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10月11日讯(通讯员 苏颖华 黄琳 谭慧 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近日,湘潭的李先生(化名)因长期嚼槟榔引发严重牙髓炎,且自行拔牙处理不当,使细菌侵入血液循环,从而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外科,他接受了抗感染治疗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顺利康复重获新生。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什么?为何会与吃槟榔有关?今天,记者采访了该科室副教授欧阳沙媛和主治医师胡世军。

吃槟榔对冠心病的影响(长期吃槟榔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1)

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具有严重并发症和较高死亡率的感染性疾病,主要指由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心脏瓣膜、心内膜或血管内膜的炎症,瓣膜为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临床上以发热、心脏受累、血管损害及免疫反应等表现为主。

众所周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细菌无处不在,在我们身体的不同部位也会有许多细菌存在,比如说体表皮肤、口腔内、消化道内,甚至肺部。而我们身体会发出信号,对于一些特殊细菌的存在是“零容忍”的,比如心脏、血液和肝脏。如果自身就有基础病变,那么来自身体各部位(例如口腔)的细菌或者血液中的细菌就有可能会附着于受损的组织上,并导致心内膜炎的发生。

长期大量食用槟榔,会引发牙髓炎,因为槟榔纤维较粗硬,长期咀嚼槟榔会引起牙齿的磨损。当牙齿松动,人体在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自行拔牙,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当细菌进入血液,出现在心内膜表面,特别是在瓣膜处定植滋生繁殖,便会形成感染性赘生物,从而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吃槟榔对冠心病的影响(长期吃槟榔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2)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症状有哪些?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相对症状没有什么特异性,85%的患者出现发热,疾病初期容易误认为感冒,包括头晕、头痛、疲劳、寒战、肌肉酸痛、关节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还会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全身感染体征或者是出现轻微的心脏杂音,伴有高烧不退,也有少部分人会起病急而出现间歇性高热。

吃槟榔对冠心病的影响(长期吃槟榔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3)

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后怎么办?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由于炎症侵蚀心脏瓣膜或心室壁内膜,将伴有赘生物的形成,赘生物的大小不等,而这种形状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团块,含有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的炎症细胞,一旦脱落,随血液流动进入动脉,会引起身体相应部位的栓塞,危及生命。

因此,患者确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后需要卧床休息静养,不能有剧烈运动,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且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切勿用力大便,避免情绪激动,防止赘生物脱落引起栓塞的危险。

(一审:周阳乐;二审:刘文韬;三审:杨又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