嫁人的已婚的,都只能当游客,在大观园看看风景,玩一玩,天黑关门就得乖乖出园去。

——香菱也每天出去吗?

不是。她天天和宝钗住园子里。

——为什么她不用出去,你不是说做人就要遵纪守法吗?

你真的自律了,我要告诉你妈妈。做人要守规矩。薛宝钗本来是个最守规矩的人,她后来搬出大观园,先就按规矩和管事的李纨打报告,然后才搬走了。探春想办法让大观园有收入,宝钗为了分些利益给最辛苦的最底层的人——这些人就像你在电视里看的最劳累的女工,街上起早贪黑打扫街道的环卫工人——为了给她们好处,她还先申明规矩:姨妈王夫人让她这样那样,所以她如何如何。

——宝钗真麻烦。

做好事都是麻烦的。怕麻烦就不用做好事了,怕人说更不用做好事了。所以宝钗有句名言:要尖刺让她们尖刺去。就是说,如果你觉得自己对的,就要勇往直前,不要管别人说啥子。香菱不就这样吗?香菱是薛家买来的奴才,虽然升为妾,依然是奴才。奴才哪有资格读书学诗呀。在当时,连小姐学诗都要被人指指点点,何况她。有一回,很喜欢看女子比自己优秀的宝玉,把黛玉她们的诗念给园子外的人听,还被探春黛玉给批评了。为什么她们批评宝玉,因为当时社会不欢迎!可就是这样,香菱还是学诗了,她才不管别人怎么想她呢。不过,事实上,园子里的小姐们可欣赏香菱学诗了。作者也好欣赏,说她是“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慕雅女耶,你也当个慕雅女好不好,学诗和别的艺术一样,越早越好。

——我真是幸福,妈妈给我买好多好多诗听,还喜欢我写。

可见香菱的梦想多可贵,她的坚持多重要。回到宝钗,宝钗是怎么把大观园变成了香菱的北大中文系的?

——她会魔法?

我还会魔法哩,我隔肢隔肢你,你就变成一只葫芦娃了。

——宝钗有仙人杖?

宝钗只有冷香丸。不猜谜语了,答案是~~~宝钗坏规矩走后门了。

——啊啊啊!!

香菱是妾,本就没资格住大观园,又是薛家的,而大观园是贾家的。你说,如果你去同学家住,是不是要先和同学家长打电话,她们同意了才能去住呀。

——当然。

那香菱如果先写申请表要求进园子。是不是就没戏了?

——那黛玉就没法教香菱了。

是啊。如果宝钗守规矩,先和贾府的当家人商量,就算可以住进去,也很尴尬的,住起来没那么舒服了。因为贾府的当家人同意是坏规矩,不同意又怕亲戚没面子。她们就会左右为难。你让别人左右为难,你自己住起来也会浑身不自在。

——好紧张。后来呢?

宝钗啊,她可聪明了,她对香菱可好了,简直就是她的守护神,是她的天使。一个人对人好,一定会用心,看到别人的需求是对的,就会主动满足她。这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宝钗心细,看出香菱特别喜欢大观园,薛蟠一走,她就主动和薛姨妈说:妈妈,园子里空,夜长寂寞,我要菱姐姐陪我。妈妈都是疼儿女的,尤其宝钗还那么懂事那么体贴,很少提要求,她妈妈马上批!同意。

薛蟠出远门了,香菱本该去好好服侍婆婆薛姨妈。薛姨妈的丈夫好早就去世了,也是一个人住,她也夜长寂寞啊。如果是香菱自己和薛姨妈说我想去陪宝姑娘。薛姨妈肯定觉得这丫头不想侍候她,又懒又贪心。绝对不同意。即便宝钗从中帮忙说好话,薛姨妈最后同意了,也肯定闹得不愉快,薛姨妈对香菱的印象也不好了,觉得她就是一懒丫头。对不对?

