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崖子有个什么湖(黄崖子下面通江流)(1)

呼兰河。

泡崖子有个什么湖(黄崖子下面通江流)(2)

通江镇古门楼。

□于博 吴果忱

拉哈岗,又名无影山,望奎县通江镇境内最高点,海拔165米。通江最低点是大泡口,海拔128米。通江镇清末属海伦府,1916年划归望奎设治局,属绥兰道。1936年,设通江埠区,改称通江村。1945年10月,设通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通江乡。1958年9月,改为通江人民公社。1984年5月,改为通江镇。

通江,望奎县的一个乡镇,位于望奎县西南,南临北林区,西与青冈、兰西两县接壤,可谓“鸡鸣闻四县”。通江,旧名黄崖子。崖,音牙,旧读挨(二声),释义之一为山石或高地的陡立的侧面。黄崖子,是指历史上呼兰河水经常泛滥,拉哈岗受到河水一次次冲刷后,内部的黄土逐渐裸露出来,形成一处处陡峭的黄土悬崖。

1

昔日繁华的通江镇

通江镇地理位置东高西低,东面和北面是高低起伏的丘陵地貌,西面是一望无垠的平原。呼兰河与通肯河在境内交汇,水草资源十分丰富。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各种作物,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

通江这个名字的来历据说是秦家大车店店主改的,他把黄崖子改称通江街。因为这个地方是和松花江相通的,在此上船就可以直达松花江。

大车店,旧时旅店,不但有住宿功能,还可存车,有马棚马槽能喂马饲牛。秦家大车店,清末民初时,黄崖子有名的大车店,因店主姓秦而得名。

通江之所以和松花江相通,皆因呼兰河。呼兰河在通江段的流向是由东向西的,到兰西县后改道向南,汇入松花江。呼兰河在通江流长26公里,自东至西有张殿甲屯、通江村、泡子沿屯等十多个村屯。

据史料记载:清康熙21年(1682年),清政府为防止外敌南侵,在松花江沿岸至黑河爱辉建立一道防线,期间在通江地域设立运粮站,距通江码头一公里左右的黄崖子上面筑土城,设兵把守。

1988年,运粮站古遗址考察,发现其城为不规则的长方形,东、南城墙已被河水冲刷殆尽,仅存北城墙140余米,西城墙11米多,残墙高30至50厘米不等。城内可见瓷片、陶片,地下挖掘出辽金铁铧1个,北宋时期“治平”铜钱一枚。

据中华书局1993年出版的《望奎纪事》记载,清末民初,黄崖子是呼兰河岸边著名的城镇商埠。大车店、客栈、杂货铺、警察所、饭馆、中医堂、中药铺、酒坊、官学、烟馆、妓院,五行八作,三教九流,应有尽有。城东南有一个大型寺院——大同古寺,城北有关帝庙,城西北有娘娘庙。一条小铁道连着码头,火车隆隆,船舶呜呜,黄崖子热闹异常,繁华鼎盛。

通江埠当年的水运码头十分繁华。水运下行西至兰西县、再行百里到呼兰,然后到哈尔滨;上行东去经张家船口走百里到庆安,再行百里到铁力。每天经过和停泊的机帆船、对子船不下百艘。从东山里(泛指小兴安岭)运木柴的木排到此卸货。木排非常壮观,用红松圆木钉成,上面有屋子、可住宿、可做饭。有的木排面积达到四五百平方米,一次可载运上百立方米的木材。有的船只在通江装运粮食、土特产等物资,运到哈尔滨,返航时从哈尔滨带回布匹、棉花、食盐、蜡烛等日用品。

早时的呼兰河水面异常宽阔,最宽处可达千米。鱼类丰富,随便撒上一网,就可打鱼几十斤,尺长都为小鱼。所以,船上飘鱼香,岸上撒网忙,鱼窝棚在岸边星罗棋布。呼兰河不但畅通水陆,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福祉,黄崖子人家更是受益匪浅。

2

抗联的枪声 曾在这里打响

当时有名的土匪绺子有跨海、黑龙、占山等。“九一八”事变后,伪满洲国望奎县警察局剿匪的马巡队正副队长姜鹏飞、赵国恩带队到通江剿匪时就地哗变,由维持治安的警察变成扰乱治安的土匪,成为当时一件“奇闻轶事”,令人咋舌。

但是,厚重的通江这块热土更是一片英雄的土地。

1984年的夏天,时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的陈雷来到通江镇坤南前村,专程看望革命烈士梁广林的遗孀周广珍老人。1915年4月出生在坤南前村的梁广林24岁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与陈雷成为并肩作战的战友。梁广林医术高超,又善于行走,据说他能夜行100多公里,在抗联十四支队担任交通员,多次出色完成艰巨任务。有一次,陈雷患病,梁广林将他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1940年,十四支队在兰西与日伪军激战,梁广林击毙了4名日本侵略者后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通江的第一所公立学校校长名叫孙守春。伪满洲国成立后,规定学校必须教授日语课,孙守春刚直不阿,拒不执行。日寇曾派兵去学校抓他,被师生掩护才得以逃走。

