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其树必先培其根(种树者必培其根)(1)

王阳明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明代理学的根本精神在阳明,阳明心学的根本精神在良知。而集中体现王阳明良知精神的着作是《传习录》。

1、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2、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3、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育其树必先培其根(种树者必培其根)(2)

4、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5、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6、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7、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8、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9、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10、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11、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12、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

育其树必先培其根(种树者必培其根)(3)

13、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

14、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15、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16、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

17、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

18、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