——红楼梦真复杂。

是啊,把人内心的情绪写得很幽微的,一点点涟漪都不会放过。

——宝钗人真好。

宝钗平时很会做人,她在贾府,上上下下大家都喜欢她,每个人都觉得她稳重大方,谦和博学。她这时就利用大家对她的好感,直接带香菱进了大观园,和大家说:我带菱姐姐来蘅芜苑作伴。宝钗先和平儿说了,平儿是最最好说话的人,地位也不高,宝钗说要香菱长住,平儿绝不会断然拒绝。所以啊,平儿就只说,我知道了。等于默认同意。宝钗就这样,第一次坏规矩,利用平时积攒的好人缘,悄没声息的把香菱带入了大观园这个“北大中文系”。

香菱一心想学诗,对怎么与人相处根本没经验,宝钗就一一教导她,先别想着作诗,从老太太起,先一个一个拜访和问候。这事搞定了,再说别的事。

——为什么呀?

让人人都喜欢香菱呀。虽然开后门已经进了园子,可是如果香菱本人不得大家喜欢,大家就会给她冷脸冷屁股,再严重点,一定会有人说:你没资格住,滚出去!那她学诗还学个屁啊。不要以为应酬化时间是不自由,是不自我。付出一点点不自由,换来的是真正的自由。香菱后来果然四处拜访,大家一看宝钗的面子,二看香菱这么可爱,都很高兴她住在园子里。她才能够诸事不管,一心一意学诗。我学诗三年,还没她学三个月强呢。除了年纪太大学起来没她快,更因为工作啊俗事啦应酬啦,事儿太多,事多又导致心不静,时间又少,学起来当然慢得很。哪像香菱,工作也不干了,事儿也不想了,一心就学诗,宝钗不仅从不苛责,还各种帮助。她不学得快,谁学得快。当然,香菱努力黛玉专业也是原因。

——姨,等我长大了,就干很多事,让你好好学诗,好不好?

宝贝,我太爱你了。你知道么?宝钗的帮助,还不仅仅只是顺手将她带入园子。

——那还有什么?

薛姨妈要香菱进园子侍候宝钗,香菱啥也不干,宝钗不仅从不指责,看香菱学得太用功,还反过来照顾她,别太用功学出病来。不仅如此,还是香菱的心理辅导员。香菱写了生平第一首诗后,拿给宝钗看。宝钗的水平,一看就知道不行。其实,宝钗平时是个喜欢评诗说诗的人。诗呢,有人爱创作,有人爱评论。不论作评论还是创作,都是人才,也都是能力。宝钗相对来说更有评论的才华,以她的水平,一眼就看出香菱诗作的问题啦,可是,她并不趁机出风头,抢黛玉的生意,而是说:你别怕臊,只管拿去请教林姑娘。别小看了这句话,你姨和一帮朋友管着一个诗社,也和大家一块学古诗,就看到不少人因为怕臊,明明老师很热心指点,可就是不敢请教,于是有人就放弃了,有些怕臊自个默默学,进步好慢好慢的。香菱从小被打怕了,怎么可能超自信,如果宝钗不是叮嘱她不要怕臊,香菱未必敢问黛玉,被批评后未必会马上打起精神重写。很多大学都有心理辅导老师,原因就在这里。

——宝钗的诗也写得很好的,她为什么不教香菱。

如果宝钗都做了,黛玉做什么呢?何况,关系太近,反不好教。所以聪明的老师,都不让儿女到自己班上来的。当然,最关键的是,宝钗能评能写,但诗词并非她生命的全部。在作者的世界里,人都会响应自己内心的召唤,人不是万能的,喜欢做哪方面就做哪方面。香菱需要很多方面的帮助,这些姑娘,一人帮一方面就好了,曹雪芹并不喜欢塑造全能的、完美的人,那不是他,那是美国好莱坞。为香菱创造学诗的环境、氛围、时间,宝钗已全部做了,还能苛责她什么呢。知道不,到后来,真正想着帮香菱更快进步的还是宝钗。宝琴要念外国美人写的中文诗,在场有很多人,只有宝钗想到要把湘云香菱叫过来一起听。可以说,对香菱帮助最大的,最关爱她的,宝钗更在黛玉之上。没有宝钗,香菱根本没条件学诗。顶多就是利用间隙学会认些字而已。人要学会感恩。很多人从名校毕业,会感谢传道授业的恩师,却很少感谢学校,感谢父母。外国人在这方面比我们强,我看很多外国写书,总要感谢并没有直接参与写书,实际给予最大支持的家人、伴侣,甚至很多人就是将书献给伴侣的。中国人总是感谢领导和朋友,因为这些人直接参与书的工作。其实这有点功利。