陈雷、于天放、赵祥等抗联战士的足迹都印刻在这片土地上。拉哈岗上、呼兰河边,抗联的枪声曾在这里打响。

3

通江这片热土 还是一片文化厚土

1999年,几名热爱文学的通江小学教师萌生了成立呼兰河文学社的想法。很快,想法变为现实。呼兰河文学社成立后,出版了社刊《呼兰河文学》,发展社员50余名。有两名社员加入省作协,5名会员出版了小说、散文和诗集。望奎县还曾荣膺全国诗词之县美誉,通江这片文化热土功不可没。

通江镇悠久的历史,给这块土地注入了文化的基因。据《望奎县志》记载,最早归扶余国,后归黑水靺鞨。在金代,被皇家看中,圈为猎场。后金时代,在通江镇生活的土著居民全部被迁走,这里成为索伦沁皇家围场,建有索伦沁城。索伦沁古城早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现在只留下南北长100余米,东西宽50多米的遗址,但金兀术点将台、万年蒿、黄崖子大锅撒金钱等传说依旧迷人,尤其是四格格的传说更让人对通江心驰神往。

据《望奎县志》记载,有这样一个传说,金大安二年,即卫绍王继位第二年,卫绍王带领文武大臣来到索伦沁围场打猎,同行的还有他心爱的四格格。久居京城的四格格被索伦沁迷人的山野风光所陶醉,玩耍中与大队人马走散。中午,天气炎热,四格格见周围寂静无人,便脱衣跳入呼兰河。沐浴中,四格格不慎陷入深水区。正在生命垂危之际,一位青年拼死救下她。

黄昏,残阳如血。呼兰河岸边,四格格与救他的青年一见钟情,依偎在柳树下。卫绍王带人赶到,勃然大怒,一剑刺死了这个青年。四格格含泪埋葬了心上人,并以死拒绝还京,为青年守墓。几年后,四格格也死在了青年的墓前。

索伦沁围场草吟花泣,呼兰河水呜浪咽。几百年来,四格格的历史故事为通江增添了神秘美好的色彩,滔滔的呼兰河为爱情流淌出动人的传奇。

4

黄崖子有两个名人

据史料记载,后金入关后,索伦沁皇家围场逐渐萧条,直到清光绪23年通肯段开垦解禁,由于这里水运发达,逐渐有了水陆码头,成为哈尔滨以北有名的交通枢纽。从此,黄崖子名声日隆,百业兴旺。

1918年2月,浙江杭县人严兆霖任望奎县首届知事,任内主修了第一部《望奎县志》。其志记载了黄崖子当时的两个名人,以包揽诉讼而闻名遐迩的辛庭三和盲人老岳。只要他们两个人出面,没有打不赢的官司。故民间有谚云:“南街请来盲人老岳,北街请来辛庭三”。辛庭三当时在黄崖子有房产有田地有买卖,称得上富甲一方。他为人仗义,是个开明绅士,只要他出面,当地衙门老爷都得给点面子。现在,辛庭三的后人依然生活在通江这块土地上,其孙辛百合曾任通江镇政府农经站站长。

盲人老岳大名不详。他虽不如辛庭三财大气粗,但家境也富足殷实。盲人老岳眼神不好,可天生口齿伶俐,能言善辩,又识文断字,所以他专门替人打官司。据说盲人老岳有个直系亲属在京城当官,加之他一张利嘴,所以,盲人老岳出面,官司准赢。传说他其貌不扬,叼个大烟袋,盘腿坐在大堂的地上,审案过程中,他微闭双眼,只听不说,直到烟瘾过足,案子接近尾声了,他把烟袋往鞋底磕了磕,烟灰散落之中,他据理力辩,说得头头是道,让断案大人瞠目结舌,争讼对方低头无语。盲人老岳装烟点火,自是气定神闲,胸有成竹。

随着历史的发展,昔日繁华的通江商埠变成望奎县的一个乡镇,在党的领导下,通江镇的农业、乡镇企业、教育、卫生等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经过几代人历经艰苦的努力和付出换来的。

现在的通江镇在发展的浪潮中激流勇进,成为呼兰河畔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黄崖子千年耸立,呼兰河日夜奔流,索伦沁围场万物和谐。在乡村振兴的宏图伟业之中,古老而又年轻的通江,不仅通向松花江,它的富庶、它的祥和、它的风采将通向四面八方!

来源: 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