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河北工业大学迁校往事(1)讲述了1959年第一次、1969年第二次迁校故事,本篇讲述第三次、第四次迁校故事。文中一些事由数位当事人提供,正史、野史无记载,请关注。

【4】第三次迁校:1972年——1975年,邯郸地委招待所。

1971年11月29日,天津工学院改名为河北工学院。

72年11月决定在邯郸市中华大街南头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校舍,在光明路南头(现邯郸学院校址)建河北工学院校舍。之前搬迁到索堡公社校区的一些校产(设备、仪器等),后来搬至此址。

1975年10月,河北工学院公路专业1个班、房建专业2个班共90名工农兵学生被安排到邯郸市区报到。因那时校舍(今邯郸市光明路南头邯郸学院)处于建设状态,尚不具备教学、住宿条件,于是学生被安排在邯郸地委招待所上课、住宿。

河北工业大学始建于哪一年(1975年1978年迁往邯郸市)(1)

邯郸地委礼堂

接新生的是辅导员阎BH老师。入学教育就是在光明路南头校舍建设现场。学校还多次组织学生乘坐解放卡车到校舍建设工地参加劳动。

由于大家的基础不同,开学后,主要补学高中的数学、物理课程的相关内容。这对初中学历的学员压力不小。

每天早晨,每个宿舍留一人打洗漱水、打扫卫生,其他学生到文化宫广场跑步。那时地委招待所高六层,是邯郸市最高的楼房,据说由苏联人帮建。由于无体育场所,学校因地制宜,曾组织爬六层楼比赛。有位同学爬的很快,不料脚下一滑跪在地上,结果使她心疼至极。心疼的不是膝盖碰破皮含着血,而是新的卡裤子膝盖处碰破了一个洞。那时穿一条新的卡裤子,不是简单事。

那时主打粮食是玉米面、高粱米。有天改善生活吃馒头,张姓班长(最近病逝)吃到一个包糖的馒头,学生们怀疑是厨师自己偷着吃糖馒头,于是开始罢饭。最后厨师道歉,老师出面劝说方才了结。

76年春节后开学,学生们全部直接到天津上课。第三次搬迁结束。

【5】第四次迁校:1975年-1979年,邯郸市光明路南头现邯郸学院校址。

75年那届工农兵学员回到天津后,邯郸市的校舍建设仍在进行。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无家可归,校舍建设快,河北工学院不愿离天津,校舍建设慢。

1978年10月,河北工学院自动化专业、电机专业各一个班和机制专业两个班共160名学生被安排到邯郸市(现光明路南头邯郸学院校址)学习。

那时邯郸火车站出站口对面是一座伟人雕像。那天,雕像西侧有个卖面包的摊点,一位精神异常者趁人不备,把盛面包的盒子抛向空中,面包散落一地。

入学时,学校在雕像西侧设新生接待处,然后用解放大卡车拉学生到学校。学校1号楼西门前,有一位长者带着几位年轻人敲锣打鼓以示欢迎。

河北工业大学始建于哪一年(1975年1978年迁往邯郸市)(2)

1978年邯郸市光明路南头校舍布局

当时校舍仍处建设状态,教学区已建成建筑包括主楼1栋、实验楼2栋及此两栋楼之间的阶梯教室、食堂连餐厅1座、四层宿舍楼5栋,实验楼南侧的图书馆地下部分已浇筑完毕。1号宿舍楼作办公楼用,5号宿舍楼住学生。

河北工业大学始建于哪一年(1975年1978年迁往邯郸市)(3)

餐厅,2015年冬拍摄。1978年只有这一座餐厅。主体未变,有装修,当时无“第一餐厅”这四个字。

河北工业大学始建于哪一年(1975年1978年迁往邯郸市)(4)

5号宿舍楼,2015年冬拍摄。1978年时,楼道门是木门,外墙露红砖,也无“思齐宅”三个字,那时不兴这个。

当时校内无路、无树,校园两面无围墙。学校四周是农田,由市区到学校无正路,要绕行罗成头村,走乡间小路,更无公交车。从学校步行到市边上要花40分钟,市边也无商店,有钱也买不到东西,更没时间去买。极不方便。