宝钗提供的帮助,黛玉做不了,黛玉能提供的帮助,宝钗却能做到。如果大观园没有人愿意指导香菱,宝钗一定会教她的。有人教了,宝钗乐得放手。发现没有,宝钗是校长,黛玉是最好的教授。

——黛玉就是个诗人。

是的。黛玉是天生的诗人。香菱开始是想宝钗教的,但宝钗让她先打地基——让大家接受她入园长住的现实,再想学诗的事。所以她说香菱是“我说你得陇望蜀呢”,其实宝钗是要她分清做事的先后顺序,结果香菱以为宝钗是拒绝了,就和黛玉说她想学诗。宝钗担心的那些俗事,黛玉不用考虑,她就热情洋溢的说:那我教你。后来黛玉真的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

——我以为黛玉只会和宝玉拌嘴吵架呢。

才不是呢,黛玉这样的人,可遇不可求,大大的油菜花,还痴情有情趣,全心全意爱一个人。关键是,她的爱没有半点侵略性,她爱你,就让你有绝对的自由做自己。不用迁就不用束缚。最好的爱情就是她那样的。你看吵架多,那只是因为作者喜欢写爱情,所以就化了好多字好多字写他们吵架,越吵越相爱。爱到最深处,她们就不吵了。黛玉得到宝玉的保证后,可是再也没吵过了。

——要是天下的爸妈都不吵架就好了。(吧叽吧叽,班上A同学、B同学的父母如何,此处省略五百字)

嗯哪,你看,结婚前吵比结婚后吵好多了,是吧。继续香菱。你觉得黛玉是个好老师吗?

——我不知道。

黛玉可会教了。她先主动说要教香菱,这等于暗示她:我喜欢你哦,我很看好你哦。然后又故意说学诗不难。不自信的人特容易怕自己学不会,黛玉说:学诗有什么难的,就是平对仄,虚对实,如果有了好句,连平仄都不用的。好像学诗就六个字似的,这六个字还可以讨价还价。所以啊,香菱就变得自信满满,学起来像打了鸡血一样。

——我现在觉得黛玉好可爱了。

后来香菱写了一首诗,第一首写得真不好,好多好多缺点,但林黛玉这时和宝钗一样体贴人,她并没有批评香菱,只是简单地说,意思很好,别的嘛,呵呵~香菱懊恼了,但并没有深受打击,而是激发了她的好胜心,一心一意要再写一首好的,这就有了我开始讲的那个大笑话。

——那黛玉为什么不说香菱写得好呢?

那是假话呀,虽然暂时可以鼓励人,但长远看,香菱就以为那就是好的了,她就不肯进步了。再说了,黛玉才不喜欢说假话呢。中国爱诗爱美的心灵,但西方人独得思想之美。而对思想的追求,表现之一就是真。真相真话真思在他们眼里都是极美的。有位伟大的诗人哲学家叫尼采,他甚至说:思想美是美中之美。所以啊,西方的《红楼梦》读者可喜欢宝钗和凤姐了。因为宝钗表现出更多的理性和爱思考。

——香菱真幸运!

香菱还有更幸运的呢。有了时间,有了氛围,有了好学校,有了好老师,还有人加油鼓励,这时,个性特别要强的探春也注意到香菱了。黛玉布置了一个诗题,写月亮,香菱作了三首,第三首人人都说好。探春——就是发起并创建了海棠诗社的人,她说:我补个诗社的请柬,请你入社。香菱写第三首写得实在累,当然不相信自己已优秀到可以和小姐们一样了。她马上害羞了,不敢。但探春真请她了,不久后大观园下大雪,雪后好作诗,大家就作起诗来,香菱也在其中。知道不,探春的生母和香菱一样,也是妾。探春和她的生母经常吵架,很多读者都以为根源是探春看不起生母地位低。我可从来不同意这种说法,你看香菱也是妾,探春却主动邀她入社,将她看作和自己一样的人,可以一块高雅一块玩乐。可见探春并不看重主奴身分,既然香菱和她一样有情趣一样慕雅,诗够水平,当然可以一起玩。而探春的生母,见识、看法、观念处处把探春往泥沟里拉,两人根本就谈不来,当然常吵架。父母都希望女儿有出息,希望儿女理解父母的苦心,是不是?可是我现在问你了,你是不是也希望父母和别人的爸妈一样优秀,是不是也希望父母理解你的想法,无条件地帮助你,向着你?

——可是,有些爸妈好不公平的,只晓得要孩子这也好那也好,可是自己却只晓得看电视打牌,邋邋遢遢,张嘴说出来的话,好臭的,还好意思要孩子干这个干那个。爸妈能管孩子,孩子却不能管爸妈。好惨的人类。我要赶快长大,做个好妈妈。

所以探春很厉害哦。香菱还有幸运呢。

——是什么?

如果你进了北大读书,整个教室只有你一个人,你觉得有意思吗?

——那多寂寞啊。

可不是。贾宝玉上学,就想有个同学,累了可能互相玩,学了东西可以互相讨论,那学起来才真有效率呢。贾宝玉遇到了秦钟,香菱则遇到了湘云。

本来湘云没住贾府的,因为她叔叔全家搬到外地去,贾母舍不得她,就留下来了。湘云和香菱、黛玉一样,是个孤儿,没有父母,没有亲兄弟没有亲姐妹。湘云特别喜欢宝钗,就要和宝钗一块住,所以啊,安安静静的蘅芜苑,从此就像学校似的,香菱轻声的讨教,湘云就像私塾的老师一样滔滔不绝,高谈阔论。湘云的才学和黛玉宝钗她们一样好,有她每日讨论切磋,你说,香菱能不学得快学得好吗?

——怪不得你喜欢香菱学诗。

再问你一个问题,如果宝钗嫉妒林黛玉,在薛家在背后说黛玉坏话,哪怕说得十分十分含蓄,你觉得香菱敢拜黛玉为老师吗?

——敢啊,为什么不敢呀?

你敢,香菱可不敢。因为她是薛家的妾,如果大家喜欢她,她就是有小丫头使唤的半个主子。如果不喜欢她,她随时会被卖掉。如果薛姨妈、宝钗或是薛蟠说黛玉的不是,香菱只要知道一点点,她都不敢主动拜黛玉为师。

——也许香菱笨,不知道呢。

那是不可能的,曾在命运最低处呆过年人,她们之所以看上去呆,是因为曾经,不论她们如何反抗都失败,所以干脆放弃。以后,任何激烈的场面,她们都不敢表现出来。但其实,她们对周遭特别敏锐。比如薛家不像以前有钱了,薛姨妈就很节省,香菱的裙子偶尔被弄坏了,她就很怕薛姨妈说她。比如宝玉只是很委婉很委婉地提醒香菱,如果薛蟠娶了正妻,她的日子只怕不好过。香菱就生气得要命,再也不进大观园了。而且,一个在作诗上特别有灵性的人,哪有不敏感的。我们的神经比头发还细,湘云神经大条到像钢管一样粗,可她也敏感,和宝琴说:如果太太不在她屋子里,千万别进去,那里的人都是要害她们的。

所以啊,我最喜欢香菱学诗,是因为这是一个被命运抛弃却从不放弃诗和梦想的故事,是从中我看到爱、善良、和睦、温暖、诗意,处处散发着人性美的光辉。大观园好美,因为天下美景都在这里,但是,更美的是园中的人有美丽的心灵,她们彼此温暖彼此帮助,于是才有那一个个充满了诗意的人物。

德国有位诗人荷尔德林有首诗:“当人的栖居生活通向远方,在那里,在那遥远的地方,葡萄闪闪发光。那也是夏日空旷的田野,森林显现,带着幽深的形象。自然充满着时光的形象,自然栖留,而时光飞速滑行。这一切都来自完美。于是,高空的光芒照耀人类,如同树旁花朵锦绣。” 世间美景千千万,但如果没有充满爱和诗意的灵魂栖居,那些美景就只是景物,葡萄不会闪闪发光,森林不会幽深,而我们中国诗人陶渊明的南山,也绝不会悠然望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