因行动仓促,教学条件差,以至于入学不久有次上“普通化学”课,发生了老师说“下面我们在黑板上做个试验”的故事。

当时有传言说,邯郸部分有可能变成河北工学院邯郸分院(那时有河北农大邯郸分校、河北新医大学邯郸分校)。还传言说,75年那届工农兵学生就是因为邯郸条件太差,是学生们自发组织返回了天津,并拒绝再回邯郸。

经这么一酝酿,除个别老谋深算者外,其余多数学生都同意像工农兵学生一样,自发组织返回天津。

于是在78年冬天的一个星期六早上,大家交齐了购火车票的钱,准备于第二天(周日。每个周日学校汽车送学生到市二宫购物、游玩)旁晚,在邯郸站乘坐涉县到天津的那趟火车去天津。

不料周六晚消息走漏,于是校领导找组织者(机制一班班长)谈话:“去天津,如学生出现问题,用d籍试问。”最终,自发返回天津行动流产。

之后,学生开始用毛笔,把不满写在标语纸上,贴到1号楼(办公楼)北墙。有时晚上停电,寂寞无聊的学生们就到1号楼起哄,楼道里放电话机的桌子也被撞翻了。那时,每个班配了两个汽灯,但无人使用。

不久,河北工学院时任院长林M及教务长共5位领导到邯郸与学生座谈、劝解、安抚(座谈会地点:2号实验楼2层)。座谈会上,邯郸是否具备办学条件成为焦点,院领导和学生各执一词。领导认为基本具备办学条件,学生认为不具备办学条件,否则就不会在黑板上做化学试验。最后院长林M说在邯郸办学是河北省的决定。自动化专业学生夏Y听罢立马站起说:“天……四五……是中……的决定,错了都改了,河北省错了,为何不能改?”(简短而精彩,但不宜发布,欲知详情,请私信我)。领导们无言以对,教务长见状站起身大发雷霆,最后不欢而散。

夏Y是秦皇岛人,下乡知情,其外貌言谈举止与众不同,颇有风度。

1978年5月初,河北工学院老院长潘承孝教授到北京开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见到首长,陈述河北工学院是工科院校,仪器设备多,搬迁困难,再者如搬迁必导致师资流失。首长批示迁校宜慎重。但78年10月仍有160名新生到邯郸报到,直到一年后的1979年6月11日,河北省才正式通知终止迁校。

河北工业大学始建于哪一年(1975年1978年迁往邯郸市)(5)

你一定认识图中人物

这样,在邯郸的160名学生于1979年秋开学返回了天津上课。少量职工留守。第四次(最后一次)迁校结束。

1980年,原煤炭部出资三百余万购买此校舍供河北煤矿学院(现在的河北工程技术大学)建校。同年5月,河北煤矿学院接收此校舍,并由峰峰搬迁至此。河北煤矿学院的接收人员回忆说,80年5月接收时,“该校址已基本荒废”。

79年7月前,此校舍有160名河北工学院的学生。到80年5月,不到一年校舍就基本荒废?估计就是杂草长多了。那时,此校址本就是建设状态,无路,长杂草正常。

同年7月,邯郸河北工学院筹备处的人员(百余人)物资合并到河北机电学院(今河北科技大学)。2019年邯郸学院迁到此址。

转眼40多年已过,当年教学区仅有的已建成建筑 ——主楼1栋、实验楼2栋、食堂连餐厅1座、宿舍楼5栋还在,只是两栋实验楼之间的阶梯教室已被改建。当年宿舍内写有“天津工学院”的双层大木床已不见踪影,宿舍楼门也已更新换代,由木门改成铝门。

现在,校园内大道两旁已是大树参天,遮天蔽日。当年学校与邯郸市区间的大片农田也已不见踪影,代之的是林立的高楼。罗成头作为地名还在,但当年的罗成头村影已无处寻觅。

始自1959年,流产于1979年,持续20年的河北工业大学的搬迁故事也慢慢的淹没在了时间的长河中。

预告:下篇河北工业大学迁校往事(3),讲述消失在历史云烟中的特别故事——由数位当事人提供的78年迁校时发生的不入正史、野史无记载的往事。请关注。

,